新浪网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赵刚Andrew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从中国、英国、美国“高考”要求可以看出,中国回归“硬考”模式,英美维持客观、主观标准相结合的录取模式。而从备考过程的比较分析,中国考生以背记为重点的低效劳动占主导,与应试教育相匹配,而英美更强调课外素质方面的准备。《留学的逻辑》连载45。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在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进入倒计时了。很多人把中国高考比作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其实并不确切。从考试性质上讲,高考是升学考试,科举是官吏的就业资格考试。中国公务员考试(也称作“国考”)倒是与科举考试的级别和功能对等。

不过从备考的辛苦程度来讲,两者倒是有一拼。古代科举从乡试、会试到殿试的“十年寒窗”是标配(如果真是用十年时间“金榜题名”的话),而大部分人皓首穷经也还是名落孙山。

现代高考也经历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会考的层层测试,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也至少是十二年的艰难困苦。要是像马云、俞敏洪那样落榜后复读、重考,恐怕要再加上三四年的光阴。

中国高考前的准备往往是苦逼的蹉跎岁月。

在很多省市,高中阶段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两年,高三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来高考备考。如果把高考比作“国家级赛事”的话,备考就相当于一年的“封闭式集训”,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而“训练”(备考)的内容全国统一:高考大纲限定的知识考核范围。

“训练”形式千篇一律:“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题海战术”)。“教练”(高三毕业班老师)辛辛苦苦地把书读“薄”,圈定他们预测的考试内容,而“运动员”(考生)完成复制、输入,确保“比赛”(高考)时准确输出。

“比赛”(高考)的目标只是死记硬背的准确率和低烈度的应变水平。

毕其功于一役的中国考生,“训练”(备考)刻苦,但也“硬伤”累累。

我在中国西南一个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做国际教育推广时,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踊跃地回答外教的问题,而到了高三这边,国外老师的讲课应者寥寥——当地高考的英语听力取消了,学生已经两年没有“听”英语了。

在单选题、多选题方面游刃有余的中国学生,对超出选择范围之外的事物显得那样陌生而惊恐。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中式思维,总在很小的圈子里打转。

在一个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黄金年龄,中国学生却把选择权交给了老师和家长,很少留意自己的兴趣点。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英国也有类似中国高考的考核形式,其中A-Level考试是中学升入大学的重要途径。

中国高考一年就一次,“英国高考”宽松些,一年好几次。曾有一段时间,英美学生为了考取名校,在笔试方面处心积虑地反复“刷分”,直至考到A*或A才罢手。

英国A-Level考核体系也因此改革,每年的考试次数大大缩减,严格控制。即便如此,笔试得高分的学生也不胜枚举。于是,面试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英国家长重金聘请牛津、剑桥的博士做家教,给孩子单独辅导,以满足名校的入学要求。

当然,动手更早的中产阶层,在名校录取几率上煞费苦心,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进私立寄宿中学。原来,牛津、剑桥这样的牛校留给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知名私校的录取名额,远远高出其他中学,公立中学几乎够不着边!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至于“美国高考”,一般指SAT和ACT考试。

中国高考改革取消了诸如奥数、文艺、体育等加分项,而在美国,这些加分项依然存在,不过由校方灵活掌握,这也是美国中产家庭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儿的重要目的之一。

美国大学的名校中,私立大学比重高,录取标准相对多元化,更看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个人发展意识,这些都要体现在申请大学所需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上。美国考生、家长、甚至中介机构,当然也包括去美国留学的中国考生、中国家长、中国中介机构,都挖空心思做起了“表面文章”,各种写手也应运而生。

从中国、英国、美国“高考”要求可以看出,为了维护教育公平,中国回归“硬考”模式,英美维持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相结合的录取模式。而从备考过程的比较分析,中国考生以背记为重点的低效劳动占主导,与应试教育相匹配,而英美更强调课外素质方面的准备。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中外高考备考的终极PK:中国“耗功夫”,英美“盘外招”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一点号“2017年度耕耘奖”、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