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赵刚Andrew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19年5月1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6700人,只招收农村生源,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蒙医学、藏医学和傣医学。

很明显,上述“免学费、包分配”的利好政策向农村学生倾斜。

联想到2016年5月教育部针对江苏、湖北高考“减招”反补中西部、2019年3月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减半,教育公平越来越成为高考改革中压倒性的重点工作。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清华大学设立“自强计划”也是对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考生的倾斜。

自2011年首创并精心组织实施“自强计划”,通过测试并获得认定的考生可获得清华大学给予的在高考录取中享受30-60分的降分录取政策。6年来,已经有近400名寒门学子通过自强计划圆梦清华。

“照顾”教育弱势人群,是对中国城镇化过快发展、教育市场化倾向的修正。

2013年9月播出的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指出,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生源、师资不断向超级中学集中,造成农村、小城镇的学生、教师大量流失。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这些区域的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几乎被摧毁,很多落后地区的学校就此消失。而没能城镇化的学生便很可能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更不要说进入清华、北大了。

与此同时,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国内名校,不断缩小有效招生范围,对一些超级中学给予“优质生源基地”待遇,不仅仅是挂牌,更关键的是以自主招生的名义锁定高分(成绩优秀)、高能(竞赛获奖)学生。

这样一来,留给农村学生“裸考”进入清北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

如果没有“自强计划”,没有教育部的倾斜政策,农村考生完全不靠外部“照顾”,恐怕很难进入清北这样的名校。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其实,“照顾”进名校的学生数量也是杯水车薪。从清华官网披露的数字看,6年间也不过400个“自强计划”学生,每年六七十人的体量,在清华3000多人的招生规模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即使是非常有限的“照顾”,也会造成地区间不平衡的争端。2016年苏、鄂两省“减招”便引起了当地相当规模的家长抗议,行政手段的“拆东墙、补西墙”只能是权宜之计。

政策性倾斜还可能延缓已有的改革措施。压缩自主招生规模,从根本上讲,是在挤压、剥夺高校招生自主权,与2003年出台的改革目标相背离。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教育主管部门以行政对抗市场的方式治标不治本,而迎合市场的政策性引导则可能另辟蹊径。

根据教育部截至2017年年底的统计(最新数据),中国本科院校只有1243所,相比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考考生而言还是太少了,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就更低了。

考虑到区域不均衡的因素,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大学数量明显不足,需要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名校在这些区域开办校区或分校。同时放开对民办教育的限制,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在当地办学。

“照顾”似乎也不公平,却是对更大不公平的反向调整,而市场导向的政策倾斜才可能最终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寒门+裸考=清北没戏?农村学生高考进清华北大只能靠“照顾”吗?

国际教育知名观察员,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获评网易号“2018态度风云榜年度耕耘作者”、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