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一号提案办理①|打造“渝蓉通”公共服务平台 让成渝“普惠共享”

上游新闻看点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核心提示:

成渝两地要唱好“双城记”,如何更好地便民、利民?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

今年重庆两会,这写入了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

1月27日,九三学社市委会、民盟市委会、民建市委会、农工党市委会,联名提出《关于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协同机制的建议》的提案,通过调研指出了成渝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协同存在的四个“短板”,并提出了四条建议。

其中,提案建议打造“渝蓉通”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地区、部门壁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据交换共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现场,8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提案办理会议,在市政府办公厅进行现场办理,提出了各自“补短板”的方案。

成绩单:

双城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今年实施

川渝两地强化“一家亲”思维,树牢“一盘棋”思维,贯彻“一体化”理念,共推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政策一体化,建立四级合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200余份。

市级相关部门、区(县)加强与四川省级部门和相关地市联系沟通、联动发力、联合攻坚,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共推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政策一体化。

一年来,川渝协同以事项化、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智慧生活、健康生活等多个专项行动,95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川渝通办”。

今年,将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进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16项公共服务和民生事项共建共享。

这些,无疑方便了成渝两地居民的生活,同时更加期待“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实施后,在民生领域给大家带来的新变化。

找短板:

“老幼病困劳”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华在介绍“一号提案”的背景时说,在调研中,市政协委员了解到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协同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并找出了四个“短板”。

一是政策体系不衔接。受行政区划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基本公共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经费投入、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政策和相关标准衔接不足,制约了普惠共享的协同推进进度。

二是服务能力待提高。面向“老幼病困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在养老、医疗、就业以及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存在短板。“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等领域,未完全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多元化供给体系尚未形成。

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受城乡二元结构及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影响,资源要素向成渝两城集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哑铃型”现象明显。

四是保障措施需强化。现有共建和互联服务存在基础数据互联不畅、手续简化不够、结算支付滞后、便利化水平不高等不足,与成都市对接机制不完善,协调力度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协同的评估、考核和监督机制缺乏,制度化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出点子:

川渝毗邻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

如何“补短板”,为成渝居民提供更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号提案”中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瞄准“一体化”,推进标准衔接规划协同。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并动态调整,不断丰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项目;做好川渝两地“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等接续统一。

二是优先补齐“老幼病困劳”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学前教育、就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为重点,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接续,完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加速困难群体一体化帮扶体系建设和老年健康养老体系融合发展等。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三是强化统筹联动、推进数据信息共享互通、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比如,打破地区、部门壁垒,整合政务服务平台资源,打造“渝蓉通”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一次认证、一号登录,实现多站通行、项目通办,并探索建立一体化失信惩戒机制。

四是实施探索试点、纵深推广、上档提质“分步走”,推动服务提升持续深化。建议选择遂潼、高竹等川渝毗邻发展示范(试验)区,以探索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互开放、协同建设等为重点开展先行先试。面向2035远景目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蒋艳 王梓涵 王倩 摄影 任君

发布于:重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