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熊丙奇:破除唯论文导向,强化专业评价

环球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熊丙奇:破除唯论文导向,强化专业评价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

这10个“不得”直指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接下来如何实现有破有立,在破除“唯论文”评价后,建立具有公信力,能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潜心做有价值、推进社会发展学术研究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当前高校评价教师,之所以存在按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率、期刊档次进行评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对教师的教育、学术能力及教育、学术贡献实行行政评价。由于行政评价一方面难以满足专业性,另一方面容易受非学术因素影响,往往会采取刚性的数量评价——数量评价并不需要评价者具有多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可防止讲人情因素。

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方式。用论文评价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当前的论文评价,关注的往往不是论文本身的价值,而是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什么期刊上,有多少引用数。在上报论文成果时,有的甚至不需要提交论文,只需要提交论文发表的期刊、期刊目录。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把精力花费在炮制论文上,代写论文、买卖论文、抄袭造假,包括通过发动同行互引以提高引用率等学术不端问题频发。

关注论文本身和论文发表,是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前者追求的是论文的创新价值,论文是否发表(是正式发表还是作为内参资料),发表在哪里(是会议论文,还是期刊论文,是国内期刊,还是国外期刊)并不重要;后者则把发表作为终极目标,只认发表,不看论文本身的质量。

而评价论文本身的价值,则需要专业评价,这是当前破除“唯论文”评价体系的关键所在。笔者所接触的一些一线教师认为,当前的数量评价体系,基于行政评价构建,如果行政评价不变,不按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评价,那谁来评价论文的质量,谁来保障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会不会没有了刚性的数量指标后,评价更讲人情关系?

此前,针对破除SCI崇拜,也有一些青年教师认为,虽然SCI评价也存在各种问题,但SCI评价至少可以让他们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而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也有人担忧这会导致培养质量下降,加上导师精力投入不足,会让研究生培养质量“更水”。要消除这些顾虑,就需要全面推进评价机制改革,而不只是评价标准改革。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当前的教育评价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实行结果评价,结果评价背后的机制是行政评价机制。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就需要实行专业评价,发挥专业同行的作用。

具体到高校,需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负责学校的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要把学术委员会建设为学校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2014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定,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只有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才能切实破除“唯论文”评价体系。(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