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引导文职人员

中国青年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组织文职人员参观红色史馆,增强文职人员集体荣誉感。宋哲摄

去年,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教研部组织业务座谈,有文职人员谈到,自己参与完成了一些工作、整理撰写了很多文件材料,但这些工作最终都属于集体成绩,感觉无法体现个人贡献。

有类似想法的文职人员并非个例。“队列动作不整齐不规范的又不是我,为啥大家都要陪着反复练呢?”一次队列训练,有文职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

小问题容易堆积成大困惑。基地教研部主任盖志感到,年轻文职人员大多性格鲜明,重视实现自我价值,来到部队有建功立业、成长进步的热切期望,但个别同志不同程度存在团队精神薄弱和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研部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的角色”的恳谈会,让文职人员畅所欲言,交流对责任与荣誉、个人与集体的看法心得。通过讨论辨析,大家更加清楚什么是军人的使命职责、什么是忠诚奉献,明白个人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少打“小算盘”,把个人梦融入强军梦,为部队建设大局和集体荣誉多作贡献。

为帮助文职人员更好融入集体,教研部积极为文职人员搭建平台阵地。在执行一次疫情防控任务时,助理讲师梁安受命担任某隔离区负责人。

起初开展工作,梁安发现一些官兵与他有距离感,各种事项都绕过他。作为负责人,他对人员动态的掌握情况很难深入全面。

深刻反思总结后,梁安感到自己资历较浅、经验不足,必须靠集体力量和共同智慧做好工作。他立即改变被动的工作方法,主动适应部队管理模式,学习军人养成作风,多与官兵交流,有问题就虚心请教基层干部。工作局面很快被打开,很多官兵经常主动与他谈心咨询。梁安坦言,虽然工作辛苦,常常忙得团团转,但他的心里很踏实。在为集体奉献的同时,他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入职前,文职人员蔡艳斌是某汽车学院专职教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走上工作岗位伊始,蔡艳斌曾有“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担心争取荣誉的机会较少。

一次试讲,他对所教授的课程有了全新认识。课上交流时,有官兵询问“怎样解决车辆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的问题”。这难倒了蔡艳斌,他回答得磕磕巴巴。

“必须加快转变教学思路,把个人能力转换成部队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走出课堂,一名教研部领导提醒他,要深入了解官兵练兵备战的需求,紧贴实战研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从那以后,蔡艳斌深刻理解了“姓军为兵”的含义。他一有机会就走上练兵场,虚心向基层官兵请教,在贴近实战教学、贴近官兵服务中实现了角色重塑。

如今,在蔡艳斌负责的车辆维修操作课目中,学兵结业考核优良率都能达到90%以上。一次交流时,蔡艳斌说,光荣的集体更能培养锤炼优秀的个人,文职人员实现自我价值与融入集体获得荣誉之间并不矛盾。

为使荣誉更有含金量,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文职人员表彰奖励制度,将文职人员获奖情况、日常表现与每年综合考核挂钩,并作为培养使用、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他们还定期组织文职人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升旗仪式、党史教育等活动,培塑文职人员核心价值观。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