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车型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未来汽车日报」(微信公众号ID:auto-time),作者:李欢欢。

特斯拉电池野心

作者 | 李欢欢

编辑 | 梁辰

“如果我是外部投资者,会高度关注特斯拉扩大电池生产规模、降低单位电池成本的规划。”

今年6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当马斯克说这句话的时候,特斯拉早已拉开电池扩张计划。

在与松下合作了年产能已经达到24GWh的特斯拉1号超级工厂之后,今年2月,特斯拉再度收购超级电容器制造商Maxwell的79%股权,默默储备电池技术。

扩张还在继续。10月8日,外媒报道称,特斯拉向加拿大有关部门递交的一份备案材料,在这份材料中特斯拉将加拿大电池制造设备和工程技术公司海霸(Hibar)列入自己的子公司。这意味着特斯拉已经将这家加拿大电池制造商收入囊中。

据了解,海霸在北美、欧洲、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地建有大型生产工厂,尽管尚不清楚此次收购标底价,以及特斯拉将如何利用海霸资源,但其电池产能无疑将因此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业内分析认为,完成此项收购后,特斯拉或许将开启电池自造之旅。 

作为新造车势力独一无二的巨头,成立十多年的特斯拉至今还深陷年度亏损的泥潭,但在与电池巨头松下的合作期,它为何还执意重资产运营电池业务?这背后或许有特斯拉自身扩张的需求、有来自同行竞争的逼迫,也或许,是特斯拉谋划新能源王国的必经之路。

扩张需求

野心或许是马斯克与生俱来的特质。

2019年4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可能将在2020年推出续航超“百万英里”的新型电池。尽管此言引来不少嘲讽,但是几个月后,与特斯拉合作的达尔豪斯大学研究人员证明马斯克并没有吹牛。 

上述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新型锂离子电池可以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100万英里,相当于充一次电可以跑1000公里。这近乎将现在市面上在售车型的最高续航水平翻一番。

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冠军的特斯拉,可能电池也要做到世界第一。暗中,特斯拉早有布局。 

早在2014年7月,特斯拉与松下签署了超级工厂协议,合作生产锂电池。  

2019年2月5日,特斯拉宣布收购超级电容器制造商Maxwell的79%股权。据悉,Maxwell新的锂离子电极技术可使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甚至是500Wh/kg,并且,这一数字以2-3年为一个周期再提升15%-25%,同时,电池成本将降低10%-20%。

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降低电池成本。这是特斯拉收购Maxwell的最大原因。近日,有内部员工证实,特斯拉已经着手整合Maxwell的超级电容业务。

将Maxwell收入麾下,特斯拉默默储备着自己的电池技术。

2019年9月,特斯拉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为正在开发的一条生产线寻找技术人员”,具体职位为电池制造技术师、分析师及测试人员,工作地点是美国加州的弗里蒙特和科罗拉多州。

分析人士从中敏锐地解读出一个重要信息: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工厂搭建全新的电池生产线,这进一步显露其自产动力电池的决心。  

特斯拉为什么执着于自己制造电池?

2019年4月13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发表推文称:“超级工厂内的松下电池生产线每年产量仅为24GWh,从去年7月开始就已经限制了Model 3的产量。” 

根据特斯拉公布的2018年全年销量数据:去年共交付24.5万辆,其中有14. 6万辆Model3(配置|询价)和9.9万辆Model S(配置|询价)Model X(配置|询价)。这大约是超级工厂电池产能全力以赴达成的结果。

2019年,特斯拉的交付目标为36万辆至40万辆。前不久,特斯拉甚至宣布将大幅超越这一计划。按照40万辆计算,特斯拉的交付目标比去年提升超过60%,而按照超级工厂当前的生产水平,产能最多只能再增长40%左右(马斯克曾表示超级工厂理论产能为35GWh),显然已无法满足特斯拉的扩张需求。 

在今年的投资者大会上,马斯克还透露,特斯拉将在今年年底召开电池&动力总成投资者日。届时,特斯拉在电池领域的规划或许将更加清晰。

特斯拉电池野心

巨头逐鹿    

除了满足自己的产能需求,当然也有同行竞争的压力。

其实在特斯拉之前,已经有一大批传统车企进入电池制造领域。 

最新消息显示,LG化学正在与通用汽车共同推进建立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合资企业。通用还将在美国打造一个电池生产基地。 

奔驰在欧洲、亚洲、北美洲拥有或在建9家电池工厂,其在北京投建的电池工厂可能于今年底建成投产。 

大众汽车则与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计划合资建立电池工厂。该工厂位于德国,预计2024年投产,初期产能为16GWh,大众计划为此投资9亿欧元。 

不仅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纷纷布局电池制造,国内车企也有所动作。

最为典型的是比亚迪。 

目前比亚迪在国内拥有3个电池工厂,分别位于惠州、深圳和青海,总产能大约为28GWh。2019年2月22日,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正式开工,预计年内建成投产,届时,比亚迪将新增20GWh电池产能。此外,比亚迪西安电池工厂也在规划中,到2020年,比亚迪规划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60GWh。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透露,电池业务将于2020年之前上市,以筹集资金加速向电气化转型。 

类似比亚迪这样独立搭建电池生产基地的还有吉利汽车。吉利在宁波和金华拥有两家电池工厂,其在荆州投建的电池工厂将于明年建成投产。此外,北汽、上汽、长安、宝马、奔驰等车企均在国内、海外自建或合建有电池工厂。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罗焕塔透露,大概有80%的自主车企有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

车企纷纷涌向电池制造板块,第一大好处自然是降低成本。要知道,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大约占整车成本的40%。如果能在电池环节自给自足,造车成本将大幅降低。 

自产电池还可以保证电池供应、不受限于单一技术路线、提升电池性能等。

自产电池划算吗? 

优势显而易见,风险也不一而足。如果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如设想中乐观,或者市场竞争激烈,整车销量难以保证,那么电池业务势必受到影响。

高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动力电池字段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56.98GWh,同比增长56%。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预计达到大约为180GWh,超出全年电池装机量2倍多。 

很显然,电池领域产能已经过剩。 

花费大量资金、人力投建工厂,重资产运行电池项目,还要应对产能过剩的风险,对于车企来说真的划算吗? 

2018年8月,日产汽车正式宣布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部门出售给远景集团,其中,日产保留25%的股份。对此,日产方面表示,未来将更专注于研发电动汽车。在电气化道路已经先行的日产或许认为,电池生产还是交给第三方更加划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是否划算主要看车企的销售体量。

2018年特斯拉以24.5万辆成绩夺得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达12%,已经成为电池需求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他们自己制造电池,当然是划算的。”

比亚迪销售规模与特斯拉差不多,2018年全年销量落后特斯拉不足2万辆,市场占有率11%。并且,比亚迪有意向其他车企供应电池资源,自然也不会做亏本生意。

但是,对于其他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车企来说,就不得不算一笔账了。

--------------------

我是36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李欢欢,关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新动态,欢迎爆料和交流。我的微信是xuqianmo,添加请备注姓名、职位、公司。

特斯拉电池野心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