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新能源汽车,全球车企乃至非车企都趋之若鹜的新“蓝海”。说其如日中天也没有任何的不合适。没人会否定新能源汽车大好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如火如荼,最重要是因为三个原因:1.新能源汽车能降低城市大气污染。2.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减少能源消耗。3.国家政策导向,利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但,这片“蓝海”是否如表面一样平静美好亦或实则暗潮汹涌?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1.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目前任是伪命题。

众所周知,电能是二次能源,我国获取电能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火力发电。(在今天,火电在全国电力中平均占比66%,仍贡献着最大比例的电能。)在火力占绝大比例的2008年,中国的火力发电效率约为32-34%,意味着每发1度电就有1002g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火力发电占比更高的中国,今天的电动汽车未必更加低碳。碳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次生成的颗粒,电动汽车可能制造了比汽油车更严重的空气污染。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不过,这只是今天的结论。在未来,可能如诸多学者预测,电力能源中火力比例会持续下降,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火电行业的加速淘汰、或更换成高效率机组已经是大势所趋。去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国家在“十三五”期间还计划淘汰超过2000万千瓦的落后火电机组。国家这么着急淘汰机组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签署了《巴黎协议》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电力将会越来越干净,而不是越来越脏。

简单说:电动车要充电,而发电要烧煤,烧煤要产生污染,那么绕了一大圈,污染还是没有消除,甚至有可能还更大。所以如果不改变电力产业的能源结构,发展电动车来降低污染永远都是伪命题。

减少石油依赖,为国家发展重要布局

从一次能源(煤炭等)转换为电能的效率不超过30%,而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又存在一些损耗。而内燃机转化一次能源为机械能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0%以上。从能源角度来讲,内燃机比电机更靠谱,为什么现在国内任要大力发展纯电机驱动的汽车呢?

电动车最大的优势其实不是它的环保,而是可用能源的多样性。比较只吃汽油的汽车,让电动车跑起来的是电,而电可以用数不清的能源来源生产出来。这种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减少国家对于一些单一资源的依赖,石油天然气可以更多的作为工业资源而不是用在每个月都要增长的一百万辆的庞大汽车数量上。中国虽然已经是第一大汽车市场了,但离饱和还有一段距离。总所周知,相比于其它国家,我国的石油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三四亿辆车需要多么庞大的石油需求?一味的进口石油,万一供不应求油价飙升,中国工业是否吃得消?就目前紧张的国际局势来看,一旦进口石油被中断,我国将面对诸多严峻的问题。所以把潜在的汽车市场转型成电动车市场的话,国家要考虑的只是发电能源结构更新的问题,比起增加石油进口量这个方法也简单和安全得多。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弯道超车,风险系数大

我国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力度的财政补贴,到2020年实现全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如果目标达成的话,到时中国的新能源保有量将占到全球的70%左右。这样的压倒性规模优势,将足以培育出一个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也正是这样的庞大规模,才使得我国的新能源电池拥有了全球最多元化的技术生存土壤,例如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CATL)的三元锂电池,珠海银隆的太酸锂电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有了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投入有了新的着力点,除了向强国取经,我们也有了野蛮生长的空间。但,目前国内资本强硬入局新能源,鱼龙混杂,真的可以让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达到“量变引发质变”的效果吗?到底是在“助力”还是在“搅黄”?

当前国产廉价电动车这些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根本不配“乘用车”这三个字,充其量就是个玩具。譬如知豆电动车,芝麻电动车,偷工减料,造车工艺一塌糊涂,仅仅为了骗补而草率投入市场。即便是吉利,众泰等知名车企,也采用过将现有汽车的“三大件”取下,换上电池和电动机便将其作为电动车上市的情况。这些低端电动车,不仅对整个行业没有推动作用,反而是行业的蛀虫。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再举一个正面例子——腾势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腾势因整合了戴姆勒的整车制造技术和比亚迪自身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形成一个很好的技术配合。从《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里的数据可以看到,腾势的消费者意度相当高。

是谁“搅黄”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

强如特斯拉诞生的背后也有丰田、戴姆勒、松下这样的世界级工业体系的身影,罗马从来就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国在过去的30年中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这些进步都是依靠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业为基础的。依靠电动车“弯道超车”,设想大概是如果未来全球汽车进步的方向是电动汽车,中国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在全世界电动汽车产业链和产品设计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先自行在这方面进行积累,形成研发能力和产业链。但问题是,恐怕今天的中国汽车业还没有真正完全追上国际先进水平,自己还是个半吊子就要另起炉灶,很有可能会进入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减少了对国际汽车业的学习,反而可能造成汽车产业的落后。电动汽车也未必能够实现“弯道超车”,推动民族汽车业发展的目的。反而很可能会出现大量低端产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总结:

其实电动车在很久以前就有这一概念提出,甚至比燃油汽车还要更早。但当时的石油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对电动车进行了打压。有一部名叫《是谁消灭了电动车》的纪录片,即详细解读了这一事件。随着目前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加,新能源汽车又成为了“大势所趋”。

科技并不是自然发展进步的,而是源于人为的推动。我们并不不需要超越谁,只需要生长出一个健康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当前体量尚小、标准尚不全面的今天,是我国的巨大的机遇,我国将有极大的可能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准制定者之一。但前提是,不要被国内的资本将这片蓝海“搅黄”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