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正道造车卷土重来:仰融这次是玩资本还是干实业?

经过5年多的蛰伏,正道集团再一次杀回新能源汽车赛道。重整旗鼓的正道汽车,依然带着技术特色鲜明的产品和庞大的造车计划。虽然此次仰融并未站到前台,但造车资金来源、生产资质等一系列谜题,仍在引发国内媒体的又一轮关注。

深度 | 正道造车卷土重来:仰融这次是玩资本还是干实业?

【经济观察报 耿慧丽】不久前的日内瓦车展上,一款名为“正道H600”的新能源概念车引发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该车由知名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操刀设计,是一款C级车,车长达到5.2m,双开门。官方新闻稿中声称,这是一款主打“生态可持续型新能源豪华轿车”。

不同于当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正道H600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装配了具有超级快充功能的石墨烯电池,并搭载正道集团研发的微型涡轮发电增程器。它的亮点在于,“不需要充电,没有里程焦虑,不需要政府补贴”。

但这并不是媒体高度关注正道H600的原因。相较于这款车,正道集团背后的核心人物——仰融,更能引发媒体的兴趣。

2009年,曾经一手缔造“华晨汽车”、促成华晨与宝马联姻的仰融,出走海外8年后,带着庞大的造车计划高调回归媒体视线,并在香港成立正道集团,作为重返大陆造车的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仰融庞大的造车计划遭遇搁浅。2010年以后正道集团在国内布局的多个合作项目流产或停滞,一度从国内媒体视野中消失。

经过5年多的蛰伏,正道集团再一次杀回新能源汽车赛道。重整旗鼓的正道汽车,依然带着技术特色鲜明的产品和庞大的造车计划。虽然此次仰融并未站到前台,但造车资金来源、生产资质等一系列谜题,仍在引发国内媒体的又一轮关注。

变与不变

从去年开始,网站一度关闭、淡出媒体视线的正道汽车重新活跃起来。正道集团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2016年,正道集团先后与丹东黄海客车、深圳五洲龙客车合作研发纯电动公交。

今年2月17日,正道集团与宁波奉化政府、北京威卡威、北京致云订立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拟组建宁波京威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根据协议,正道集团、北京威卡威、北京致云拟共同出资20亿元,在宁波奉化建立研发中心,对动力电池及相关正负极材料,如石墨烯、电解液、电芯及电控系统进行研究。

海外方面,正道集团也动作频频。2016年6月,正道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美国Compass宣布与美国知名老牌电机公司UQM技术公司(美国电机、发电机、电子控制器以及燃料电池压缩机领先制造商)签署控股协议。Compass购买UQM新发行普通股,占其总股数58%(在全面摊薄基础上占54%),并在后者9个股东席位中占据5席,未来正道新能源汽车都将使用它的电机。

深度 | 正道造车卷土重来:仰融这次是玩资本还是干实业?

今年2月23日,正道集团及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在意大利正式签订净额为64,768,500欧元(约合5.31亿港元)的合约,双方签署了长达46个月的合作协议,为开发一系列新型微型涡轮增程器电动轿车,进行设计、工程及制作样品工作。

今年3月初的日内瓦车展,正道600概念车正式亮相,正道汽车高调返场。正道集团计划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展示两款新能源概念车。届时,曾经在东风日产、东风裕隆有过出色表现的单志东,将带领正道汽车的超级营销团队正式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与2009年时的高调发声,正道集团的灵魂人物仰融这次选择在幕后。

2009年,远在美国的仰融通过越洋电话接受经济观察报等国内媒体的采访,公布了十分庞大的造车计划:中、美两国同时投放10款车,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生产基地;在中国投资超过600亿人民币,建成300万套发动机总成和10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对中国意向城市承诺8年内实现300万辆产能、1万亿产值、1000亿利税、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0万元,简称“831111”计划。

但随后,这一庞大计划未能实施,就连正道集团与江淮集团正式签署的合资协议,最后也不了了之。“之前的造车计划主要是融资不顺外加仰融本人身份敏感,所以此次正道再度出山仰融选择站在幕后。”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曹鹤对记者说。

但再度出发的正道汽车,依然带有鲜明的“仰式烙印”。比如依然坚持新能源汽车路线,依然是设计委托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电机、电池等关键技术与海外技术机构展开合作,依然是选择在国内生产,而且与政府合作。这样的造车方式,与2009年时宣布的造车计划,以及早年打造风光无限的华晨汽车时的手法,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造车还是圈钱?

正如前几年仰融的庞大造车计划一经抛出便引发业内质疑,被认为是“放卫星”一样,如今凭借正道H600重回赛道的正道汽车,虽然不再提庞大的计划,但业界依然有很多疑问。资金从哪里来?是单独干还是和国内车企合作?如果单独干怎么拿到政府审批?

有人说,不管是成功辉煌的华晨迷宫时代,还是蛰居海外等待机会的十多年,仰融所擅长的一直是金融,一个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每每能轻易转动资本魔方的人,其心中金融永远是第一位的。

仰融自己也说过,金融第一,汽车第二。这更增加了外界对他借汽车炒概念、玩金融的质疑。而且时过境迁,资本高手们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手段玩转汽车制造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国内汽车行业比拼的最终还是产品与技术。

深度 | 正道造车卷土重来:仰融这次是玩资本还是干实业?

有人质疑,正道集团如今宣称的石墨烯电池、微型涡轮增压电机等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技术并不成熟,而且正道前几年还宣称用混合动力、纳米发动机等技术,如今又全盘切换,转变的速度实在太快。

“如果仅靠实验室技术就能造新能源汽车,那新能源汽车早就满大街跑了。实验室的技术和能够真正量产的技术之间,还有挺长的距离。”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动车专家说。

有人则担忧,仰融是正道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的敏感身份会使正道集团的国内造车大业很难通过政府审批。尽管通过一系列快速布局,正道集团目前已经进入客车、电池、零部件等领域。但曹鹤认为,“这些领域并不是核心,关键问题是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并不好拿,跟国内车企合资也未必能如愿,此前正道跟江淮合资失败就是因为拿不到资质”。

即便正道汽车能够闯过政府审批关,在中外品牌林立、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能否站稳脚跟,也是一个疑问。现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跟华晨系崛起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正道汽车的管理团队大多在海外多年,其产品研发、品牌打造能力是否适应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

不管仰融能否最终圆梦,他和其控制的正道汽车正在有备而来。正道会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另一个“华晨”?业内在观望正道的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头条汽车”】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