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中国新闻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提起张卫健,许多人会想到他标志性的光头。

其实20多年前,他也留过发型。

但后来,因为前辈的一句话,张卫健一留光头就是22年。

最近一期节目中他自曝,那时他因出演TVB版《西游记》刚刚走红,人气正旺。

孙悟空满脸猴毛,抓耳挠腮的样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TVB版《西游记》视频截图

一位香港制作人,来找他拍戏。

张卫健给出自己心中的合理报酬。

谁知前辈的回应满是贬低和否定,“哪怕因为《西游记》红了,你在内地的知名度仍然是零。”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BTV《我是演说家》视频截图

前辈说:“记住,你的脸上没毛呢,你是不值钱的。”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BTV《我是演说家》视频截图

用张卫健自己的话说,感觉好像有把刀,插进心脏一样。

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胜任孙悟空以外的角色,张卫健离开TVB,去北京重新开始。

他对自己说,“以前你是个腕儿,现在不是,将来,不知道。想重新成腕儿,只有努力。”

凭着这股劲儿,他在内地也闯出了一些名堂。

先后出演了《少年英雄方世玉》和《小宝传奇》,方世玉和韦小宝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天晚上,他又想起那位前辈的话,回忆起北漂几年的经历,他决定剃光头发:

“我要证明给你看,我的脸上一根毛都没有,我还是可以爬回去的。”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BTV《我是演说家》视频截图

当年那位制片人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给一个年轻人带来这么大的冲击。

1

一句随意的评判

可能给人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

有人听了可能要问,“张卫健是不是太玻璃心了?”

这低估了语言可能带给人的伤害。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反向形成”:人会把潜意识中无法接受的冲突,转化为实际中相反的行为。

这是一种保护自己不被伤害的心理防御机制。

人们没有直接表达对某人的愤怒。

于是,通过压抑自己的痛苦,作出相反的行为来缓解强烈的情绪。

就像张卫健,他没有和前辈直接冲突,而是把愤怒转换为剃光头和拼命证明自己。

痛苦被埋在心里,变成一道很深的伤痕。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被肆意评判、贬低的经历。

那些没办法像张卫健一样,把伤害变成动力的人,留下的只有阴影。

有部名为《恶语》的短片。

里面的人,面对镜头,回忆那些曾伤害自己的话语:

“你为什么穿这件T恤,你的手臂还不够粗吗。”

“说到底,你做什么都远不如你哥哥。”

“你就是一个废物。”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恶语》视频截图

有的人已经年老,还能清楚记得,曾经遭受过的这些恶意评价。

一句带有攻击性的评价,说出来只用几秒钟。

有的人,可能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

2

别轻易去评判别人

你知道的未必是真实的

“不要轻易去评判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正在经历什么。”

我们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人往往只是他的部分,轻易地去下判断,很容易陷入片面的误区,得出错误的结果。

作家三毛上初中的时候,数学经常考零分,很担心自己会留级。

后来她发现,其实每次考试,数学老师都考的是课本后的习题。

三毛把题目的答案背了下来,考了几次满分。

老师怀疑她作弊。

三毛说:“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

老师把远高于所学难度的题目汇集,让三毛作答。

三毛一个也答不出来。

最后,老师当着班里所有同学的面,用言语羞辱她只能拿零分。

把三毛的眼睛画成两个大黑圈:“不要怕,不痛也不痒,只是凉凉的而已。转过去让同学看看。”

这件事给三毛的触动很大,这之后,她变得越来越自闭。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环境,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标准和取向。

但你的经验判断,并不一定就是对的。

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如果没让座,有可能被认为是自私。

却没有想过,也许TA是因为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太累了。

约会中,看到对方吃饭吧唧嘴,就判定TA是个没教养的人。

却没有想过,TA可能是小时候养成了这种习惯,也在尝试改掉。

正如马东所说的那样:

我们自以为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审判者。

3

他人的评判

会影响你的自我塑造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这更多是自己承担后果,可以轻易感知。

然而羞辱对他人的伤害,我们往往无法察觉,难以预估。

求职节目中,男孩想寻找一个策划的工作。

可某位来招聘的嘉宾却直截了当地拒绝“千万不要相信XX说的,你不具备任何做策划的潜质,你不是个潜力股。”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非你莫属》视频截图

男孩的脸色顿时变得很差。

另一位嘉宾当场反驳:“你不能用绝不,没有人可以给职场判死刑”。

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来源:《非你莫属》视频截图

男孩笑了。

两句不同的评价,也给男孩带来了不同的情绪。

心理学家Don Miguel Ruiz对恶语伤人的后果,做出过解释:

“我们听信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产生认同感,继而会将它融入我们的价值体系。”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误用语言,会伤害人于无形;善用语言,则会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1968年,美国教授罗森塔尔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假装对小学生进行“智力测试”,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

并且告诉这些孩子,“你们是最有潜能的。”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进步明显。

因为老师们深信,名单上的学生出类拔萃,所以经常赞扬他们,给孩子鼓励。

而这些学生在接受到老师的积极信息后,也会按照对方的期望塑造自我,这就是 “期望效应”。

人们总是希望掌握各种说话技巧,让自己变得受欢迎。

却总是低估负面语言的强大力量,带给他人的影响。

恶语出口难收,每个人,都可能伤人无形。

4

面对评判的三个步骤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给别人做出评价,也接受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人,也尽量别让人伤到了自己。

学会应对负面评论,可以把言语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

简单来说,有三个步骤:观察、表达感受、提出请求。

1、别急着把别人的评判,解读为批评和指责。

不同的人表达习惯不一样,对一句话的理解往往也不同。

试着去留意,对方在对你做出评价时的背景。

比如,和朋友约好了见面,你迟到了。

当朋友问你:你怎么老是迟到?

TA可能只是想抱怨一下。

而不一定是批评你是个不守时的人。

其次,是区分事实和偏见。

如果对方说的是:“你真的很不守时。”

先去判断对方说的是不是事实。

如果不是,TA的评价是什么,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2、接受评价后,用具体语言表达出你最真实的感受

对于别人的评判,你可能会产生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感受。

试着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方就更有可能理解,他的话对你意味着什么,也就更注意表达时考虑你的心情。

3、在表达完感受后,你可以提出具体的请求

如果我们不重视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反之,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过“表达请求”的两个技巧:

“一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二是,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比如:“你说话能不这么冲吗”,是一个抽象的请求;

相比之下,用“我听了你的话不太舒服,希望你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和我沟通”来回应,是更具体的。

这样的话术,会让对方在表达时,明确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和情绪来与你沟通。

当然,对于一个总是打击、贬低你的人,更好的选择可能是远离他们。

如果不能远离,尝试辨别他说的话,是发泄还是事实,按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也会降低对方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人人都渴望得到认同,别轻易用一句话,伤害一个人。

原标题:《张卫健自曝光头22年原因:伤透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