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探访党章守护人张人亚“衣冠冢”:藏于墓穴的“孤本”

中国新闻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共百年华诞)探访党章守护人张人亚“衣冠冢”:藏于墓穴的“孤本”

  中新社宁波1月31日电 题:探访党章守护人张人亚“衣冠冢”:藏于墓穴的“孤本”

  作者 林波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的山间,有一座1927年修建的坟墓。经历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字迹已印上岁月痕迹,变得有些斑驳,但前来祭拜的人却从未停歇,这座墓的主人便是张人亚。

  张人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央苏区检察工作和出版发行事业的重要领导者,为保存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等党的早期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1898年5月18日,张人亚出生于宁波市原镇海县霞浦张家祠堂后面的一个宅院内。他是张家的第二个儿子,父亲张爵谦为他取名静泉,谱名守和,人亚是他参加革命后自己改的名字。

  1921年,张人亚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加入共产党,成为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宁波人,也是上海最早的几个工人党员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张人亚没有考虑个人安危,首先想到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他深知这些文件书刊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也深知革命一定会胜利,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将这些自己学习和保存下来的文件书报,冒险从上海秘密带到宁波镇海乡下(现北仑霞浦),托他父亲代为秘藏。

  据张人亚的侄子张时华回忆说,彼时从上海到宁波乡下,晚上乘船,第二天早上可以到宁波,中午可以到家中,“我母亲后来和我讲,1927年冬天吃过饭以后,她曾看到二伯父回来过。”

  “二伯父是共产党员乡下都知道,隔了几天,我祖父就和邻居讲,静泉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去世了,便在长山岗建了一座坟。”张时华说。

  张爵谦用好几层油纸把这些文件书报精心包扎好,以防止受潮霉变,之后再秘密藏进空棺,埋入墓内。

  在霞浦街道长山岗的墓碑上除了写明“讳守行和”这个谱名外,中间却写成“泉张公墓”,故意少写了一个“静”字,显示了张爵谦在白色恐怖时代,为确保这批共产党文件书报安全的良苦用心。

  但是张爵谦苦等了20余年,张人亚仍没有回来。于是已过八旬的他挖开墓穴,打开棺材,将这批珍贵的文件书报取了出来。

  而后张爵谦把三儿子张静茂从上海叫回来,对他讲述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把这些文件书报等一起交给张静茂,要其带回上海,交给党组织,以了却二十多年的心愿。

  数据显示,由张人亚保存的目前发现并统计的珍贵文物共46件,其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0件,未评定的珍贵藏书2件。另有一般文物17件。

  霞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童思琪解释道,张人亚和他父亲保存的最珍贵的就是中共二大的决议案了,现存于中央档案馆,“因为特别珍贵,是孤本,所以不作文物等级评价。”

  此外,在张人亚的秘藏中还有《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该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现存世仅有11本,张人亚完整地保存了两本,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张人亚秘藏书籍中还有《共产党》月刊,该月刊自1920年11月创办,到1921年7月被迫停刊,总共出版6期,张人亚完整保存了六期,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据了解,长期艰苦繁重的工作让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年12月,张人亚在去闽西长汀部署工作的途中病逝,年仅34岁。(完)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