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吉利收购宝腾——资本的骄傲与技术的尊严

吉利针对马来西亚宝腾的收购在一波三折后终尘埃落定。

最新消息称,吉利集团宣布将收购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以下简称“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吉利集团将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

评论|吉利收购宝腾——资本的骄傲与技术的尊严

针对马来西亚宝腾的收购案,从媒体曝光到吉利否认再到被媒体确认,而后又传出未向商务部报批,随后又有外媒爆出吉利退出,再到今天的修成正果,背后的错综复杂耐人寻味。

在两多月之前,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购宝腾)我们准备不做了。他们老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没想好。”

之所以吉利收购宝腾备受关注,是因为人们对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买买买”的吉利充满兴趣,吉利为何总是如此大手笔,或者说吉利的意图是什么?

吉利收购,真的是看中宝腾了吗?

细论起来,收购这事,宝腾还是吉利的老师。

1996年10月,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宝腾(PERUSAHAAN OTOMOBIL NASIONAL BHD,简称PROTON)和其大股东YAHAYA AHMAD成功收购英国著名汽车制造商莲花80%的股权。

随着宝腾成功收购莲花,之前有意的韩国大宇汽车决定放弃收购莲花的股权。

2003年宝腾实现100%控股莲花汽车。之后,双方在人事上合作更加紧密,莲花汽车的人员密切参与到宝腾在英国和马来西亚的新车型研发工作中。

收购LOTUS十五年了,反观今日的宝腾,以及这些年来宝腾的产品及日渐萎靡的销售额,可想而知一厢情愿是多么的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莲花对于宝腾来说,从美梦中的“技术孵化器”和“摇钱树”成了现实中的难填“无底洞”——不断地亏损。

评论|吉利收购宝腾——资本的骄傲与技术的尊严

宝腾2016财年销量仅为72290辆,比2015年同期下降30%,占马来西亚市场份额仅为14%,与其90年代最辉煌时占全国70%市场份额不可同日而语。

应该说,宝腾还是花了一些心思在LOTUS上的,为了能让这朵“莲花”不在自己手中死得太难看,宝腾想过很多“歪招”,比如将三菱技术的发动机冠以“莲花工程”(以大陆电子为ECU程序提供商,有别于博世和德尔福)调校,然后输出到中国,与浙江的企业家庞青年搞了一个青年莲花品牌。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青年莲花推出国产化车型,以及宝腾也同时在考虑给三菱代工生产车型以挽救业绩,在中国的“莲花”能不能盛开不那么重要了。

2015年,青年莲花由于资金困难和经销商退网,已全部停产。

引用一位曾经的“青年莲花”T5车型开发人员的话:

作为曾经的青年汽车的开发人员,当初也是亲手把这个SUV一点一点做起来的,那个刮油泥的日子还历历在目;

这个车的外观是英国莲花设计师设计的,这个确实是真的,一个胖胖的29岁英国小伙,考文垂毕业的,英国莲花之前的概念车就是他设计的,可能少年得志吧,人很傲气瞧不起别人喜欢当面嘲笑人;

内饰是一个法国设计师设计的,隶属于泰克尼康设计公司,实际上就是没名气也没什么实力来中国混饭吃的半路出家设计师;能做出样车都算是奇迹了,怎么可能量产。

如今,宝腾都惨成这样了,还有啥值得收购的?恐怕只有这个莲花还值点钱了。

但是莲花对于吉利来说,比沃尔沃更难消化,宝腾用了十五年都无法消化的“奇葩”,更不要说2015年之前的产品还在采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技术造车的吉利了。

莲花工程,也许这才是吉利真正想要的,可以用独立的调校,而不是用别人现成的拿来改改,这对吉利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毕竟至今都还没有自己的技术。

至于莲花汽车这个坑,反正拿钱填就是了,而宝腾,更好办了,把那些积压了十几年不好卖的车型换个标改个舵,给宝腾拿去东南亚贱卖一下,业绩立马就上来了。

吉利收购宝腾是宝腾收购莲花的影子?

吉利2010年收购了沃尔沃,宝腾1996收购了莲花。

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的,两家的美梦都是一样的,希望能通过收购,来提高自己的技术。现在的结局是,宝腾已经失败了,吉利会成功吗?

评论|吉利收购宝腾——资本的骄傲与技术的尊严

看一下吉利,在2010年吉利经济状况并不好的情况下,通过找地方政府融资收购沃尔沃后,虽然宣称将用沃尔沃的技术实现吉利自己品牌的技术“飞跃”,然而一直到2015年,才开始推出了真正技术上有“进步”的产品。

而这些产品的研发团队,却都是通过猎头公司重金从某中国本土企业挖来的技术人员主导的。

一如当年的吉利“豪情”,也是依靠从天津一汽重金挖来夏利的熟练工复制出来的。

目前,对于吉利而言,“沃尔沃”品牌更多的是在做吉利的门楣,去年就有媒体评论说,吉利汽车过多以沃尔沃背书,会严重拉低沃尔沃的品牌溢价。除了在品牌上的差距,在技术上,吉利亦是难以染指沃尔沃技术,因为技术水平差距实在太大,真要从沃尔沃引进技术:

一来难以真正消化;二来消化了也吸收不了——没有能生产的配套流水;有了流水线也没有合格的技术工人,更无法保证品质;要保证品质就得用好的配件,成本就高了,售价也高就无法保证销量;糟糕的成本控制能力,保证了销量却无法保证利润……

同样的还有收购了DSI,却又用格特拉克和爱信变速箱

对于汽车来说,产品技术是没有捷径可以走,即便是引进,也需要十倍的成本去消化,三倍的成本区创新。

资本去换技术,就像当年成立中国汽车企业与外国品牌成立合资公司试图“市场换技术”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资本可以任性,甚至可以野蛮,但技术是有尊严的。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