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观察者网一周外军军评:迷茫的美军舰载无人机

观察者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美国海军在无人机舰载机指标上提出了较为激进的要求,美国海军提议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舰载航空兵编制,并将MQ-25改为集加油、打击和传感器节点为一体的“无人打击机”。

我有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往往就要担负新的使命

在3月16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负责作战需求和作战能力的海军作战部副部长詹姆斯·基尔比上将公布了其讨论已久的无人作战计划,旨在为海军无人系统绘制未来的路线图。在听证会上,基尔比表示:“我们认为MQ-25有一定的有效载荷能力,这对我们来讲很有改进余地,所以我认为,在转向更复杂的电子战或打击任务之前,我们首先会过渡到侦察节点……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让40%以上的飞机成为无人驾驶飞机,然后再超越这一比例。”

马克思讲,历史是螺旋形上升的。今年是美军海军舰载无人机项目启动的第15年,对于美国海军来讲,舰载无人机在启动15年以后,从最初设想的“长航程舰载打击平台”,被砍指标到“长航时无人加油平台”,最后又回归了“舰载无人打击平台”。MQ-25“反复横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军MQ-25计划最终回到15年前的原始需求,或多或少反映出美国海军在指标制定上的“迷茫”。

回到那个美好的2006年,美国海军彼时还没有遇到今天令人脑壳疼的东风砸舰难题。当时美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放军和俄军新空军平台技术水平和防空军技术稳步提升,构建起了离岸的优势空优地带,美军舰载机队无法像90年代那样横行。美军希望引进一款无人远程打击系统,能配合F-18和后续的F-35C在海上打击敌军优势防空系统,如有可能,还可以成为远程空军传感器节点甚至成为“飞行的导弹挂架”。

为此,2006年年底,美国海军提出了 “海军无人作战航空系统”(N-UCAS)计划,计划将舰载无人作战系统引入航母舰载机联队。在2006年,当时相对没有换装压力的美军财政富裕,因此在下一代无人机的技术指标,尤其是飞行性能和隐身指标上相对放宽,其结果就是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X-47B舰载无人机在2007年中标。

X-47B作为一个挂着X户口的飞机,其目的更多是作为一款“验证机”存在。X-47B虽然看着科幻,但是在2006年,X-47B核心架构没有追求绝对先进:舰载无人机最重要的子系统就是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动力系统上,X-47B采用了普惠公司的F100-PW-220U发动机,也就是F-15战斗机的经典发动机。对于一款追求高空长航时的无人机来讲,取消燃烧加力室版本的F-100更多是“有啥用啥”,是为了在验证阶段节约成本。

不过X-47B在气动外形上和控制架构上相对先进,X-47B采用了大后掠菱形中央升力体与小后掠的后掠翼相结合的无尾翼构型,这一外形也为后续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B-21轰炸机的打好了预先研制的基础,帮助诺格数年后斩获B-21的订单。而在操纵系统上,X-47B需要解决舰载机需要的航母弹射、着舰、触舰复飞等技术,因此采用了大量先进的AI技术,X-47B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身无人机。

当然对于技术储备差一点的国家,歼击机用发动机往往也就凑合到正经无人机平台上去了

2015年,X-47B实现了自主空中加油后,航母舰载无人机验证项目也随之结束。不过彼时,美军海军航空兵又有了新的需求。一方面,美军新对手的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已经超过了1500公里,远远大于美军在2006年规划的舰载无人机打击范围,这为新无人机载具带来打击敌军TEL的需求。并且反舰弹道导弹的属性导致美军全部航空平台都“无用武之地”,这让美军在2015年确认该型导弹存在以后,必须将舰队防御的重点从防空转向反导。

除了国外的大气候有所改变,国内的小气候也让美国海军不得不对无人舰载机重新定位。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打击平台B-21在2015年前后即将立项,美国国会不愿意在舰载长航程穿透打击无人机上花费重资,因此,美军舰载无人机项目的要求与具体方案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难以确定。

2018年8月25日,美国资深参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去世。麦凯恩是美国海军在参议院话语权最大的大佬,他的逝世让美国海军诸多耗资甚巨的大项目,比如大舰队计划被迫叫停,耗资昂贵的下一代无人平台也被迫在终止。2016年2月1日,在经过许多关于UCLASS该负担打击或是侦察任务的争论后,美军决定将计划订为开发一种F/A-18超级大黄蜂大小的舰载无人加油机(CBARS)。2016年,UCLASS被迫调整为“舰载空中加油系统”(CBARS)。波音公司的MQ-25原型机在2018年8月份赢得了订单,延续了波音从二战开始就一直持续的“舰载加油机”业务。

哲学角度来讲,波音的舰载加油机项目确实没断过

MQ-25原型机采用机背式进气道,主起落架可收入机翼内侧的机体,在气动外形上采用了翼身融合、菱形机身截面、增加了V形尾翼、埋入式进气口等设计,反应出MQ-25成本导向的设计。在动力系统上,波音公司为MQ-25无人机选择了罗罗北美公司的AE3007N发动机。该型号发动机是一种推力为40KN的经济性良好的涡扇发动机,主要用于支线飞机和大中型公务机,以及“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这使得MQ-25具备较长的滞空时间和航程。MQ-25本来就是原来的“舰载无人空中监视和打击”(UCLASS)型,设计之初就有一定的打击能力,其加油挂架可以替换成打击模块。

就在MQ-25稳步推进的时候,美军的作战理论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美军主要对手研发的多种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使航母的安全距离已经大于3700千米,尤其是在2020年确认其主要对手的反舰弹道导弹“确实”可以打到3700千米以后,美国海军认为未来海军的基本态势已然改写,航母作战范围至少要达到一个较为夸张的数字——也就是至少2000海里的作战范围。这种理念一方面推动了“黄鲷鱼”项目的进展——因为舰载加油机确实可以让飞机飞得远一点,另一方面已经影响到了“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的设计,美国海军对于下一代舰载机的指标,目前比较明确的就是其夸张的航程。

保尾翼设计的MQ-25构型并不先进

我们讲,下一代战场平台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花费数十年功夫,采用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子系统全部重新研发,以保障数十年后对竞争对手有优势。第二种是在研发过程中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不断因为战场实际需求更换指标,最终修改出一个高指标的武器;第三种则比较特殊:“我这个平台原来不是干这个的,但是后来我只有这么一个平台,因此我必须得继续用这个平台干原本不归他干的事儿”。

显然,MQ-25就变成了第三种情况。第三种丢人吗?凑合用往往不丢人,不管是第一种,第二种还是第三种,基本上都是中美俄军队列支新武器时的常态。

“你再骂?”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平台都有“凑合用”的资本。美国海军对于新一代战机是有所焦虑的。受制于F-35计划的特殊性以及美国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特殊性,美军F-35C战机列装的时间,从任何角度来讲,都和其主要对手的下一代战机服役时间保持了一致。而在美国海军常态化只保留两艘印太常驻航母情况下,美国海军到了2025年,其常备五代机中队往往只有4个中队(两个F-35C/两个F-35B)。为此,在2020年,被称为“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未来舰载战斗机研制的初期研讨工作已经展开。

MQ-25的隐身设计只是有限隐身,就算是波音也认为MQ-25无法和负40分贝的F-35或者F-22比拟,除了雷达隐身性能不行以外,MQ-25使用的AE3007N是一种经济性好的大涵道比发动机,其风扇直径太大,会增加额外雷达 / 红外信号,在美国海军已经论证五代机无法有效穿透对手放空区的今天,用MQ-25冒充“无人舰载打击机”几乎是“缘木求鱼”。

我们有理由认为,用MQ-25冒充打击机,只是美国海军的“拆窗砸门”式的讨价还价,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下一代长航时无人机争取合理性。这一推断也可以从美国海军要大力扩大舰载机无人机联队的情况下看出来。美国海军目前常备10个舰载战斗机联队,而无人机联队如果占据40%的话,就是4个无人机联队接近300架无人机。这样庞大的采购数量也足以支持下一代平台。同时也会影响美国海军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的力量构成。这种根据2020年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空战主管哈里斯少将在PPT中展示了海军舰载机联队的编制新的舰载机联队标准配备是这样的:

1个五代机VFA攻击战斗机中队:F-35C“闪电”战斗机16架;

2个四代机VFA攻击战斗机中队:28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5-9架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

1个VQA电子攻击机中队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5-7架;

1个VAW舰载预警机中队:E-2D“鹰眼”预警机5架;

1个HSM/HCS海上战斗/打击直升机中队:MH-60S/R“海鹰”系列直升机6-10架;

3架CMV-22B“鱼鹰”舰载运输机;

美军一艘航母,能承载的战斗机数量一般是82架左右,在继续和2019年编制一样50架战斗机/电子战斗机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出,美军会编制多达40%的无人机。这或许意味着,美军未来可能会缩编战斗机舰队,取而代之更多的无人机中队。总之,美国海军的一切都在论证当中,反正2025年太平洋东西岸的发展,双方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而2035年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发布于: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