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治污劳模王佳伟:我们自己能干的,就不求人

北京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弓着身子、伸着脖子、屏住呼吸,王佳伟和同事韩军正不错眼珠儿地紧盯隔膜式压滤机下方的卸料槽。

“吧嗒!”几滩黑色的泥水混合物从滤板之间落下来,掉在槽里,瞬间开了花。

“唉,又没成功了。”期盼中的脱水泥饼还是没有出现,王佳伟在大腿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北京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的一处户外实验平台上,这几位技术人员正在开展污泥热解炭化处理实验,尝试将污泥高效脱水、热解炭化,并最终制成生物炭基材料或土壤改良剂。

将污泥研发成市场上可以直接用的产品,这在北京是头一份儿。

12月的北京冷得让人伸不出手,王佳伟和同事围着这台隔膜式压滤机奋战了整整两个礼拜。

“主任,都试了两个礼拜了还不行,要不咱们……”韩军越说声音越小。“不行,再琢磨琢磨。”王佳伟没让韩军继续说下去,口罩和帽子之间露出的眉头,已经拧出了一个疙瘩。

王佳伟掏出笔记本,翻出这次实验的各种参数,反复查看这些数据。“污泥的量,没问题。调理剂的量,没问题。温度?对,温度有问题。”他的眼里突然闪过一道光,“把机器搬进屋里再试试……”

在王佳伟的坚持下,隔膜式压滤机被搬进室内之后,又经过一个多礼拜的实验,污泥的脱水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终压出了他们想要的脱水泥饼状态,为下一步研发创造了条件。

根据王佳伟和技术人员的设想,污泥经过热解炭化处理等工艺之后,利用率将再提高50%,让这个多年来利用率很低的污水废弃物真正变废为宝。

只要还能想到办法,就要一直试。王佳伟和污水处理打交道了17年,他就是靠着这股韧劲儿,带着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03年,王佳伟进入北京排水集团工作。当时,排水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大规模使用厌氧消化的排水企业,但在使用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所以集团专门成立课题研究沼气脱硫。

“当时集团只给了4个月时间,否则就要从其他行业引进技术。”当时正值酷暑,白天,王佳伟跟同事全副武装现场做实验,晚上,他们又进入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24小时不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佳伟和同事成功自主研发了第一个沼气脱硫装置,这项技术研发成功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500多万元。

每当气温升高,市民身边的河湖水体就有可能因为富营养化而爆发水华,影响感观体验,而水中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王佳伟带领团队制造出全国最大的试验装置,实现了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和加药自动化调整,这套技术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

最近,王佳伟带领团队又在研发智慧再生水厂的课题了。“再生水厂里的职工非常辛苦,因为要定时巡视,所以加夜班、熬夜是常态。”王佳伟就想设计一套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诊断、精准控制来实现再生水厂智能化运行。“国外有类似的商业软件,但是一套就要几百万,我们自己能干的,就不求人。”

在王佳伟的带领下,十几年来,北京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已经从一开始的七八个研发人员发展壮大成为160多个人的研发团队,同时开展百余个试验项目,成为北京再生水科研领域的“智慧大脑”。

在同事眼里,王佳伟绝对是称职的劳模。科研项目吃劲儿的时候,他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平日里,他也要工作到9点才下班。“我爸爸在家可不是劳模。”前阵子王佳伟荣获全国劳模时,8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的话把王佳伟说得惭愧不已,“等我退休了,我在家好好当劳模。”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