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专家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环境

北京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坚持规划为先,以规划促发展。”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审查。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25年达到11.3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的诸多数字,都蕴含着一个新字,也广受专家学者的赞誉。

不再简单追求GDP增速

“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怎么设?这是规划纲要草案中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指标,原文写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与以往中高速发展或翻番等提法不同,规划纲要草案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体现了面对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在发展理念上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传统的发展方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GDP增速目标设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凸显了底线思维和对发展效益的强调,也代表着中国对经济发展的理解上了个新台阶。

对于规划纲要草案中没有出现曾经常见的GDP“保七”“保八”等定量表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同样给出极高评价。“这正说明,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余淼杰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GDP指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但不再简单追求GDP的增速,不再片面地以GDP为纲,而要更强调新发展理念,“和此相关的指标是绿色GDP,也就是说,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生态文明。”

坚持创新被提到全新高度

创新,也是规划纲要草案中的高频词。

草案原文写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能力。”于泽谈到,尽管中国经济物质基础雄厚,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动能正逐渐减弱,必须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也是国际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面对新形势下的风险和安全挑战,用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基础研发投入,方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

环业投资集团(IP Global)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分析,将创新摆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说明政府希望从体制机制方面既集中资源攻关关键与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又发掘和赋予科技创新的内在活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民生福祉涉及7个指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25年达到11.3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025年达到4.5个……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涉及民生福祉的指标就有7个,足见对民生的重视程度。

“看完这些指标,我切实感觉到,规划纲要草案切切实实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为了追求发展而发展。”于泽说。

民生是治国之本、执政之基。余淼杰认为,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民生福祉指标细化到受教育年限等,是对新发展理念中共享二字的贯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莹莹

编辑:高晨晨

流程编辑:郭丹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