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在他看来,凛冬时刻对于动脑子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是好事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你是不是对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9月5日傍晚,在2019成都车展新展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旁边的一个酒店里,天际汽车董事长、CEO张海亮出人意料地如此反问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

这是许多人对中国车市哀叹的季节,这更是许多人对造车新势力集体唱衰的季节,哀叹与唱衰仿佛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虽然张海亮对自己开创的公司信心满满,但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他还是希望把自己同其他造车新势力分开,所以当天开幕的成都车展,天际汽车的展台远离了造车新势力。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张海亮出身于传统汽车,而且担任过赫赫有名的上汽大众总经理,他的团队也多是传统汽车派,而且不少就是出自上汽大众,在那里他们曾经干过至今仍然风云际会的车型,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会有其他跨界而来的造车新势力产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同时,张海亮又和前卫的互联网汽车有过重要的关系,手下也有很多跨界人才,这也就保证天际汽车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在汽车新四化的智能、网联方面也同样是极具先锋精神的。

先前的电咖汽车不过是化身天际汽车前的小插曲,为的是迅速插入一只脚到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中来。但正经八百造车就是从天际ME7开始。先一波造车新势力的上市情况根本不影响他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判断,天际汽车正有条不紊地前行。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在9月5日成都车展媒体日前,天际汽车(ENOVATE)一连三天时间在成都南山汽车文化园邀请了几波媒体进行试驾体验,让大家体验旗下首款SUV——天际ME7急加速、S-line、砂石路面、麋鹿测试等7大科目表现。

张海亮称自己的车是最懂中国人的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它有着德系味儿的扎实操控,又符合国内消费者所讲究的驾乘舒适感,在“操控、舒适、动力、续航”等方面表现优异。

除了 天际 ME7,天际汽车还将推出另外一款小型SUV,以及轿跑、MPV等系列车型。在张海亮看来,凛冬时刻对于动脑子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是好事,类似的造车新势力会迎来更理性的投资者。

以下为张海亮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节录,涉及了当下人们对造车新势力关心的方方面面。

“不想和他们在一起”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

张海亮:我们现在成熟度越来越好,绍兴工厂也建完了,马上开始正式生产了。目前已经造了三四十辆,在做实验。像最近吐鲁番测试的车辆,都是生产线上下来的。

现在工厂里面都搞好了,我们是重里子,在乎的是根本的东西。

汽车商业评论:这次车展,你们的展台没有在新能源馆里面,是故意为之吗?

张海亮:是的,一方面是里面人气不行,一方面是我不想和他们在一起。

汽车商业评论:如果那边人气好也不想和他们在一起?是想让消费者不把你们当作新势力?

张海亮:有这方面的考虑,在消费者面前不用太强调我们是新势力。

汽车商业评论:我看新能源馆那边人气还可以啊。

张海亮:我们这边人气更旺,我们对面是宝马,旁边是 凯迪拉克。有时间你应该开开我们的车。我还要花半年时间把车联网再打通,现在还在对细节进行修改。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前面的三联屏加上下面的屏是四联屏,驾驶员受到特别照顾,上面两块,下面一块,副驾是一块,各司其职。

张海亮:有机会你可以去我们基地看看,体验我们的车机功能, 实车体验更好。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有生产资质吗?

张海亮:我们是有商用车和乘用车生产资质的。

“MPV和SUV还是不一样的”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的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张海亮:我们家的产品线是这样的:SUV做两款小点的,一个比途观(配置|询价)小,一个比途观大一些,五座SUV在中国是主流市场;再做个七座全尺寸的SUV。MPV只做七座全尺寸的,像丰田Alphard那样的;轿车做两款,一款是普通A级的,一款是轿跑。

大的轿车,我们做不过人家,要像帕萨特、迈腾那样四平八稳的肯定不行,一定要发挥电动车的优势,像特斯拉那样,做成跑车的样子。小的车要做得中规中矩,能做网约车,可以增程的。

我们的第二款SUV ,看过的人都说好 ,造型更好看,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的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那款车的级别和小鹏、威马差不多。

老牛(天际CTO牛胜福)和我讲,把里面的做工做好,其实是不花钱的。就像做菜,原材料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大厨的水平。造型做得好看,工艺做得好,在材料上不增加成本,这是软实力。

我第一次看到那款车,当场就和老牛说,这车可以的。实车比油泥模型改进了很多。这款车最高配在35万元左右,最低的不会超过25万元,内外饰精细度不错,但还不够,我们对标的不是大众标准,而是宝马、奥迪的标准。

第三款车ME-S是个轿跑,更好看,极速可以超过200km/h,可能会在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

汽车商业评论:ME-S是什么意思?

张海亮:按序号,应该叫ME8,但我觉得8太俗了,就改成S了,还有点像8。这还没有最后定,可能会再改名。这款车可以四座,也可以五座。

汽车商业评论:电咖那块怎么办?不要了?

张海亮:那个小车盈利性弱,加大电池容量,续航做到150公里,没补贴的话就要超过5万元了,有5万元消费者就买桑塔纳了,那车我们有模具,市场有需求 可以随时复产。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有必要做MPV吗?

张海亮:绝对要做。MPV和SUV还是不一样的,一家人坐SUV出去玩,车是主人开的,一家人坐MPV出去玩,车是司机开的,价位是不一样的,性能定义上也是不一样的,包括后排的舒适度也不一样,所以我立志要做MPV。

“PE的人还在观察”

汽车商业评论:整个环境不好,投资都比较谨慎,你们融资情况呢?

张海亮:今年目前我们收到投资入账大概20亿元,后续融资在稳步推进中。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出让了多少股权?

张海亮:我们自己团队掌握40%股份,实现控股,外面资本占到60%,这个结构还算不错。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的投资到了第几轮?

张海亮:我们到了A+轮。

汽车商业评论:最近也有一些企业融到资了,但据说资金没有到账。

张海亮:我们投资已经到账了,年底还会有10亿元到账。前一段一个记者来,说我们比较稳,也不高调。今年实际上造车新势力非常困难。

现在退潮了之后,资本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VC的人不投了,PE的人还在观察,谁真正能活下来,他们会更大力度地投进来,因为电动车是个方向,大家认可这个事情。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VC的人不投了,是因为实在赌不准了。以前觉得大家都能搞,都能赌一把,现在政策退坡,变数加大,投十家,可能都会赔,命中率不好说了,因此他们更保守了。

如果投资人看到新势力稳定了,交车了,还会投进来,因为这个行业还是可以的。就像威马、小鹏,只要一直交付下去,肯定有人再投。

我上次和一些国有的大型基金的人聊过,他们说看准了企业,只追求两三倍的回报,而不是二三十倍的回报,太大的回报对于他们没有意义。现在VC很难再投了,接下来就要看销量了。

“不希望一开始交很多车”

汽车商业评论:今年形势不好,造车新势力被普遍唱衰,有人说一个也活不下来。

张海亮:新势力啊,战线不能拉得太长,钱不能花得太多。我们总部有七百人,还有一百人在北京搞车联网,工厂还没有招人。

我的要求是每个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一年造一百辆车,而我们的CPO刘岩告诉我,目前只能做到一年每人60辆。

汽车商业评论:那你明年计划卖多少辆?

张海亮:我们是稳健+低调,我不希望一开始交很多车,我想按照我的节奏交车,第一个月交300辆,然后是500辆、700辆、1000辆,如果有8000辆的订单,肯定不会在两三个月内完全交付。我们又不急着上市,没必要。

前面出的车着急的话,质量就有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要按自己的节奏走。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对于你们来讲,活下去最重要,不要激进。

张海亮:现在有的新势力一说就是一年卖10万辆,但这条路还很长 。当年,我在上汽大众的时候,朗逸(配置|询价)卖了一年多,月销量才突破1万辆,那是动了多少脑筋啊!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基地的产能有多少?

张海亮:基地产能6万辆,只要做两万辆,我就不亏了。刚开始15万辆产能完全没必要,但我们的地已经准备好了。

工厂生产设备并不贵,单机设备的产能是要适配的,但厂房不便宜。要实现10万辆产能,达到大众的标准,不算土地大概需要20亿元。

我们浙江的工厂,实现6万辆的产能,两班一共1000个工人。

“让电动车真正能吸引大多数人”

汽车商业评论:你怎么看有些新势力要做传统燃油车?

张海亮:我们也可以做传统燃油车,我们传统燃油车图纸都画完了,还没有投模具。新势力造传统燃油车,品牌竞争力不行,没人买,所以没有意义。买传统车的是我们这样四五十岁的人,买新能源车的是三四十岁的人,追求新潮,新的东西、新的品牌,他们愿意尝试。而买传统车的才看不上新品牌,宁愿去买奔驰、宝马。

汽车商业评论:我认为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前途的,即使补贴全退了也没事。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张海亮:上次有人和我聊天,一是问我新能源汽车有未来吗?二是问我,如果新能源汽车有未来,国际上的汽车大品牌都来做新能源,你们还有未来吗?

据统计,现在开了新能源汽车的人,有60%-70%都不愿意再开传统燃油车了,再买车也肯定是新能源汽车。

那些不买电动车的人,一是考虑安全性,尤其是高价位的车型,怕它烧了;二是充电还是不方便,即使续航里程有三五百公里,开长途还是不踏实。续航里程和充电是结合起来的;三是成本,我们的电池成本10万元,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也就5万元,电动车至少贵5万元。

如果与我们车相当的最高配燃油车是30万元,我们的车应该在35万元左右,5万元的成本对售价的影响可能会到7万-8万元。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的车续航里程有多少?

张海亮:我们的车本来向外报续航里程是500公里,但国家检测机构那边实测,可以开到555公里。

上面的三个问题其实都和电池新技术有关,三五年以后,固态电池肯定出来,现在丰田、清陶都有产品出来,我们与辉能科技的固态电池合作也在顺利进行中。

固态电池和现有液态电池材料差异不大,所以材料成本不会增加,只不过目前固态电池还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如果产量上不去,平均材料成本下不来,如果建一个工厂,能生产到10万块电池,就可以实现和现在动力电池差不多的成本;第二是技术路线上还有缺陷,现在已经出来的固态电池用的是固态氧化物技术,真正好的、充放电效率高的是硫化物固态电池,这种电池是不会烧的。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电动车着火,人能不能出来?

张海亮:当然可以,有紧急解锁功能。电动车里为电器供电的也是铅酸小电瓶,如果没电了,大电池会给它充电,所以它是一直有电的。大电池燃烧是不影响小电瓶供电的。电动车燃烧大多还是因为碰撞、挤压,还是质量问题,不是电池放在那里自己燃烧的。

固态电池第三个问题是目前价格在200美元/千瓦时以上,一般的工业品,材料成本翻倍是合理的利润价格水平,电池价格应该在100美元/千瓦时以下才合理。不过装了固态电池,使用成本会下降,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我们的车装上,续航里程就能到1000公里。

将来电动车一定会取代燃油车,燃油车不安全,性能又不好,成本差不多,将来会有什么市场呢?

汽车商业评论:我觉得现在电动车已经不错了,就是贵一点。

张海亮:还不够好,如果用硫化物固态电池是完全不会烧的。你是属于买了电动车比较满意的那60%里的,我们还要想到剩下40%不满意的人以及没买电动车的人,他们的顾虑是什么?

你是喜欢新潮的,但我们中国人大多数是保守的,刚才说的三个痛点要解决,让电动车真正能吸引大多数人。

“大牌车企的效率不行”

汽车商业评论:咱们再说人家问的第二个问题,如果国际大牌都做新能源车,我们怎么活?

张海亮:我和他讲了大牌车企的效率不行。传统大牌车企能在中国站住脚跟,国内企业赶不上的就是发动机、变速箱技术,整车制造、整车设计开发,中国都是不差的。

我们在合资企业经过了全流程三年的培训,所以的开发流程、做法都和他们一样,我做的成本比他们便宜一半。他们开发一个车20亿元,我们只要10亿元。

他们流程很复杂,人员下午4点多就都下班了,工资还比你高一倍,我们每天要加三四小时的班。他们车联网肯定做不过我们,三电技术和我们在一个起跑线上,即便算上全球各地的企业,摊下来成本还是比我们高。

他们现在就靠品牌溢价,要是大家做到一样的质量水平,那些溢价大家就不认了。现在国际大品牌的溢价大家是认的,他们发动机、变速箱的水平,我们还是做不到,大众的车油门踩下去和国内品牌的车感觉确实不一样。

将来电动车没有这个差异,他们用博世的电机,我们也是;他们用大众供应商的底盘,我们也是;我们的转向系统用的是采埃孚的产品,他们也是。

汽车商业评论:新能源车作为新物种,品牌影响力其实是差不多的。

张海亮:打个比方,我女儿买个苹果iPhone,买个小米,她觉得这是智能手机,如果我告诉她诺基亚也出了智能手机,她会买吗?根本不会去买。为什么?因为品牌已经被固化了。

张海亮:按自己的节奏走

我们品牌的英文名“ENOVATE”早就想好了,但中文名“天际”想了一年多,想出来的时候已经被人家注册了,后来是我们从南京的一家无人机公司买来的。

我们做事的特点是低调,该宣传的宣传,不该宣传的就不宣传,所以我们的声音不多。我们并不是不肯花钱,而是先要把口碑逐渐建好。

汽车商业评论: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要活下去,否则昙花一现,就没有意义了。现在造车新势力中,你看好哪几家?

张海亮:我们在新势力中比较另类,没有做到有的车企定位这么高,也不是那么低,我们寻找到中间具有差异性的市场空间。增程式电动车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在商用车领域可能推广更容易。

像小鹏、威马,他们比较注重销量,产能大,我们是以树立品牌为主,做了两款车之后,就开始做MPV,对标阿尔发,我们分析过,能做到的。

“充电桩是个资源“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车主越来越讲究,你们有定制吗?

张海亮:我们的车原则上可以自定义,但我们有推荐的三款配置,建议你在这个配置线上再选,这样比单个功能叠加要便宜。比如后排的液晶屏就很有用,可以投屏,可以分享,和前面主机是通过以太网相联的。

上次和小米的人聊天,我说你们大屏的会员卖得多,手机的会员很少有人买。我感觉电视买账号太麻烦,家里有三台电视,我就买个手机账号,到哪看,投屏就行了。我和他说,以后移动端的会员一定是趋势。所以我们也要打通手机端。

千万不要认为开发车联网的目标,就要把手机扔掉,那是错误的。要拥抱、包容,到处都有物联网环境,只要提供穿戴设备就行了。

汽车商业评论:最近,博郡 和中化还合作了一个电池厂,你怎么看?

张海亮:那是中化要转型。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长城也在投电池。

张海亮:我个人反对再投液态电池,因为技术很快会落伍。因为电解液电池的工艺有80%都是不一样的。一旦技术有突破,原来的投入就白投了。就像早一代的充电桩公司,现在都死掉了,充电桩也没法用了。

汽车商业评论:你们会自己做充电桩吗?

张海亮:会的,以后要成立专门公司,名字都想好了,叫做10n。这个公司我们自己布局,也会与别人合作。现在我们已经建了移动充电的公司,叫做天际易行。因为我们还有商用车资质,可以自己做充电车。

我给他们定了指标,要让移动充电的真实成本要接近于用油的成本,包括各种检查、洗车等服务在里面,但现在还没有做出来。

汽车商业评论:现在有人在做独立的充电桩公司,你觉得还有机会吗?

张海亮:有的,要看国家补贴支持,因为充电桩是个资源,尤其是要去看地方政府的政策。我们和一些地方政府合作做了充电桩业务,拿到管理权,比如以后装了1万个充电桩,这个资源是无法替代的。

汽车商业评论:出行业务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张海亮:这方面我们会保守一些。出行业务不能搞全国性的,只能搞区域性的,比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千万别搞大了,大了不赚钱。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地方能盈利,区域市场一定要挑选。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