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獐子岛扇贝终于不用背锅了,内部控制岂能“一地鸡毛”?

盘和林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盘和林

7月10日,獐子岛晚间公告,由于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等情况,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证监会拟决定: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等;对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梁峻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

近些年来,类似獐子岛“扇贝跑了”的闹剧不止一例,还有出手殴打证监会稽查人员的深大通,299.44亿元莫名其妙消失的康美药业,以及曾经的万福生科、江苏三友等等。众多上市公司转型做“演员”,让人啼笑皆非。

獐子岛扇贝终于不用背锅了,内部控制岂能“一地鸡毛”?

表面上看来,这些公司的财务造假都与信息披露有关,牵扯到信息披露制度等等,但更深层来看,造成公司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公司糟糕的内部控制。

著名的COSO公司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四个方面,其目标之一就是为公司的财务报告可控性提供保证。可以说,内部控制是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保证。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将会变得非常的混乱,由此将会产生信息造假行为。

像獐子岛一样的农业公司,一直以来就以高风险著称。

农业公司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程度比较大,而这些风险很难被公司识别,同时,存货是农业公司根本,而农产品的储存、售卖等也会受到温度、市场状况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增加公司的不确定性风险。

獐子岛扇贝终于不用背锅了,内部控制岂能“一地鸡毛”?

看起来这些因素并不利于公司生产经营,但是对于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来说这些却成为了他们财务造假的温床。由于农业税率比较低,因此这些公司可以肆无忌惮的虚增利润,获取高额收益,同时因为天气等因素不可控,他们可以在换取足够收益之后肆意的以存货的贬值、亏损等理由让老天爷背锅,下调公司利润躲避风头。而公司之所以可以如儿戏般的进行上述财务操纵行为,是因为内部控制的笼子并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

我们以獐子岛为例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结构会发现,其财务造假事件发生是偶然中的必然。

獐子岛公司股权比较集中,公司较大股东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同时公司控制权也集于董事长吴厚刚一人,其既担任公司董事长,又担任獐子岛镇党委书记同时还是集团公司总裁,一言堂现象明显,给其滥用职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其公司内部也没有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公司治理结构混乱。

从其他方面来看,公司筹资活动债务占比较大,外源筹资占绝大多数,并没有合理利用权益融资和内部融资,融资工具中也以长期借款巨多,债务比重较高,根据该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9.78%。营运资金方面,较高的存货并没有引起公司的重视,反倒成为了他们财务造假的保护伞,虚高的利润背后是资金链随时断裂的风险。

农业上市公司独有的特点让其背负了较大的不确定风险,但这不应当成为其财务造假、徇私舞弊的理由。窃以为,农业公司应当更加重视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合理管控风险。

首先,公司内部需要合理安排股权,明细治理结构,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制衡公司管理层权利,分离董事会与经理层,而监管机构应当强调公司对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其次,从业务流程方面,农业公司更应当调整融资结构,合理分摊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比例,优化公司债务结构,合理调整存货规模,加强存货管理,完善存货监督制度;从外部环境来看,有关会计审计机构,监管部门也需要基于农业公司的行业他特殊性对存货等方面进行深度盘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獐子岛扇贝终于不用背锅了,内部控制岂能“一地鸡毛”?

最后,獐子岛断断续续上演了四五年的“扇贝跑了”闹剧终于以被顶格处罚告终,这敲响了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警钟,只有从监管层面和公司自身层面共同努力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才能遏制獐子岛类似事件的再次出现。(作者系知名经济学者、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发布于: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