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淘漉音乐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有一人,字云水,号沧溟,你眼前浮现的是不是一位胸藏文墨的江南才子,带着谦和的微笑翩翩而来。

当他带着对历史独到而幽默的讲解登上《百家讲坛》,当他吟诵着苏东坡诗词来到《中国诗词大会》,当他的一曲洞箫曲《鹧鸪飞》在《中华好诗词》中吹响,我们对他的想象与现实重合了。吸引我们的不仅是颜值,更是他儒雅的气质和丰厚的文化涵养。

他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沧溟先生——郦波。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欲为平易近人诗

下笔情深不自持

虽然经历过演播厅、舞台这样的“大风大浪”,但郦波仍然坚守三尺讲台这片宁静的港湾。低调沉静的他一走进课堂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那么,他的旁征博引、收放自如是如何“炼”成的呢?除了博览群书以外,这与他独特的思考习惯也不无关系。

-爱人说他:“你确实是着了魔”-

郦波老师有一个习惯,无论是上课还是对于要讲解的人物,无论是在《万家灯火》还是后来在《百家讲坛》,他都喜欢先花上很长的时间,一个人在秦淮河边慢慢地来回散步,藉以揣摩、体悟人物的内心与命运。尤其是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的这段时间,连爱人都说他好像确实是着了魔。

郦波老师自己也说:“我喜欢这种沉浸在人物命运里的对历史的找寻,以为只有这样,历史、文化,还有那些民族血脉里的传承,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才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存在。”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郦波老师漫步秦淮河边

-害怕卖报师傅认出自己-

同时,郦波老师自己非常喜欢安静的生活,在不上课的时间里,他喜欢看书、发呆、冥想,但在电视上讲了课,出了名,想要安静也难,这也正是郦波矛盾和可爱的地方。

有一次在学校后门口,买报纸的时候,报亭的师傅认出了郦波,就问道:“您是电视上那个讲课的人吧?”,没想到郦波居然回答说“可能是吧”。然后就直接拿了报纸,掉头逃掉了。令旁观者哭笑不得。

满眼浓华收不尽

固应叉手便诗成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某一期节目中,郦波将几首苏东坡词作中的佳句巧妙“嫁接”成了一首诗:“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才情博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赞叹。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郦波老师的课堂也从来都是座无虚席。他或讲述,或吟诵,或调侃,用多种形式将古典文学讲成了行云流水般的艺术。

他的课几乎没有人看手机,没有人打瞌睡,没有人窃窃私语。“儒雅,风趣,他的每节课都像是一首诗。”这是学生和“粉丝”们对他发自内心的赞美。

就是这样一位既有才情,又有诗情的郦波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他的新课堂——《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治学三境”;对诗词文化情有独钟的郦波也多次在演讲中阐述了“诗词三镜”,即与自己的和解,与他人的和解和与命运的和解。这就是诗词带给我们的力量,也是中国文化的力量。

比如武亦姝浅笑吟出那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时候,击中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呢?

再比如苏轼的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呢?

是诗词中唯美的灵魂。

它让我们自己跟自己和解,也让我们和这个世界和解。

就像《中国诗词大会》中身白茹云大姐说的那样,诗词并不能让她过的富足,但诗词是她的朋友,伴她走过绝望,走过无助,走过人生的起与落。这也就是白大姐虽身患淋巴癌多年,但精神仍然富足、活的仍然有滋有味的最大原因吧。

所以,就让我们跟随郦波老师脚步,读出诗歌背后的美,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与人生,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让我们的心随之律动,与之交融,让我们的人生随之升华,一起发现这人生路上的唯美瞬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