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26岁教授攻克世界难题冲上热搜!其父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齐鲁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26岁教授攻克世界难题冲上热搜!其父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近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则简短的消息

“硬核”二字刷屏评论区!

而在学校官网

这位特任教授——

陈杲的简介中

26岁的年纪格外令人瞩目↓↓↓

“陈杲特任教授年龄仅26岁。他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陈秀雄教授攻读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陈杲博士(左)与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

科技日报报道称,陈杲攻克的是一道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据介绍,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发表论文的《数学新进展》是国际数学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与《美国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目前,他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

网友:这是真的年轻有为

消息传出后,他的家乡——温州瑞安也第一时间在微信上转载推送,有网友说:这才是“全村的骄傲”!

早在2015年至2017年间,陈杲的成长故事就多次发表。而2020年6月,他在写信给母校时说道:

“回顾我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除了勤奋和机遇之外,和我远大的志向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关。”

这让26岁的年轻科学家陈杲也火了

记者联系上陈杲爸爸陈钱林,

说起儿子的成就陈爸爸很低调,

但对儿子的一步步成长,

当初如何培养一对子女,

陈爸爸分享了蛮多经验。

双胞胎姐弟都是名校博士

陈杲12岁获得全国数竞一等奖

今年年初,陈杲在已拿到海外名校教职后,作出了回国回母校任教的抉择,担任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薪酬同教授水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杲还有个双胞胎姐姐叫陈杳,南方科技大学首届学生,两人几乎一样优秀

其实,和双胞胎姐弟同样优秀的还有父亲,陈钱林。

陈爸爸倡导的“自立教育”家教理念: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儿子陈杲,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陈杳,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2006年,12岁的陈杲以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成绩免试进入瑞安中学,编入06(3)班,班主任是苏香妹老师。

这是一所百年名校。促成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瑞安中学星的校友孙义燧院士,被陈杲奉为偶像。

苏香妹老师说,她至今对陈杲第一次来学校时的情景印象深刻。

当时12岁的陈杲由爸爸领着来瑞安中学(高中),这个年纪,其他孩子刚刚进入初中。

上高中时的陈杲

陈爸爸告诉老师,陈杲已经通过自学,学完了高中三年数理化的课本

苏老师说,当时自己是有些疑惑的,她担心小小年纪的陈杲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高中课本知识点。

“我是教化学的,我就提了几个化学问题考考他。”她说,陈杲思路非常清晰地回答了问题,而且答案还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这很难得,他在班里年纪最小,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超强。”苏老师说,这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老师回忆,陈杲上学的时候,作息时间和班里其他同学是不一样的

因为考虑到年纪小,对睡眠需求更多些,他被许可不上早自习。

“体育对陈杲来讲是相对较弱的,毕竟年纪比同学小了三四岁,有些跟不上节奏。”苏老师说,也因为如此,陈杲的下午时间多数是不在课堂的,家里安排他做体育锻炼,或者是自主学习。

考试时,陈杲也是最早交卷的那几个学生之一,所以老师们会给他发放一些“加餐题”。

陈杲在瑞安中学学习了两年,然后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苏老师说,陈杲学习能力这么强,除了他自己用心,会钻研外,还因为有一双懂教育的父母。

陈杲就读中科大少年班时的照片

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学、学会时间管理?

如何引导孩子立志?

陈杲的爸爸陈钱林,原是瑞安当地一家学校的校长,现在是也担任某学校总校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陈钱林认为,假期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而掌握了这项技能,会让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只要家长有心,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引导孩子学会这项技能。

采访了爸爸陈钱林。以下是陈钱林归纳的教育陈杲和陈杳的一些心得——

让孩子自学胜过培训班

怎样让孩子培养自学习惯?

自学从探究、拓展学习开始。引导陈杳与陈杲探究,开始于幼儿期,要求稍低,更多带有游戏的色彩。

探究与游戏的区别在于,以学习引导游戏,在游戏中多一些学习目的,多一些假设、联想、归类与推理,多一些反思、感悟。两个孩子探究的“课题”,涉及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等。因为年幼,探究不可能取得“科学成果”,但不知不觉中,他们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也获得了发展。

两个孩子的拓展学习从上学后开始,围绕一个主题,或到书店找书、杂志,或上网浏览,或请教老师。每当教材中有感兴趣的内容,两个孩子总是以拓展学习的方式,进行系统了解。我引导孩子拓展学习。

例如,语文,重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我就引导孩子自由阅读、看报纸,不时听取孩子的“汇报”,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方面,我引导孩子做智力游戏、看数学家故事。科学方面,我引导孩子观看科普电视节目、浏览科普网站、看科普书籍。

拓展学习也做习题,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相应练习。两个孩子购买了一些习题集,结合老师的教学进度自由选择。书店里有一些试卷集,两个孩子选择一些难题做做,总体学习效果不错。两个孩子都有整理错题的习惯,把平时做错的题目或者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题目,抄在专用本子上,不时看看。

小学开始自学效果最好

怎么让孩子自觉学习?

陈杲6岁时上小学。期末,我与陈杲商量,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跳级

陈杲直接从六年制的第二册跳到五年制的第四册。刚开始时,陈杲成绩不好,过了半个学期,成绩上来了。跳级后,陈杲不断受到老师、亲友的称赞,学习兴趣很浓。第四册读完后,又跳了一年直接读第七册。同样,成绩再次赶了上来。

两次跳级,我给他教科书让他自学,他不懂时我们夫妻帮助解疑。英语(精品课)难自学,我请谢景如老师辅导了一段时间。等跟上同年级的功课后,我引导他将自学的习惯坚持了下来,抽空自学课外书。

每学期开始后,陈杲总是很快地将全册教材自学完毕。读初二时,陈杲已经将初三的数学、科学学完。就算很难自学的英语,他也总是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让陈杲增加了自信,也提升了学习能力。

陈杲初三时,已经把高一的课程学完了。上高中后,也是下午在家自学。高一时,学了高二的课程;高二时,就把高三的课程全部自学完了。

姐姐陈杳读初二后,自学逐步成为习惯。她基本上能分清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每个双休日,陈杳都自学下星期的内容,将下星期的一些配套题目先做好一些,成绩也开始拔尖。

寒假中,陈杳基本自学了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初二期末,陈杳已自学完初三的课程。陈杳参加中考模拟考,成绩名列前茅。

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陈杳读高一时周二、周四在家自学,读高二时隔周在家自学,都是一个人在家。因为有远大的志向在,总体自控能力较强,陈杳把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高二结束时,已自学完全部高中课程。

孩子俩成年后,评价我的家庭教育,我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很少过问我的课业,却让我拥有难能可贵的自学能力……”我儿子也说,“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确,引导孩子自学,是我家庭教育最冒险、也是最成功的经验

常有家长问我,老师教的时候,孩子都不肯学,你家孩子怎么能这么自觉?我坚信,这与我引导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有关。志向与自学,是我的家庭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我深信,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金钥匙——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会产生推力,如果具备了这两种力量,普通的孩子都有可能成大材。

陈杲(右)与同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引导孩子立志

家庭教育最可贵的是给孩子梦想

我家庭教育的最大经验是立志与自学。我家龙凤胎,正是从小树立的远大志向,激励着他们一点点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

如何帮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我倒真是下了点功夫的!

让孩子接触名人,是立志的好办法。从农村搬家到瑞安市区时,我特地在瑞安底蕴最深的虹桥路安家。我常带孩子到家门口“寻找名人的足迹”,如考察晚清大儒孙诒让的故居玉海楼,浙江省最早的医科学堂——利济堂,多次去湖滨公园看天文学家孙义燧院士的题词石刻。

我也常带孩子外出游学。如带5岁的女儿去威海,特地到了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刘公岛拍照,引导她科学报国;带9岁的女儿去北京孔庙看历代状元书法石刻。我曾带7岁的儿子到清华大学,想办法在校内食堂吃了饭。饭后漫步在小路,我说,“这脚下的每一块石子,都有名人走过。”儿子说,“是的,也包括今天我在走。”

看名人传记也是与名人对话的一种形式。孩子俩小时候看过并受影响的名人传记有《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等。书中关于牛顿、马可尼、弗莱明等科学家的事迹,很能励志。他们最喜欢《一路投奔奇迹》,这本关于爱因斯坦传记的书是孩子俩小时候最珍贵的宝贝。

我有句教育有关的话广为流传:“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圆梦。”的确,家庭教育贵在给孩子梦想,有梦想就会有奇迹,有梦想就会有引力,有梦想就会有精神力量。

怎么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制订作息表,严格执行 休息好最重要

有的孩子学习效率很高,而有的孩子则拖拖拉拉。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这里有个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学问。

时间管理好了,就能做到劳逸结合,既利身心健康,又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我孩子幼儿时,就有口头约定的作息时间。上学后,我引导他们制订作息时间表。我的家教思想是:

必须制订作息时间表,这是硬性要求。孩子当尝试到甜头后,自然很容易由他律变成自律。

至于作息时间表到底怎么样,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会参谋,但最终由孩子自己定。如果不好执行,随时都可以改。比如,孩子说早上6:00起床,8:00-9:00阅读,10:00-11:00锻炼身体……我都说行。过段时间,孩子说早上6:00起床太早,那就改嘛,直到孩子自己满意为止。

凡制订了作息时间表,就要严格执行。在我们家,学习时间玩游戏是犯错误,玩游戏时间在学习也是犯错误。

家庭教育,贵在“法治”。有家长喜欢时时、事事管着孩子,这是“人治”,看起来好像也能管住孩子,但靠大人讲一句孩子做一点,孩子容易形成被动的性格。而“法治”就不同。家长管着规则,规则管着孩子,孩子知晓规则,也容易主动遵守,容易形成自律的好习惯。如果家里没有规则,相当于国家没有法律。作息时间表,就是极其重要的时间管理的规则。

让孩子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有诸多好处:首先,容易执行,家长管起来力度可大些,起码孩子没理由反抗。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家庭教育,不是为了管住孩子,而是重在培育独立人格。

我儿子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大学期间,儿子基本上做到晚上10:00就寝,早上7:00前起床。后来儿子在中科大的成绩GPA排数学系最拔尖,与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关。

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原院长陈卿教授曾与我谈到,决定孩子能否成大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计划能力。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想,引导孩子制订并实施作息时间表,既能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而制订时间表的过程,本身又能培养计划能力。看来,作息时间表,不容忽视。

缺乏兴趣放弃了奥数

不要跟风 有选择放弃一些学习项目

2016年7月26日,环太平洋微分几何会议开幕式后,欧洲科学院院士主持,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报告一小时,接着一位22岁的小伙子也作一小时报告。

这小伙子,就是我儿子。一年来,儿子先后赴加州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名校讲学。当年9月20日,应邀在哈佛大学讲学。毕竟才二十出头,有如此学术成就是极不容易的。

儿子两岁多时,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如对书本的页码、自行车的车牌、门牌、电话号码等,总是奶声奶气地讲了一遍又一遍。

发现他对数学特别敏感,我就有意识地从数学兴趣方面培养。如开发了“筷子玩具”,将筷子锯成几段,用于摆数字、摆数学计算式子。这游戏一直做到八九岁,大大促进了数学思维发展。还有就是扑克算24点的游戏,持续了整个小学阶段

一方面是强化数学兴趣,一方面是排除干扰。我总觉得,如果什么都想学得拔尖,看似得到很多,实际上可能失去更要紧的东西。我就让儿子放弃一些学习项目,如艺术学习和普遍要求的书写训练等。

读中学时,儿子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初三时迷上奥数,儿子到书店找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奥数书自学,居然获得浙江一等奖,因此被瑞安中学提前录取。奥数自学,常常会碰到很大的拦路虎,而儿子因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越碰到困难越学得起劲。

但高一时儿子参加奥数比赛,与全国奖无缘;高二再次参加奥数,依然失利。我问原因,他说感觉学奥数没味道。这时,老师建议到深圳辅导班强化一年左右,争取得奥数大奖,这样可有条件保送北大、清华。我问儿子怎么办?他说学习也可以,但是总觉得没兴趣。既然缺兴趣,我就让他放弃,这样就有更多自由时间用于自学其他课程。高二后儿子参加高考,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

大学毕业,儿子申请博士。我希望他选统计学,也征求“人才魔术师”蔡笑晚先生的意见,蔡先生也认为统计学前景很好。当时蔡笑晚先生的大儿子蔡天文是宾州大学统计学教授,小女儿蔡天西是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教授,我想儿子读统计学,有可能请蔡家英才帮个忙。但儿子还是选择了更喜欢的微分几何专业。儿子每周会与我视频聊天一次,看得出,他对数学极其热爱。他说,“数学就是艺术,太美了”,研究数学正如他导师所说的有种“斗蟋蟀”般的乐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子能走进数学研究的世界最前沿领域,主要是兴趣使然。我想,如果我发现儿子幼儿时具有数学兴趣后而漠视,或者跟风让他参加杂七杂八的培训班;如果在他对奥数失去兴趣后,出于名校招生的功利而强制他坚持;如果大学、博士时动员、甚至强迫他选择经济学、统计学;也许会是家庭教育的重大失误。

记者后记:

陈爸爸的家庭教育心得,有的有共性,有普遍意义;也有的是专为这一对双胞胎儿女的秉赋用心设计规划的。有的能学,有的学不到,有的也可能没法学。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交流你的看法~

来源:都市快报记者 徐慧兴、中国青年报

编辑:7 7

发布于:山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