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明朝末期时,实际控制的区域,是只有350多万平方公里吗?

每日二十四史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 / 7 明朝疆域并不是在末期缩水到350万平方公里,而是在明朝前期,就已经缩水到这个数了。明朝的疆域分为直接统治和羁縻统治两种形式。直接统治好理解,就是中央派遣官吏进行治理,并对该地实施驻军,使其成为王朝的行政区之一。

2 / 7 而羁縻统治则是利用王朝的权威,对直接统治区外的东北、漠北以及青藏、西域等地的统治形式。中央委派当地的部落首领作为王朝的官吏,赐予印章等象征,并不派驻军队和官僚干涉地方事务,所以这些区域不是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

3 / 7 羁縻统治区的面积是和中原王朝的国力兴衰息息相关的,在中原王朝强大时,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周边但凡臣服于中原王朝的,都可以算作羁縻统治区。而随着中原王朝的衰落,周边少数民族就会纷纷自立,脱离中原王朝统治。

4 / 7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朝进行讨伐和驱逐,建立起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北达阴山,西至新疆哈密,西南临孟加拉湾的辽阔疆域,面积为900万平方公里左右。朱元璋驾崩时,明朝疆域已经达到了顶峰。然后,明朝疆域就不可避免地开始缩水。

5 / 7 1398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随即中原陷入动乱。由于朱棣造反前,绑架了镇守北方的宁王朱权,加上朱棣南下,因此北方边境出现了空虚,蒙古人趁机反扑。靖难成功后,作为对朱权麾下朵颜三卫的承诺,朱棣将蒙古高原东部的地区封给朵颜三卫,这就是兀良哈部。朱元璋时期,为了巩固对蒙古的战国,在长城以北数百里的地方,还修建了大量卫所,深入蒙古高原。朵颜三卫受封后,上书明朝,请求将兀良哈境内的开

6 / 7 于是,在明宣宗时期,明朝将开平卫内迁,这导致北方边境出现巨大缺口,不得已,东西方向的东胜卫、大宁卫等纷纷内迁,明朝放弃了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疆域南退到长城一线。东北方向,朱棣时期,设置了奴儿干都司,这是管理东北的最高机构,不过是羁縻性质的。太监亦失哈曾10次北上巡视,修建永宁寺碑宣誓主权。但是,1435年,明宣宗宣布撤销奴儿干都司,明朝东北疆域南退到辽宁的铁岭、开原一带。

7 / 7 西北方向,朱棣曾设置关西七卫,势力延伸到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宣宗时期,明朝放弃关西七卫,过境限制在嘉峪关。朱棣时期,曾派张辅平定交趾。而在1427年,明宣宗宣布放弃交趾,撤销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青藏防线,明朝在青藏地区实施法王制度,西藏地方势力定期向明朝朝贡,但是在朱棣以后,明朝对青藏地区的管理就鞭长莫及了。到1435年明宣宗驾崩,明朝的疆域基本就只剩下“两京一十三省”,面积350

相关推荐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