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老人患流感29天后去世”刷屏流感下的中年焦虑、中产焦虑你有吗?

二三里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一篇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作者记录了岳父在北京家里染上流感,从一开始满不在乎地当成“感冒”来治疗,到肺部感染进入ICU,最终不幸病故的全过程,从“感冒”到天人永隔只经过了29天。

12月27日,因在东北老家习惯了在有暖气的屋里脱掉上衣,老人在开窗通风时,坚持不穿上衣,吹了半小时冷风。

12月28日,开始感冒流涕。

12月29日,开始发烧,并开始就医、吃药、输液。

1月3日,拍X光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

1月4日,做CT,化验结果肺部大面积感染。对比36小时前的X光片,病毒扩散迅猛。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

1月5日,住院,吸氧配合治疗。

1月8日,住进ICU。

1月11日,拍片结果不好,医生决定插管。且依然没有查出老人被什么病菌感染。

1月12日,开始上人工肺进行治疗。

1月22日,再次做CT,医生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必要:肺部全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1月24日,老人离世。

作者在文中称,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家辗转换了好几个医院,但还是无力回天,作者在文中对用到的药物、医疗仪器等都有介绍,对一些大家可能会有的疑惑也进行了解释——

●感冒为什么需要吸氧?

1.感冒只是个撬锁贼,把人体免疫系统的大门打开。

2.肺炎紧跟着冲了进来,把肺部撕得面目全非。

3.肺功能被削弱。呼吸正常的空气,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

4.吸入纯氧,功能受损的肺才能给人体提供最低限度的氧气。

为什么重症感冒病人不能走路?

重症感冒病人若是到了需要吸氧的时候,肺部随时可能不能提供足够氧气,走路是非常危险的。

人工肺是什么?

人工肺,英文缩写为ECMO。顾名思义,就是将血液导出,由机器在体外代替肺的功能,将氧气交换到血液中,然后再输回人体。开始用于心脏手术,非典后我国也逐步开始用于支持危重呼吸病人的生命。

除了对求医细节进行详尽的描述,作者也多次反省了他们最初面对病情时的不重视。

老人本身的不重视:大冷天开窗、寒夜里不盖被子、患病后不戴口罩、顶着冷风步行往返。

家属们的不重视:没有阻止老人光膀子开窗;没有及时戴口罩,避免家人间的交叉感染;就医时没有及时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作者在文中援引医生的话称,病毒性肺炎致死率其实并不高,但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最终死因归于其他病症,病人和家属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话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

“流感发展成重症并非延误造成”

“不明病毒”是什么?流感何以致死?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和家庭,能够顺畅转诊的医疗服务系统是否可期?

2月12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冬活动强度高于近几年平均水平的流感疫情已经回落。但困惑仍未消除。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

问:流感何以致死?

冯子健:致死是流感的特点之一。一般来说,流感重症比例不高,公众对“流感致死”的感受并不强烈。但由于今年感染流感的患者人数众多,严重病例、死亡病例的绝对数值有所提高。

病死率是衡量流感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2009年流行的甲流,病死率是0.2%。,即10000人里可能有2个死亡病例,与其他疾病相比并不高。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病死率可达2%,即上升100倍。

总体来说,流感以轻型病例患者为主,大多数患者过几天就会自愈。只有极少数患者会非常严重,这其中还有一些患者死亡。是自愈、发展成重症还是死亡?这取决于病毒特点,也与患者自身的体质差异有关。

有一部分人感染流感后,机体免疫反应非常强,我们称之为“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的目标是清除病毒,但也可能导致患者自身的机体损伤,比如《流感》一文提到的“白肺”。

问:文中提到“白肺”,可能是感染了某种“不明病毒”?

冯子健:“白肺”并非病毒侵袭的直接结果,它是病毒入侵后,机体做出强烈甚至过度的免疫反应所造成的。我没有直接接触这个病例,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推断,文中患者出现“白肺”的阶段,病毒很可能已被清除,但免疫反应仍在增强,因此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不到病毒。

我推断,这个“不明病毒”很可能还是流感病毒。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病毒感染存在。在临床上,共感染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像文中发展到后期的患者,他的免疫力、白细胞持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细菌导致的机会性感染都可能发生,并且使用各种抗菌素都难以控制。这是机体抵抗力极低情况下的后果,在临床上并不是异常的、特殊的或者无法解释的。

问:有一种观点认为,患者发展成重症,可能是未能尽早做流感确诊导致,您是否同意?公众如何能挣脱“因疏忽发展成重症”的恐慌?

冯子健:首先,流感发展成重症并非延误造成的。患者的个体反应不同,有些患者的病症是自限性的,3到7天,症状就能缓解;另一些患者可能就会持续加重,像《流感》中作者的岳父,即便使用了“人工肺”这一最高级的医疗手段,也无法挽回。

目前,在重症发生之前,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能够及时识别这种重症倾向并采取临床干预。不是中国目前的能力做不到,而是疾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上月发布流感诊疗方案,上一版本2011年制定

至少这篇文章是一个重要提醒:绝不能轻视流感的危害,它可能是致命的,而这一点在公共知识体系中往往存在盲区。

在舆论场中,需要提醒公众重视流感防治,同时也需要公共卫生政策发力。

个别医院儿科一度处于瘫痪境地

今年1月初,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信息,今冬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年。呼吸道疾病的集中暴发,一度让个别医院的儿科处于瘫痪的境地。

上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而上一版本还是2011年的。

2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表示:目前,全国流感疫情已经回落,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方面,全国各省疫情都已经降到了较低水平。即使如此,我们仍不能够掉以轻心。

这次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暴发,照出不少中国医疗领域的短板,需要改善。首先,本已吃紧的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成了整个医疗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其次,是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第三,是全社会还是缺乏对于流感危害的充分重视。

流感疫苗在我国接种率仅为2%

以流感疫苗接种来说,根据我国每年疫苗供应总数3000万支推算,流感疫苗在我国的接种率仅为2%。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流感病毒种类较多,流感疫苗防预效果不如乙肝疫苗等那么好。但是,接种疫苗仍是防御流感的重要手段,这是很多医学人士一再的呼吁。在接种流感疫苗的科普宣传和政策鼓励上,还需要卫生、科普以及媒体的共同发力。

再比如,对流感的科普宣传还需要加强,诸如“感冒这么严重啊?”“感冒和流感是不是一回事”,这些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恰恰是公共卫生意识的短板。

不应恐慌,也要防止谣言炒作

在这波冬季流感的暴发期,公众不应该恐慌,也要防止谣言炒作、不实信息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更需要权威声音及时应对民间的焦虑和疑惑。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疫苗接种率,以及传播看似普通的勤洗手、戴口罩等公共卫生常识,都有助于抵御流感疫情、缓解医疗机构的诊疗压力。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不能够再轻视它了,从公民个体到职能部门都应有这个意识——这不是因为一篇刷屏文章而产生的杯弓蛇影心理,而是因为轻视流感,的确是中国公共健康意识的短板。

人民日报发评论:

“流感下的中年”,

让生命与生活都更坚强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两万多字的长文,几乎未加剪裁的白描,几句点到为止的感慨,却让人看到生命与生活的双重脆弱,不免唏嘘。

我们不一定熟悉文中的场景,但作者所经历的桩桩件件,或许随时都会迎面与我们相撞。从文章看来,作者有工作、有住房、有资产,供养一家老小虽不成问题,却也没阔绰到无惧劫难。当脾气执拗的岳父不小心患上“未知病毒”的感冒,求医问药、筹钱办事,让本来小康的一家人倍觉艰辛、倍感无力。可以说,文章作者,正是一个典型的“中等收入中年人”。

双重的“中间态”,使得“中等收入中年人”承受着相当的压力。一方面,老少一肩挑,担子自然重;另一方面,尽管离所谓的“财务自由”尚远,可好歹有一定资产,但面对高企的生活成本,遭遇变故时抗风险能力仍然有限。

由此看来,文章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弦,折射着时下弥漫的中年焦虑、中产焦虑。

应该看到,生老病死虽是随时在发生,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仍然只是一个个体遭遇。不过,如果把自己放入文章作者的处境,大多数人可能也难以想象,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解法,或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去窗口排队挂号也好,找熟人寻找床位也好,如何陪护、怎样救治,已经超出了很多人日常的经验,也超出了很多人所能掌控的范围。也正因如此,阅读此文才会产生一种集体性的不安与无力之感。

所谓“焦虑”,其实是一种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人到中年,毕竟有了一定的积累,即便有种种烦心事,但收入在不断增加,生活也在蒸蒸日上。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生活的常态没有被打破。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财富或者人脉,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而处身“双重中间态”者,更因为是几代人、一个家的枢纽,而有着更重的担子。这让很多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或许也是很多人抱怨生活太累的原因。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了对于未来的稳定预期;换句话说,就是焦虑感的消除。说到底,这还是需要用平衡且充分的发展来解决。目前看来,解题或许还任重而道远。比如,在文中我们看到医生的敬业与努力,却也看到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床位、药品,甚至花钱也难以保证。如何丰富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何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如何增强家庭和个人的抗风险能力,都是需要破题之处。治愈“流感焦虑”,仍须改革发力。

据《人民日报》、《生命时报》、中新社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