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二线豪华品牌纷纷跻身十万辆俱乐部时,英菲尼迪却离四年前就定下的目标渐行渐远。
根据新浪汽车大数据中心数据:5月,英菲尼迪销量为3044辆,环比增长3%。今年前5个月,英菲尼迪销量为14535辆。而早在2014年英菲尼迪实现国产时,曾定下2018年年销十万的目标。不过,按照目前的进展来看,即便实现目标的一半,都算是“超常发挥”了。
在国产化进程推进4年之后,英菲尼迪国产化车型仅仅只有两款,速度之慢令人咋舌,或许正是这种迟缓的节奏,令英菲尼迪在市场竞争中愈发处于弱势地位,逐步走向被“边缘化”的境地。
>销量不及目标一半经销商信心尽失
早在2006年,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超过了11年。在2014年时,英菲尼迪计划在2018年前销量能达到10万辆,其中国产车型销量占比要达到一半以上。但截止2017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累积仅为4.84万辆,不足目标的50%。
但反观其他二线豪华品牌,2017年,捷豹路虎在华的交付量达到146399辆,同比上升23%;沃尔沃在华销量为114410辆,增幅达到25.8%;林肯累计销售54124辆,比2016年上涨66%;讴歌品牌累计销售16348辆,与同期相比增长100.8%;这样的数据也让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凯迪拉克最大的零售市场。
而动荡的高层也为英菲尼迪的发展平添变数。自2016年1月27日,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博士递交辞呈后,高管频繁出走成为英菲尼迪的常态,随后又有英菲尼迪原销售总监何阔,及东风英菲尼迪原公关总监丁清芬相继离职。
管理团队大换血期间,英菲尼迪还被曝出多个地区接连出现经销商退网事件,事件因为众多车主无法享受正常保养维修服务,仅温州和义乌两地就有超过100位车主需要驱车到其他城市进行车辆维修保养。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汽车品牌信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最终公布结果的44个品牌中,有12个品牌的经销商信心不足,而英菲尼迪就位列其中。
旧的目标还未实现,前段时间,英菲尼迪又称宣称在未来5年要实现三倍销量增长,逼近15万辆。只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
>国产进程迟缓全新QX50“低价救市”
如何打开销量?英菲尼迪还是选择了低价换量的策略。
近十年未换代的QX50迎来了换代产品。近日,英菲尼迪全新QX50上市,建议零售价33.98万元-48.98万元,价格比业内预期偏低。
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陆逸表示,全新QX50做到了同配置下价格最优,同价格下配置最优,同级产品中价值感应该是最高的。“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英菲尼迪的诚意、QX50产品的性价比。”陆逸认为,目前豪华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主要的是,价格战相较过去一到两年是趋于放缓的。陆逸认为,未来各个厂家将通过增加配置、提升客户满意度来降低打折的幅度,而英菲尼迪未来的战略发力点也是在这个方向上。
而低价与高销量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据悉,目前早北京地区的英菲尼迪4S店内,除去新上市的QX50外,其余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其中旗舰SUV车型QX80去掉关税下调的部分,在终端依旧给出了超过10万的优惠幅度。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与此同时,QX50所面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的。目前,既有刚换代奥迪Q5L(配置|询价)、也有国产宝马X3,这两款强势的产品将在7月上市。另外,也有同属豪华车第二阵营的沃尔沃XC60(配置|询价)、雷克萨斯RX(配置|询价)等,而长达十年时间没有换代的QX50,在升级换代之后,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吗?
英菲尼迪仍需要更多走量的车型。据悉,东风英菲尼迪将以QX50为原点,在未来5年导入5款国产新车。五款新车规划中,还涉及了两款电动/e-POWER混动车型。到2021年,英菲尼迪将实现全面电动化。这就表明,除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英菲尼迪也将汽车的电动化列入了今后的战略部署中。
已经掉队的英菲尼迪还能迎头赶上吗?这确实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