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为什么应该对马拉松替跑说“NO”

FUN RUN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第一:马拉松主办方怎么检测作弊的?

为什么应该对马拉松替跑说“NO”

1、大型马拉松赛事几乎都会在沿途设置好几个感应地垫,用来记录选手的分段成绩。万一选手成绩有问题,地垫的感应记录就是唯一的参考数据。在这么多人(超过两万人)的赛事中,某个地垫没感应到你的晶片是稀松平常,但如果连续两次或三次都没感应到,那可就大大可疑。

2、抓作弊方法还有就是选手的分段成绩,跑过全程马拉松的人都知道,你不可能前 10K跑了70分钟,最后10K跑了40分钟,除非你非常非常故意,所以只要写几个简单的检查公式,就可以很容易过滤出那些成绩有问题的选手。

3、最后就是找赛事照片,以及该名选手的过去成绩,来验证其作弊的可能性有多高。

第二:为什么要严格禁止马拉松代跑呢?

为什么应该对马拉松替跑说“NO”

不少跑者不以为意,以为只要我不上晶片不上领奖台,代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钱都缴了,补给总该有我的份,不跑白不跑。所以网路上还是常常可以看到公开转让的留言。

其实代跑最大的风险,在于意外发生时,主办单位可能只能根据你事先登记的资料(例如血型和紧急连络人)进行处置,如果当时跑者昏迷不醒,导致连络上有了差错,造成医疗延误甚至失误,那可是极有可能致命的!

在12月10日举办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上,发生2名跑者在终点线附近猝死事件,其中一名猝死的跑友系替跑者。这让后续的保险赔偿问题也变得格外复杂。

第三:端正比赛风气,就从你我做起

为什么应该对马拉松替跑说“NO”

按照中国田协此前施行的《关于加强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赛风赛纪的管理规定》,对于比赛中出现的冒名顶替参赛、私自转让伪造号码布参赛等替跑、蹭跑行为,组委会将对违规者处以两年禁止参加该赛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田协还可能将禁赛范围扩大到所有中国田协注册赛事。而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再犯者,中国田协将对其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此次,中国田径协会17日发布《关于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一经发现私自转让或接受转让参赛名额的现象,将对违规者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

日本对代跑这种行为又怎么看待呢?曾经2013年有一则新闻,是公务员转让号码跑给别人跑,结果转让者受到最严厉的行政训诫处分,而原本即将担任公务员的代跑者,被认为行为不检,公务员就任资格被保留。

禁绝替跑,便意味着名额不能转让。有人认为,这是对赛事资源的浪费。但小编以为,在合理合法、科学有序的转让规则颁布前,迫不得已不能参加的情况下,名额空了就让它就空着吧。否则,为所谓方便而洞开的替跑之门,只会成为规则失守和诚信破裂的豁口。号码簿和跑者同时在路上,灵魂和脚步才能一起奔跑。

为什么应该对马拉松替跑说“NO”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