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央视版《水浒传》已经播出了二十年,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经典。在我们为现今电视剧思索叹息的同时,也为当年的拍摄而赞叹。

这部艺术经典的诞生,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摄制组如何解决拍摄的困难?传唱二十年的《好汉歌》是如何诞生的?造型、服装、武打、道具,经典画面呈现的背后又经历了哪些故事?我们采访了《水浒传》总制片主任张纪中,听他为我们讲述从未曝光过的幕后故事。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回顾《水浒传》,不忘初心

Q:张导您好,先跟我们说说您最近在忙什么?

张纪中导演:其实我从前年离开纪中文化公司之后,就开始进行潜心的再度创作,一直在搞剧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剧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前的剧本花费的时间也是特别多。现在我在做两个电影剧本和两个电视剧剧本,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像主题小镇这些方面的设计,所以还是非常地忙。

Q:回顾《水浒传》20年,您的心情如何?

张纪中导演:今年2018年,是《水浒传》播出二十年整。《水浒传》1998年1月2号开始播出,春节期间还在播。当时,“大河向东流”唱遍祖国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那个时代的创作制作的工作精神,我觉得是最值得留恋的。

二十年过去了,我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不论过多少年,我们只要从事这个行业就应该抱着兢兢业业的态度,一丝不苟。

《水浒传》已经播出二十年了,从我们开始进入《水浒传》的创作算起,已经将近二十四年了。1994年进入创作,到完成播出用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那个时代,一个四十多集的戏,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可见在制作上大家下了多大的功夫。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千辛万苦得到拍摄任务

Q:在央视版《水浒传》的拍摄过程中,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张纪中导演:我是央视版《水浒传》的总制片主任,所以《水浒传》的诞生过程中,没有一件事是与我无关的。

Q:您能给我们讲一下《水浒传》这个项目的缘起吗?

张纪中导演:首先我们千辛万苦地得到了这个拍摄任务。

Q:千辛万苦地得到了拍摄任务?

张纪中导演:在这之前,我和张绍林在山西电视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个时候我们连年得奖,像飞天奖啊,五个一工程奖这些大奖,有时候一年甚至得两个到三个奖。

因为有这样的成绩,我们到中央电视台请战拍《三国演义》。央视最终也还是选择我们拍摄《三国演义》的 “南征北战”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担任制片主任。《三国演义》这个戏是五支队伍独立作战,拍摄得也非常艰难,像七擒孟获啊,秋风五丈原啊,这些戏的艰辛程度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应该说,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南征北战这部分完成的还不错。

因此,有了中央电视台再拍摄《水浒传》这样的决定。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争取《水浒传》

张纪中导演:但这个事情有个反复。开始,台里的领导希望我们这个团队继续来打造,可是没想到中途又有了变化,领导似乎又改变主意了。

我们那时候正年富力强,我当时43岁,张绍林45岁,我和张绍林俩人一起去找广电部的部长、副部长和台长。向领导表达了我们拍摄《水浒传》的愿望,阐述了我们拍摄《水浒传》的想法,领导最终接受了我们的意见,转而让我们来承担这个任务。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刘欢偶然演绎《好汉歌》

Q:《好汉歌》最初不是选刘欢来唱,请问那位唱得过猛的歌手当时也是一线的大咖吗?

张纪中导演:我们做《好汉歌》的时候很有趣,水浒传主题曲请了一位当时还比较红的名歌手来唱,尤其他唱地方民歌还不错,很有一种匪气的感觉。所以我想请他来唱,但是唱完了之后,听上去简直太痞气了。

后来正好刘欢来录另外一首歌,我们就说请刘欢试试吧,试试怎么样。结果刘欢一张嘴唱,真是震惊我们这些人,我和赵季平老师都非常赞赏地说:“哎呀,还是刘欢吧!”

刘欢唱出了奔放大气豪迈的精神,而不是简单的匪气。从歌曲后来的效果来说,也可以看得到,刘欢是如何出色地演绎了这首歌。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好的影视音乐是包裹剧情的

张纪中导演:《水浒传》的音乐当然可以说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一件事情。

首先我们请到了音乐大师赵季平先生来进行创作。水浒传的音乐应该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带有山东的味道。在中国对中国音乐非常有研究的,应该非赵季平莫属。他当时做的“黄土地”的音乐,带有非常强的地域特色,而且与影视结合得非常好。好的影视音乐应当是这样:音乐包裹了整个剧情,音乐会让人沉浸在剧作里,而不是沉浸在音乐里。观众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突出气质,不是感受到音乐怎么样,但是音乐一直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我确实是有很强烈的愿望,希望赵季平老师能够参加,所以我就到西安去联系赵季平老师,我们也从此建立了一生朋友。

当时配音也与现在不同,我们拿着片子到西安去,是一秒一秒地过,一秒一秒地对戏,研究每一段戏应该怎么配音。

从起始到结束,一共多少秒,都按照秒表来计算,而且感觉在哪些地方应该有一首歌做背景烘托,或者是说,这个地方应该有首歌我们回去也可以再把它再丰富。那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讨论音乐创作。

我非常重视音乐对于作品的作用,不像后来很多的电视剧,用了很多罐头音乐,《水浒传》音乐完全都是实录的,就这一首歌,做了差不多有三个多小时长度的音乐。后来的作品也可以看到,音乐对于剧的烘托非常重要。

而《水浒传》当中的插曲,也同样每首都非常恰到好处。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精益求精写出“大河向东流”

张纪中导演:特别要提到的是“大河向东流”的歌词。《好汉歌》作词的老师是易茗老师,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一位作词家。他做的那些歌,像《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啊,《便衣警察》的这些歌曲,非常好,也是唱响全国的。

在《好汉歌》创作过程中,我们对歌词反复进行了推敲和讨论。我记得很清楚,开始的歌词是“哥哥说声走,山上有朋友”等等。我就感觉气势不够磅礴,不够大气,虽然是农民起义,但是确实有这种大江东去,大河奔流的这种气势。

在都已经快录音的时候,易茗老师在旁边突然地说:“哎,我想出来了!”,写下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这两句真是荡气回肠的两句,一下子就把我们所有人都振奋了。

后来出现了“风风火火闯九州”这些非常令人振奋的歌词。但是同时,我们也考虑这首歌与后半部梁山好汉招安的部分不合适,跟剧情不太吻合。后半部分需要更大气势的烘托。当时赵老师就提议说:“我们是不是再做一首能够更加烘托这部剧的这种气势的歌曲?”后来我们就考虑做一首大合唱托底,有一位女高音在前面唱的歌,叫《天时地利与人和》。

歌词同样写得非常大气“漭漭乾坤,方圆几何”,这首歌由彭丽媛老师为我们演唱,气势非常庞大、非常磅礴。《水浒传》的后半部,都是用这首歌做主题曲。现在听来也是非常荡气回肠。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理想主义者付出生命力的作品

Q:当年央视版《水浒传》播出,有创下哪些至今都保持的纪录吗?

张纪中导演:网上有这种收视率百分之七十几的数据。我相信那个时候,应该做到了万人空巷,大街小巷都在讨论,很多人都等着播出。关于《水浒传》的观众,当时还发生了很有趣的一件事。正是《水浒传》在播出的阶段,我到浙江去看外景,有一点点超车,超过的还是警车,警车在后边就叫我停下,停下以后他看见我以后,认出来是《水浒传》的人员。然后就跟我聊说,他们全家,全队的人都在看《水浒传》。结果就很客气地让我放心,嘱咐说小心交通安全,就是这样很有趣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到,《水浒传》那个时候真的做到了家喻户晓。

而像你说创造哪些纪录,比如说像《好汉歌》这样的歌曲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衰,你经常还会听到,而且歌曲给人的感染力,我觉得都是一个纪录。当然我觉得创下收视率只是一个说法,一个说明,其实在拍摄的手段上,我们也是做到了当时的纪录。

从拍摄的手段上做了当时最好的视频质量。当时数字摄像机刚刚出来,我们是首先用数字相机进行拍摄的队伍,这是当时质量的一个保证。

另外就是得奖情况,《水浒传》普遍得奖——就是得到了很多奖项。

整个《水浒传》仅仅参加的主要的演员就有几百人,光工作人员大概有500多人,参与的演员有上千人,要是加上群众演员就不止了!所有参与工作的工作人员都是付出生命来参与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水浒传》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了生命印记。现在如果我们凑到一起,大家想起那时候,都感觉非常亲切,会陷入那种生命烙印式的那种回忆中。不管是演员,还是一个普通场工,都为《水浒传》付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严重车祸,拆线就回剧组

人生难得几回搏!

Q:为什么说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呢?

张纪中导演:剧本创作后期,我们就开始看外景,看了很多地方,修建了梁山。我们去了广西合浦,当地的青海湖的水库非常像水泊梁山,当地的政府也很积极,我们就把聚义厅复制在那里一个,在那里拍了大量的外景。包括上山下山,水浒后寨——大家生活的地方。

还有无锡,当时我们坐汽艇在无锡的周边看,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在的水浒城的位置。当时我带着美术师一步步地丈量,最终划出了无锡水浒城。

我们还去了湖北蒲圻,1995年3月8日,这个日子我不能忘记。那天我出了有生以来最大的车祸。当时还没有高速,我们乘坐了一个右舵的香港的车,因为我身材比较壮,就坐在了车的前面。当时车开的比较快,没想到对面突然来了一个装石头的拖拉机,我们车的司机掰了一把轮躲出去了,我就被送上去了,与石子车狠狠相撞!

我当时惨不忍睹,脸撞破了,鲜血横流,满脸都是血。实际上最严重的是我的腿,胯,髋臼。车门已经撞得不成样子,我们同行的人把车门弄开,把我从车里拖出来——剧痛无比。

我被拉回武汉后,在医院的骨科住了两周,检查了两遍才发现问题所在:情况非常严重,髋臼骨折,股骨头有碎片。原本想的以治疗脱臼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结果根本解决不了。

当时的受伤情况武汉的医疗水平无法治疗,两周之后,我的腰部以下被全部裹满石膏,如同一个硬壳一样被抬上飞机,为了能够安放我这个人特殊病人,飞机还拆了几个座。

当时网络消息不像今天这样传播这么快,1995年网络还没有这么强大,只有报纸登了一小块说我们遭受了车祸,有多严重没有说。但我的胯骨,髋臼,整个碎了三块,股骨头也碎了一块。

回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查和制定手术方案又花了两个星期时间。终于在受伤一个月之后,由积水潭医院的大骨科医生给我做了手术,手术进行了七个小时,在我的腿上划了一尺六的刀口:把肉层层一直剥开到髋臼,把股骨拉出来,把里面的碎片清除掉,再把骨头放回去,一层层地缝好。最后用一块钢板固定住了我的髋臼。

到今年算来已经23年,23年过去了,这块钢板依旧。这场车祸以至于我的整个这条腿外侧是麻木的,而且脚非常疼痛。

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七天之后拆线。

而且我出了车祸之后,自己也在思索,我是否就此放弃工作?还是我付出这么大代价还要继续完成工作?

拆线之后,我被批准出病房养病,直接就回到了剧组,家都没回。当时心中有一个信念:人生难得几回搏!

人生难有几回博,这真的是拼搏的时候,即使我现在不能走,但是可以躺在床上,来指挥这些工作。剧组在南三环的海军招待所,我就在那里,在床上指挥作战。当时没有那种可以摇起来的床,我们剧组的木工就为我做了一个可以撑起来的床,那个床支起一块板子,让我半靠在床上。我的身体底下整个糊满了石膏,在床上指挥作战。

我当时是《水浒传》的总制片主任,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要过目,所有的图纸都要看过,确定它在那加工,要多少钱等等很多复杂的事务。

大家都围在我的床边开会,为此还有一个插曲,有人去举报说张纪中太霸道了,开会他躺着,别人站着。后来真的有人来调查,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霸道的人。他说来了以后他们才发现确实是,我们是在用生命在完成事情。

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三个多月,才拄着双拐开始下地。当我第一次能直立着站起来的时候,只站立了20秒钟,腿部充血剧痛!很快站立时间就一次比一次长,开始20秒钟,后来是几分钟,然后是十分钟,后来就可以拄着双拐行动。

所以在我康复的那段时间是拄着双拐,到各个部门去检查工作。

副导演他们经常跟我开玩笑说,只要听到楼道里拐杖的声音,他们会认真地在看剧本。因为当时我对副导演的要求是,要熟读剧本。

我们是11月开拍的,在这过程中,我拄着双拐到处跑,包括去请袁和平先生。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三下江南请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

Q:请袁和平担当武术指导,当时他为什么要拒绝两次?理由是什么?

张纪中导演:袁和平先生在这之前是没有拍过电视剧的,他一直都在拍电影。

我第一次到香港去,不是专程找袁先生,是找另外的人想起要去找袁先生,但是没有能找到。第二次,我知道他在杭州拍戏,就赶到杭州,请他来出山,但他没有答应。我说你不用着急答应,仔细思考思考,我再来。我拄着双拐走了,隔了一阵子以后又去找他,他还在杭州拍戏。我记得到了杭州是上午,袁和平正在睡觉。夏天特别热,我拄着双拐,到了宾馆门口,我当时问了一下,得知袁和平昨天夜戏,还没起床,我说行,搬个椅子坐在了门口。中午12点送饭的来了,门一开,袁先生看见我了。

“你看我这样了都来看你,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今有张纪中三下江南。我希望请你来出山,你就答应我这个请求呗”

袁先生当时真的是哈哈大笑,说张先生我看你拄着拐来这么两次,我答应了!

我们两个人激动得击掌为号!

后来的15个月,袁家班一直参与整个拍摄。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刚才说起纪录,这件事上创造的纪录就是我们43集的戏,后来剪成43集,当时是40集的剧本。40集的剧本我们居然拍了15五个月,而且在后边阶段中一开始两个组,后来变成了四组拍摄。

为什么拍得这么慢?其实当时我们真的是按照电影的要求,在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实现。在我印象里,在水浒城拍摄的时候,每个组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是A组就是B组,然后就是C组就是D组,4个组轮番作战。那时候演员也非常辛苦,但是好在《水浒传》的演员众多,还可以分得出来。水浒城也是当时的一个壮举,当时我们为了拍这样的戏建了那么大一个城。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我觉得最辛苦的是食堂的人,食堂一天要开九顿饭,他们都是不分昼夜地倒班来做饭,来供这些剧组在家的人吃饭。

袁先生他确实没有拍过电视剧,他不想去拍电视剧,电视剧时间非常长,然后又跟电影不同。

我也跟袁先生谈《水浒传》的武打风格。《水浒传》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它在中国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希望他来拍,之所以请袁先生是觉得他作为武术指导,武打的风格非常符合《水浒传》的风格。我们不是拍那种武侠片飞来飞去,就像徐克拍的那些戏一样的那种风格,而是很实在的一种风格。不管是林冲的枪、鲁智深的禅杖、武松的棍、李逵的板斧等等,都是很实的,包括燕青的拳。你可以看到就是整个《水浒传》的武打风格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不是像有一些戏,失去了对人物的观照。我从当时的经历中学习到袁和平先生的造诣就是怎么样通过动作塑造人物的个性。

这是袁和平,你可以看到他斗杀西门庆的动作设计,包括林冲,他用很多动作来刻画人物的个性。我觉得这是袁和平后来在电影当中也可以看到的他武打的风格,像《卧虎藏龙》这些戏。我觉得袁和平其实是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位启蒙老师。过去我们虽然拍了《三国演义》,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动作表现得并不充分。真正到了水浒传才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们从香港请来有着这样传统的导演,尤其是袁先生这样的导演身上,可以学到他的创作力。而且当时对于这些武打器材的使用,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我像一个学生一样的来学习怎么样拍动作戏。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袁家班对武打戏起到了黄埔军校的作用

张纪中导演:袁和平的加入奠定了整个戏的武打基础。

袁先生设计的武打,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个性。这种强烈个性呢又不是不实用,又不是像过去那种武侠片的那种套路。像燕青的拳,包括大的战争场,像攻打方腊的戏,这些戏都是袁家班非常优秀的拳师来指导设计的。

所以整个的《水浒传》的武打风格,还是袁家班奠定了基础。同时呢,我觉得在后期,赵箭他们的进入,事实上是为后来的中国大陆培养了一大批人。他们在这个戏中实打实地去实践,作用非常大。参加过水浒传的所有的武师们,动作指导,包括后来的赵箭他们,是到今天都活跃在动作武打戏里的中坚力量。所以《水浒传》确实意义非凡,对于后来我们整个电视剧的动作片的发展,起到了黄埔军校的作用。

Q:现在的制作环境不太一样了,人们不太会用这么长时间去磨一部剧,环境对您有影响吗?

张纪中导演:随着时代变化,制作方式在变化,但是从制作的精神角度,我觉得不应该改变。

当时我们确实缺少经验,应该说是我们才开始来做,也确实没有一些个辅助的功能,比如说像电脑,那个时代所有拍的戏,我们1000人就是1000人,2000人就2000人。

为什么拍的慢?比如说像《三国演义》,我们拍的其中一场戏是诸葛亮出殡,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那场戏有3000个群众演员。这3000个群众演员中包括一个抬棺的部队,这个抬棺的部队,一共有64个人抬着一口棺材, 光抬棺材的这些人的训练,就用了四五天,我天天在那看他们的训练。让他们怎么走的齐,用什么方法?用什么东西?是用一种梆子敲的那种声音,大家都听得见的声音,才能保证走整齐。

可想而知,光群众演员入场,就大概经历了六个小时。当时拍摄的难度其实在这些方面,这千军万马,真的就是千军万马。《水浒传》也是这样,梁山好汉加上粱山的兵,加上官兵,加上其他人员,每天人数非常之多,道具的损坏量也是相当之大。这些确实是创造了时间纪录。

但是对于我来讲,其实后面2008年拍《西游记》,也是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至于我2010年拍摄《英雄时代》,这个戏大概用了将近4年时间。我们拍摄的过程后来渐渐地缩短,不会用那么长的时间来做,但是在我们的质量上,我觉得时间确实是很大的保证。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没有电脑动画,成全了朴实的风格

张纪中导演:因为当时有了《阿甘正传》,我们曾经看到《阿甘正传》影片开始,那片神奇的羽毛飘啊飘飘飘到地上,那个镜头。看到了这样的效果,我就去考察了当时的电脑动画,当时电脑动画在香港有两家公司。

我考察了一下,发现电脑动画太贵了,根本做不起。那时电脑动画的制作是按秒来计算。计算机的速度也达不到那么快,计算机渲染的速度,软件的速度,跟现在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但是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电脑动画,虽然在《水浒传》里没有能够使用电脑动画。但现在看,也是一件很幸运事。如果说我们那时候用了大量电脑动画,就不会有后来呈现的朴实风格。

因为从色彩上讲,《水浒传》只有黑白灰这样的颜色,在这种的狭窄的色彩当中实现变化,非常难。因此戴敦邦先生做的造型图真是给人非常直观视觉的表达,给我们创作很直观的视觉提示。在没有电脑动画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戏里没有那种夸张的飞,应该说是一种幸运:保持了这部戏的质朴风格。至多跳起来,要用器材拉一下,也好像是借助一种力量做出的动作,而不是说一下飞得老高,飘在空中。像包括像燕青打擂,延庆打擂这样一些动作戏,包括像燕青和李逵他们逃跑的时候上房上墙,也都是在物理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借助某一点踩踏上去翻墙走人,而不是像现在的武侠片蹭地就上去了。

当时抠像也没有,没有这种技术,所以也不可能做到这些,都是老老实实进行拍摄。但其实今天,这些技术来帮助我们实现的时候,要更谨慎小心。高清的技术出现,会让人们看得更清楚,做的差一点都会让人看得很明白。尤其现在观众的审美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时代变了,理想主义的精神没有变

张纪中导演:其实现在更应该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来进行拍摄。我觉得,拍戏的关键是要怎么样调动所有人对于这个剧的热爱。

我一直在想,时代变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变,很多人都还是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其实每拍一部戏,大家都应该有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另外你让我来讲说《水浒传》有些保持哪些纪录?我觉得保持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纪录,就是所有的人都带理想主义的色彩,能够坚持参加15个月。比如说,董超薛霸这两个演员,董超的演员刑国忠已经去世了。 那这两个演员其实是两个解差,很短的戏,但是一共跟了剧组八个月的时间,因为需要出现在不同的地点。如果按现在的话,大概一天应该就把它搞定。像按照现在的话,可能一天就把它搞定了,甚至于说蓝背景前面就把它搞定了。当时的态度,让人可以看到真情实感,好像他们真的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把林冲送到沧州。我觉得真是经历了八个月,要说起来的话,演员拿那点钱,包括主演所拿的钱现在都不如人家一个小时,几分钟的钱。

但我觉得一个剧组的精神非常重要,就是怎么能够把大家的对于作品的精神能够团结在一起,能够鼓舞大家在一起,随时都能够保持一种非常旺盛的创造力,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今天也不能失去的。

你今天也可以看到很多剧组历经艰辛,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水浒传》中的每一个人真的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每一个人都那么清晰,不管男女,他们都付出了生命的投入。

像这些主演也好,包括其他演员也好,他们都是在拼命努力地去做这个戏。你比如像梁山水军的弟兄们,他们提前大概两个月都进入剧组,跑步、锻炼,我们为此还买了一套健身器材,提供给大家伙练身体,同时给大家提供一些鸡蛋,虽然很少量,每人一天六个,我们当时还请了一位健美冠军,说起来很有趣,大家伙经过两个多月的锻炼,后来饰演阮小五的演员张衡平,来作为训练的教练,健美的教练。

结果每一个人都练就了一身好的肌肉,在后边的拍摄当中脱了衣服,个个都是威风凛凛的梁山好汉,花费了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包括像王思懿,她是台湾的演员,口音就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怎么样让她能够进入到角色当中?她也是提前了一个多月到剧组。我们是专门为她找了一位导演,来为这武松、武大、王婆等等这一组人来做小品。而且我觉得当时王思懿下的功夫也非常大,要跟李明启老师学习台词,台湾人发音很咬舌,所以要力扳发音。虽然她不是同期录音,但是她的口型,她的嘴型要一样。而且当时让她到厨房去和面,每天做针线活。我觉得这些虽然很多不是在电影、电视当中能够表现表达出来的,但是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一个演员在塑造角色,然后她才能游刃有余。在当时所有的人一门心思要把这部戏拍好,这是我感到特别骄傲的一个地方。《水浒传》的所有参与者,我都觉得是值得赞颂的。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所谓的新时代,我还是希望大家抱着兢兢业业的态度。我下一步还要拍金庸剧,我希望我在拍这部剧的时候,找到志同道合的演员。而不是说给我40天。我必须要在这40天完成。我觉得在世界上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演员,也正是必须志同道合,才能够塑造出一个丰满的有力量的角色。否则的话就是我们大家为演员服务,为他所挣的钱来服务,那整个的剧组就丧失了这样一种精神。大家都会说得过且过,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到今天,我们怎么去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作品?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对艺术不够专注,不能姑息

Q:演员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如今学习。

张纪中导演:剧组这么多演员,在这么长时间里边么保持这么旺盛的创作状态,我觉得跟剧组的风气完全分不开。剧组长期在外,像打麻将这种风气我严令禁止。因为打麻将带来什么结果呢?演员睡眠不足,第二天在现场根本记不住戏;而且还会产生很多矛盾,在打牌这个过程当中,输啊赢啊的,会造成两人之间的这种矛盾。

所以我们发现存在这种现象,我觉得是要杜绝的。要对剧组负责,对戏负责。我们主要是提倡剧组的风气,尤其是像我对待这个剧组。要锻炼一支这样的一支队伍,风气是很重要的。一个是设立剧组规则,还有就是要监督检查,要不断的去跟大家传输这样的观念。

那个时候剧组的这个作风是很严格的。当时中间有的演员不能按期来。有一个演员,确实耽误了剧组的行程。因为一个演员不来,会牵扯到很大一批人。比如说这个场面需要这个演员出现,而且有很多的人要陪伴他出现,因为梁山一出来就是好多个好汉在一起。所以有一个人去耽误这个这个事情,就会很大地耽误整个拍摄的进程,本来拍摄速度就非常慢。对待这个演员我们曾经真的是下决心甚至要换掉,那最终,他做了书面检查。

但是这些我觉得都是为剧组树立正气,是必要做到的。这也是我的经验,尤其是对待艺术不够专注,不能够姑息。你怎么能姑息?所有的人,服化道烟火照明美术动作,所有人都在为这个戏在服务,如果有人采取这样的一种不尊重的态度,非常不应该。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需要相互的尊重,所有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不会露脸,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汗水都会在演员的身上得到体现。

我们经常在剧组开会讲到这些,树立一个剧组的正风,是非常重要的。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实地考察的灵气,给我们很多灵感

Q:您能讲一讲剧本的创作吗?

张纪中导演:那是接到拍摄《水浒传》通知的第二天,我立即出发到西安,寻找了编剧,一周以后就组织开了第一次编剧会议。实际上我们当时一共寻找了五名编剧,这其中就包括西安的编剧杨争光和内蒙古的编剧冉平。

这一趟到西安还请了美术,找了美术师钱运选老师,钱运选老师当时做了《双旗镇刀客》《炮打双灯》这样的电影,获得了两次金鸡奖最佳美术奖。他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得很真实,很有历史感。灯光师定了姚卓玺:这都是去西安一次性定下来的人物。他后来跟着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寻找影视基地。

选了编剧之后,我马上开始与编剧进行剧本讨论,同时我们还请了当时的李希凡,冯其庸,孟繁树这样的学者,以及评书大师田连元来担任我们的顾问。而田连元后来也成为了与我们工作时间最长的顾问,因为田老师对于水浒传的故事非常熟悉。

我首先率领这一行编剧奔赴山东,实地考察了水浒传里发生故事的地点:比如宋江运城、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打虎的景阳冈、东平府、水泊梁山、石竭村……至今还叫水浒传当中这些名字的地方,我们毫无遗漏地走了一遍。

这些地方都已经不是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与小说相去甚远,但是大家都仿佛从中实地考察中获得了一些灵气。

像景阳冈,在小说中森林茂密,在宋代或许有老虎出没,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小土包。时过境迁,但是在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追忆历史或者感受历史过程。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创作不将就,编剧被关北戴河潜心创作

张纪中导演:实地考察后,编剧团队写完了剧本一稿。

这时候,有三名作者离开了团队,因为感觉他们写的不够精彩。

我当时也经常跟这些作者在一起聊,比如说林冲的死,高俅被捉上山,这样的情节创作等。

杨争光和冉平这两个作者在北京,生活还是比较纷乱,朋友比较多。于是在11月份我就找了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北戴河。我把两人送到了北戴河,北戴河一个人都没有,不管是宾馆还是大街,都没有人,这样,就像把他们关在那里,让两人心无旁骛地创作。这期间我每周去一次,与他们进行交流。他们在那里差不多关了两个月,剧本最后的冲刺,差不多都是在这两个月完成。

从94年4月份接受这个任务,一直到95年年初,完成了剧本。

剧本创作,从讨论到写第一稿,到否定第一稿,到编剧部队的整合,到最终选择这两个人来完成,而两位编剧也不负众望,最终形成了《水浒传》剧本。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导演组任务艰巨,亲自上阵做统筹

张纪中导演:说起导演组,张绍林是跟我合作了十年,在这个之前每天在一起,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多。其实我们两个人之间几乎就是经常争论,外人看来说我们经常吵架。但这些争论才来这个戏更加完备。

我会坚持我的想法,他也会坚持他的想法,最终会找到一个彼此都能够统一的意见。这个戏的复杂性对于拍摄确实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当时是我来亲自来担任这些统筹工作,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统筹,能够那么清楚整个四个组的这个进度。四个组的排列,四个组的导演、需要用的演员相互交叉,道具的分配,灯光器材,全部需要细致的考虑。

一个剧组其实非常庞杂,非常非常庞杂。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制片的力量也非常的强大,像我们有一支其实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个现在其实像孟凡耀,当时的汪瑞,陈长龙,都是现在活跃电视界的中坚力量。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这么多人的付出铸就了这样一部戏

张纪中导演:我记忆很深刻的还有道具,道具的量,非常之大。大概投资四千多万,有一千多万是用于道具的制作。无锡太湖水浒城的开业,我们的道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须得把道具摆满了,才能开业。所以,可想而知那个时候道具的数量得有多大。就单是道具的制作,道具的搬运,道具的使用,在当时就创造了一个记录。现在一个庞大的电视剧可能更多一些,在那个时候给我们积累了一个经验,以至于后边再拍多大的戏,不觉得有多大的压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道具中包括马匹,尤其是像我们要在广西拍摄,专门有一支队伍就是养马、使用马,要在要在整个部队中运输马。包括在这个队伍当中的道具师,灯光师,美术师,包括服装设计师等等,都通过《水浒传》这个戏成长起来。

所有这些人的智慧、汗水的付出铸就了这样一部戏。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按图索骥挑演员:符合气质最重要

Q:张导,《水浒传》演员众多,当中一些角色如何确定?能回忆一些当年选角有意思的事情吗?您觉得当年演艺环境和今天有什么差别?

张纪中导演:《水浒传》当时确实演员众多。我们当时在思考怎么样做《水浒传》的时候,我和张绍林恰好看到一本插画,那是戴敦邦先生画的一个《水浒传的》插画,一共大概没有几张。但是他画的神气,气质确实把我们,至少把我一下子震惊了。虽然我们过去曾经看过他画的《红楼梦》,他也画过一些其它的像《西游记》等等这些连环画,但是,这正好是我们要拍的《水浒传》。

我们好像在寻找方向的时候看到了一盏灯,于是我就萌发了要去找他来给我们做造型设计的想法。当时他在上海,我正好去找了白桦先生,白桦跟他是朋友,带我去拜访了这位老先生,当时应该说他还不算老:今年80多岁了,当时才60多。我去找他,他非常谦虚,自称为民间艺人, 我就跟他去讲,还怀着这样一种忐忑的心情,我就说戴先生,您给我们画画,我们报酬,当时不是很多,你知道吧?但我没有想到,戴先生说我根本不要钱。我很吃惊,他说,这件事情真的必须由我来做。他一直想要通过这样的一个事情完成他的平生夙愿,我觉得这是跟我们,我又一次强调说,有着共同的理想,为理想而战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事情,当时我也非常感动。

于是随后我们就定下了时间,他开始伏案来给我们画,那画稿是一批一批地给我们送到北京,当时我们把每一批来的画都贴在墙上,我们看着这些画,盯着这些画去寻找画上气质的演员。如此才有了后边的演员,按图索骥。我们照着这些画,去设计包括服装的色彩,服装的色彩,质感,包括市井,老百姓,街道上的这些挑夫,所有的这些货郎,所有的铺面等等,这些方面戴先生的画都给我们做了一个视觉上的提示。

戴敦邦先生跟我从此真的成为了忘年之交,而后他还带我去拜见了中国泰斗级的画家,像叶浅予、潘絜兹,像漫画家丁聪,像这些老的泰斗级的画家,都带我拜见。见了叶先生之后几天,叶先生就逝世了,戴先生带我见这些大师,实际上都是给我很大的感动。

最近到上海再次见到白桦先生他们,他们的年龄更大了,但是他们的这种对待艺术的精神,实际上真的是我们的榜样。

我也从对这些大师的接触中,感受到这种胸怀。其实每个大师都不是偶然的,他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对于艺术的看法,对于世态炎凉——当时那个特殊年代结束不久,每个人都受过冲击,但是他们对于世态炎凉淡然看破,心胸豁达。

前不久我还又去过上海拜访了戴先生,他依旧在创作中,八十多岁了还在创作,把一只眼睛画得已经失明了。他说“在我还能看得见的时候,我还要画下去。”这种创作态度,激励着我们晚生后代奋然前行。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服装难哭设计师

张纪中导演:所有的服装、化妆、道具,都参照了戴先生的图。

我们的服装设计师换了好几个人,最终留下的小姑娘是伍健——当然现在已经是服装设计大师了。《水浒传》这个戏的服装难度很大,在色彩上的要求是以黑白灰为主,在这种很狭窄的色彩之内要有所差别,这当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各个层面都涉及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尝试。这个年轻的女孩反复设计都没有过关,当时还跟我哭起来:“太难了,实在弄不出来啊!”

我鼓励她:“坚持下去,会达到一个完美。”比如说关于铠甲的设计,当时用模具把牛皮压成很有形的样子,达到那种铠甲厚重的感觉。这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在之前没有任何相关经验。

我们看了这些画,对于宋江,第一个想到的是李雪健,第二个还是他,第三个还是他,没有任何其他的人选。本身雪健老师是山东人,而且他对于宋江有他独到的理解,不是去表演一个狡猾的英雄人物,而是从一个很普通的山东人,是在一个小县城当中的一个小官吏的角度理解。但是他有这样胸怀来和江湖上的人士有互动,而且有强烈的正义感。李雪健老师表现人物的时候,真是非常的生动,而且是出人意料。

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他在浔阳楼题反诗那场戏,有一点点喝酒的感觉, 雪健老师的书法也是非常了得,在墙上一挥而就。那个墙是面白墙,如果我们写的拍的不行,我们肯定是要重新再拍的话,需要重新把墙刷了,重新再来。但是那一次是一条过。当时我们也考虑到了,用了两三台摄像机同时在拍摄这场戏,大家真是屏住呼吸来看这场戏,这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而且从表演角度,李雪健老师也是非常敬业和认真。他从来没有在现场拿着一个剧本在那背台词,或者是有人提醒台词,从来没有。从来都是,不管拍哪一段,不管拍哪一个镜头,他都能够一字无误地把台词说得有声有色,完全融入到宋江人物当中去。我说一个剧组的风气也非常重要,李雪健老师表演的风格,激情,态度,实际上感染了剧组所有的人,当然除了他,我觉得其他的演员也都很认真敬业。像饰演林冲的周野芒演员老师,包括臧金生,还有像王伟国。这都是跟我合作多部戏的演员。我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这么多戏?他们的品德,在拍戏上的艺德确实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真的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像鲁智深原来没有那么胖的,他要增肥,把身体吃起来。所以经常看到他端着个盆在吃,一直把自己吃成一个大胖子。

还有像武松年轻要练武,武松有很多拳脚戏,都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我觉得虽然有很高难的动作的提升,但是像武松打虎这些片段,都是付出了很大的生命代价的。

演员就不必说,还有些女演员像孙二娘,梁丽,她很有意思,来到剧组就说我要演潘金莲,我说你真的不合适潘金莲,你的泼辣的性格可以演孙二娘。

我觉得潘金莲不是一个风骚的形象。其实从小说当中看,她也是一个悲惨世界当中的女人,她过去在张大户家做丫鬟,不从张大户才有了后边跟武大郎的关系。一个人的变化,应该是从一个很清纯的一个少女转变成这样,由于生活的压抑,才造成了西门庆的乘虚而入,才引出了这一段故事。

还有很多的老演员,像李明启老师,也是跟我合作了多次,表演起来炉火纯青。

当时大家都很欣然地接受这些角色。就像赵小锐后来演李逵。

Q:所以说是李雪健老师自己写的字?

李雪健老师他书法了得。他那个字当然是自己写的,那个镜头也是这样的,他写字整个的过程是完全完整地拍下来。

当时值得称道的演员数不胜数。

像演吴用的老师宁晓志,我们选择这样的一个人,他要既有学究的样子,又是一个乡下人,不是一个城市的高级知识分子。包括林冲这样的人,我们当时要寻找的是一位具有书生气质的80万禁军教头,很有修养的这么一位武将。到底豹子头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在看了戴敦邦先生的画以后,非常有感触,而且周野芒也是我们当时认识的演员之一,就决定由他来演。在谈合作的时候他们都是非常的痛快,不讲价钱,他们是视演戏如生命的演员。

我只能说到几个主要演员。但是所有的那些配角,哪怕在戏当中只有一场戏、两场戏的演员都非常认真。整个剧组的氛围,确实就是创造精品的氛围。所有的服化道、烟火、照明等等的每一个部门,都是这样的。

我当时负责所有戏的拍摄进程,所有的资金控制,包括演员的安排等等,这些事情,繁杂之极,简直是乱箭穿身。

作为《水浒传》的一个制片主任,你操纵的不是一个小戏格,是那么大的一个戏。压力其实也蛮大的,时间确实是排得非常长。在当时,怎么样提高速度,保证质量,是大难题。

质量是没有顶的。我们要的是一个什么质量?当时我也经常会跟他们吵,有时候就会经常吵,但还是依旧能看到我们成果,我们心里还是蛮有底的。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兢兢业业工作的精神

让我一辈子记住他们

张纪中导演:我们为《水浒传》搭了好几处影城,这当中我特别要说一位美术师钱运选,现在这位老先生已经七十多了。当时我去请他的时候,他当时拍了《双旗镇刀客》,他的特点就是能够非常真实地体现朝代特点。现在的《水浒传》依旧是旅游的热点,5A级景区,我觉得这都是《水浒传》给我们留下的印记。

在南方还有我去的蒲圻,还有广西的河浦,星岛湖都留下了我们拍摄《水浒传》的场景。

我们那个时候的道具组,有几十个工人,除了像兵器啊这些东西是外面加工包装,那所有的陈列陈设道具,还有一些部分手带道具,都是剧组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剧组有很多技艺高超的师傅。

这些人树立了一种风气,就是他们从来不记加班加点的时间,基本上吃完饭就到这工作。我当时会经常去看看他们,跟他们交谈,互相鼓励。

像贾少武,韩永泰啊这些老师,有的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那些人兢兢业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会一辈子记住他们。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拍武侠剧先要理解武侠精神

Q:您是内地拍摄武侠剧的鼻祖,您的武侠剧传递出的侠义精神,是呼唤正义,呼吁人们出手相助。但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披着武侠剧外衣的爱情片,您怎么看?

张纪中导演:我觉得拍摄武侠剧先要理解武侠精神。中国的武侠精神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武侠精神特别体现了人的正义战胜邪恶,鼓励和提倡中国文化当中的仁义礼智信。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小说,把中国的文化,丰富深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表现,在小说里体现出来。

我为什么拍摄金庸武侠剧?是金庸武侠剧真的是将儒释道精神融在一起的小说代表。而且从情感上,也有非常浪漫的情感。

每一个人物,像张无忌、小龙女、杨过等等,他们表达了浪漫主义的情怀。虽然每一个故事浪漫的方式不同,但确实都有这种情怀。武侠本身精神是需要中国传承下去的。但是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会要去迎接一些庸俗的理解,会把一些东西变味,好像给别人看,认为变味的东西是创新。我觉得创新不是这样,创新是要把精神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更为独到的传递给大家。能把你所理解的武侠的气质表达出来,传递给我们观众,而感染我们观众。

关键的问题是你所做的这一套能不能够感染大家,如果说你只是一种取宠的效果,而不能够感动大家,只是让大家有的时候看了发笑或者什么,我觉得它没有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真正好的艺术品,是触摸灵魂的艺术品。只有感动自己,你才能够感动别人。如果说你自己都不感动,你拿什么去感动别人?

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一个工作,正是我们做这一行的标准。虽然我们拍的是武侠剧,但是我一直都认为这是在弘扬主旋律,见义勇为,侠义精神这些,我所拍的武侠剧真的都是主旋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的故事。爱情故事在这当中有,但是爱情故事都是为着张扬武侠精神而服务的,大家应该不要忘掉了这一点。

爱情服务于武侠精神,不能单独地把爱情故事挑出来,然后去反复的去翻炒爱情故事,甚至于大幅度的改编金庸先生小说,改得不伦不类,让原来金庸先生来写的这些人物全都变了味。包括有的戏改编的东方不败,包括令狐冲等等这些关系,这些相互的关系都被改编掉了,我觉得它失去了金庸先生的本质。

当你失去了一个武侠剧的本质的时候,那东西已经就不是武侠剧了。

而且,拍武侠剧,是对侠义精神,武打、情节、信念、血性这些特质,有自己的情怀的。我就是本着情怀来做的,但别人是否是把它拍成爱情片,他们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解拍的,我就不知道了。

武侠剧其实它是分为两部分,一个武,一个侠,武是一种外在的美感,侠是内在的美感。武侠剧要拍得内外兼修,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追求一部武侠剧的拍摄的时候,确实要寻找到它很适当的表达方式。我们都不希望它雷同,我自己经常跟自己说,我们能不能够超越自我一点,只要说我这部戏比上一部戏有进步,那我就是没有白干。我对待自己拍戏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一种要求,就是我能不能够有一点点进步。其实超越别人那是别人的事情,超越别人是别人给你的评价,但超越自己确实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而且是一个痛苦的要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重拍经典要心存敬畏

Q:不光是《水浒传》,当年央视拍的四大名著,后来都有新版本的拍摄,但没有一个能超越前者的。张老师认为是为什么呢?

张纪中导演:我觉得后来所有经典的重拍,都没有前面的那么长的时间。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讲,当我参加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后边的《西游记》这么大的戏的制作,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前面《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个戏。没有人能有这样的不寻常的经历,我在四大名著的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三部。尤其是像《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样的戏,还不像后来的《西游记》,可以有很多动画来做。《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完全没有电脑动画。

我们,尤其是我有这样的经历,在操作这样的大戏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要很周密的安排。《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个戏锻炼了我对于制片的把握,这个过程是经验教训并举,有很多是经验,也有很多教训变成了经验。这是后来者没有的机会。当你去拍摄了这样的戏,经历了这些的时候,真的是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做到的。

后续的这些戏,因为时代不同,比如说要求演员的时间等等有很大的限制,因而产生出不同的结果,也是能够理解的。

其实重拍经典,要想达到经典,我觉得首先创作者要具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要非常小心翼翼地来对待这么一个作品。要寻找到自我的感动,就是你自己究竟有什么感受?比如说我后来要拍《西游记》,这是一个很难下手的戏,过去六小龄童老师他们拍摄的《西游记》已经很深入人心。但是我们有对于佛教,对于儒释道的理解,还有一个是对待这些人物的了解,这都是让我们自己感动的。其实我当时特别考虑,我们最大的不同,比如孙悟空很大的不同就在于,过去是一个人怎么努力想演得像一个猴,那我们能不能够让一个猴努力地去变成一个人?这一反一正之间,我觉得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对于宣传佛教表现的哲学思想众生平等,对不对?像佛教的这些伟大思想,包括道家的所谓炼法,其实让人们以善为先。

重拍《西游记》,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在这一方面我工夫是下到这了。当然了我们的技术手段,已经比当年八几年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我们拍完了之后,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遗憾。我们的进步还没有那么大,没有像国外拍摄的作品那么好的进步。又过了几年以后,拍摄《英雄时代》,我觉得就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环境,包括所有的动物,所有的创作,我觉得都有很多的进步。时代有时代进步的好处,我们实际上是要做到扬长避短。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传承经典要有责任心

Q:近年来名著翻拍的成就并不高,请您谈谈名著翻拍的表述底线和文化责任在哪里,如何让经典名著的底蕴和现代价值得到更好的彰显?

张纪中导演:我觉得就是刚才提到的问题,所有的世界名著都有人生价值观的表达。这些内容,包括名著的社会价值,所有这些价值要我们考虑清楚。在我们的时代,还需要不需要这些价值?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人类几万年的变迁,从记载以来到今天,人性上是没有变化的,贪婪终究还是贪婪,善良终究还是善良,凶恶,丑恶,邪恶依旧存在。经典表达的是对于人性的剖析,对于真善美的歌颂。这些是我们要去挖掘和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表达的手法去表现的。而不是说现在好像有些人喜欢年轻貌美,于是我就把里面的人物变成年轻貌美,有些人喜欢不劳而获,我们就把人物变成不劳而获的形象。以牺牲作品质量去取取悦社会的低俗风气,是完全不可取的。我们要保持对于经典的敬畏。

经典其实就是对永恒主题的代表性表现。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文明和人类思想的真善美,那些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力量,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鼓舞的经典作品,都值得我们去拍摄。只要我们内心的感触非常强大,就可以把强大的感触带给观众。这就是去再造经典的动力,也是一个缘由,一个起源。

为什么我一直希望坚持拍摄文化经典?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事情,传承很重要,我们其实是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觉得当今如果做的话,我不是唱高调,确实要有这样的一种责任心在当中。

一个民族需要有一些文化象征,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化象征都没有,所有的文化都被外来文化来取代或者来占领,那民族在世界上的力量在哪儿?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彰显我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我觉得现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发展确实很重要。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选演员首先要明确对于人物的认定

Q:张老师当时为什么会想到选台湾女演员来演潘金莲,当时的内地电视剧启用港台明星已经是一种潮流吗?

张纪中导演:其实当时在选择演员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是台湾的还是香港的还是什么地方的,主要考虑的是气质上的合适,是演员是否符合心目当中的气质,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观点。当时我和张绍林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清纯的潘金莲,而不是一个风骚的潘金莲,这是一个对人物的认定的问题。因为王思懿是台湾人,我刚才说了她的台词方面有很大的弱点,那么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样改善她情况,提高提高她的演艺水平。

我后来在拍戏当中也用了不少港台的演员,只要我认为符合气质的,我都会用。包括当时钟丽缇的马夫人,钟镇涛的公孙谷主,包括寇世勋,还有应采儿啊等等。这些演员,其实都是我心目当中的形象。也许这些演员的个性上,有的可能还跟角色有反差,但是我觉得气质是合适的。成熟演员会从角色出发去塑造一个全新的人。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流量演员不是艺术质量的灵丹妙药

Q:现在又流行起了翻拍热,武侠剧、古典名著等都在被翻拍,当下的剧方启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年轻演员,其中不乏人气高的流量担当,说是为了贴近年轻观众。当年您拍《水浒传》时的选人标准又是怎样的呢?当时为了推陈出新,贴近年轻观众,您又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工作?

张纪中导演:赶流量,谄媚地面对观众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有效的抑制。从去年前年,大量所谓的“小鲜肉”出现。名字不怎么好听,但是确实出现了很多的流量明星。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却不好。你可以看得到很多作品制作的过程不是从人物出发,而是从流量出发,结果反而影响了流量。我觉得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很重要的是,他如何塑造好的角色,他是不是合适?如果合适的话就是事半功倍,如果不合适,你怎么样推他,他也上不去。

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每一个做导演工作或者做制片工作的人其实都应该很清楚地认识。流量演员不是艺术质量的灵丹妙药,它反而是一剂毒药,这一点上大家都很清楚,这已经得到了验证。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尽量不用整容演员

Q:现在很多导演拒用整容演员,想问下您有什么想法?

张纪中导演:演员现在整容,尤其是微整,是普遍现象。有的微整,我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有的太过分,尤其是手术做得并不成功,肌肉僵硬,对于表演非常妨碍。如果说,表演的时候,内心都不能够映照在脸上,这还算什么样的演员?那就是一张照片。照片性的演员就是不可取的。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演员?其实对于我,一眼就可以看得到是否整容。眼睛、鼻子,包括脸型等等整了,都会感受得到。我们只是做到心里有数,你说我绝对不用一点整容的,我觉得也很难做到,但是不能够就让人看得出来是一个整容的样子。当然,我觉得还是我比较赞成,尽量不去用整容的演员 。

可以看到,我过去拍戏绝大部分演员尤其是主角,都是自然形态。《水浒传》更不用说了,《水浒传》演员都是原装的,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自然的表演。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拼流量反而失去流量

谄媚性的剧不可取

Q:这两年,张老师潜心创作剧本,但您有关注当下的内地电视剧市场吗,认为它的改变和特点在哪里?

张纪中导演:我觉得网络的加入,确实促进了戏剧需求量的爆发。有些作品不免得粗制滥造了,或者谄媚性的剧出现。比如说有很多所谓的大女主戏,然后就是争流量的戏。但事实上我觉得趋势逐渐的会让市场回归理性。前几年比如像仙侠剧,不合逻辑 ,剧情想入非非的一些戏不断的出现。

这些戏可能会一时地博取一定的眼球。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会感觉到作品千篇一律,或者是头像大行其道,从审美上来讲接受不了。现在我觉得还是有一种回归的趋势,需要我们要认真努力地,真实地去把戏用认真的态度来完成。

前一段的浮躁造成了一些审美混乱,但是我觉得现在,广电总局和国家也非常重视,尤其是我们“十九大”以后,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有了很好的遏制。当然在这期间也涌现了一些好剧,像什么《北平无战事》,像有些戏我觉得真的还是非常认真的良心剧。很多良心剧还是做的非常好,比如《大军师司马懿》等等,可以看到创作者的努力、对于戏的严谨态度,比较来看,你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特点转变。

市场最大的改变就是演员占据的份额太大,已经到了完全不像话的地步,甚至到了各界都愤怒声讨的地步,以至于广电总局都要遏制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很多不合理,但是背后也确实存在很多复杂的原因。这种现象不是哄抬物价,是很多地方,尤其是网络,需要大量的剧来填充,那么这些作品的制作,就很需要一些商业操作,比如拉广告,从广告角度,这些流量正是广告的源头,于是乎就产生抬价现象。那么抬起的价钱就是他们另一个标准,这样就互相抬价,价钱就这么抬起来了。现在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管理方法,我觉得应该能够有效地遏制一下这种现象。尤其是大家今天也可以看得到,原来很多以这种模式生产的戏都纷纷遭到了抵制。在后面的投资上面,确实还要都趋于理性化。我觉得良心的制作从人物出发,一定会回归到我们的电视剧的创作当中来。 比如像战狼这样的戏,像红海这样的戏,以及像包括国外的良心之作《摔跤吧爸爸》,这些戏真的触碰人心,人们还是能够感受得到。中国的电影其实就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当中,得到提高。电视剧也是一样,可能是要经历波浪形的前进,会有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但是可能会有一个低谷的时期。

去年前年有这种现象,拼流量,拼IP,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失败的,因此现在转回来还是拼质量,拼制作。质量和制作其实是作品的生命线。一个畅销的电影什么时候是这么来的?我觉得作品还都是要在制作上和人物上下功夫,在故事上下功夫,才能够达到大家都一直赞美的这样的结果。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感动自己才打动观众,对作品很有信心

Q:张导,知道您一直热衷武侠片,对于现代武打题材电影,以及也是具有侠义爱国精神的《战狼2》造成社会特点性,您怎么看,是否以后也会涉及现代武打题材影片?

张纪中导演:《战狼》这部片子,应该说是一部极强的动作片。动作片其实是在我们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动作片有着它吸引人的地方,节奏快,场面火爆,人物突出。像我们国内的《战狼》,除了动作之外,还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动作性非常强,而且情节非常曲折,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观众的喜爱。

这类片子其实在整个电影行业当中,是比较难拍的一类电影,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拍的,我是很喜欢动作片的,电影当中的动感,尤其是动作,能够塑造人的硬汉角色,这都是我喜欢的地方。我现在也在筹备一部历史动作片,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我希望能够表达我们那个时代,就是中国的传统的时代锋冷,锋利的东西。

我再回到市场能不能征服观众?我觉得,这要先问问你自己能不能征服你自己,就是我们自己做到的戏自己是否会感动?如果说我自己感动,那么我要把感动传染给大家。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说我有没有信心,而是我有没有感触,如果感触非常强烈,我相信作品也是非常强的,这一点上我非常有信心。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向参加《水浒传》的男女老少

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Q:最喜欢这两年的哪部剧?再回到这个市场来的话,有信心征服现在的年轻观众吗?

张纪中导演:这两年的作品,我比较喜欢像《北平无战事》这样的戏,每个演员真的完成地都非常好,而且故事也非常好。当然还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的戏也都不错,但是比较起来,好的戏依旧比较少。

我希望我将来的作品,仍然保持认真的创作态度,我希望大家还依旧会喜欢。现在我也经常从网上看到,大家还是蛮怀念那些作品,我并不是说回到那个时代,而是用现在时代的技术,现在创造的方式节奏,来做出具有新审美的武侠剧或者是动作片,或者是奇幻剧。我觉得这都是我制作作品的方向,我接下来要做的戏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元素。

Q:现在好多电视剧还都有美颜效果,荧屏里的人个个都脸上粉白,没有了面部皮肤的肌理。这个你能接受吗?

现在很多电视剧有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他们是现代科技手段用得不恰当。用调色把人的整个质感都去掉,然后追求这样感觉的皮肤作为一种美感,我觉得不应该。

做一个电影也好,做一个电视剧也好,质感很重要。像过去我们拍摄《吕梁英雄传》电视剧的时候,特别强调人皮肤的质感,每天拍戏前都要专门往人脸上吹黄土,就是为了塑造那种特殊的艺术质感。现在,尤其像很多古装戏,把人弄得像蜡捏的一样的质感,实际上是让人出戏的。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我觉得还真的很重要。

还有这是一个创作思路的问题,我们作为一个演员,或者是作为一个女演员,怎么来对待你的角色?是一味强求你自己的貌美,似乎有一点瑕疵都受不了?还是说只是从角色出发,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

如果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就无法塑造一个非常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果照片上的人和戏剧当中没有差别,就失去了角色的魅力,这对于演员来讲,是很要命的一件事了。

谢谢大家,我也非常感动,在这向我们所有参加《水浒传》的男女老少,各个不同行业的人,表示我最崇高的敬意。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讲述《水浒传》经典诞生全程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张纪中

畅饮古今诗酒

会盟天下英豪

统筹 I 杜星霖

编辑 I  大炳

排版 I  对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