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外媒:中国着眼于主宰朝阳产业 外国对手忧未来或无法对抗

参考消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参考消息网9月23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9月22日发表文章称,近日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运营的高铁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创下世界最快长途高速列车的纪录。这既是行业政策也是工程技术的胜利。

文章称,高铁是中国政府善于确定重点行业并利用资金和政策工具来扶持这些行业的最好例证。它引发了人们的敬畏和担忧:敬的是中国的成就,忧的是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可能与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对抗。中国正在推出针对一系列先进领域的新一代行业政策,这促使外界担心它将主宰从机器人技术到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行业政策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大多数国家会设法支持一些行业,措施通常是基础设施、税收减免和研究经费多管齐下。不同的是它们对此类措施的重视程度。

文章认为,中国政府行业政策的广度和分量是独一无二的。多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造船、炼钢和石化等9个传统行业的现代化。2010年,从替代能源到生物技术的7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兴行业也成为政府的目标。两年前中国又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点出了10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新材料和农业设备等,如今它们都是中国政府规划的核心。各种规划互有重叠,比如汽车行业反复出现。结果就是政府试图用一种影响广泛的方式左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出。

“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最新一股行业政策热潮,部分源于德国的“工业4.0”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培训和政策支持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但把商业决策权留给企业。中国的版本更加事必躬亲。到今年年初,政府官员已设立了1013个“国家引导基金”,资金规模达5.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用于“中国制造”行业。8月工信部推出一项制造业补贴计划,覆盖的项目多达62个。

文章称,外国竞争对手认为中国是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担心自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将失去生意。

此外,一些人担心“中国制造”领域最后将面临供大于求局面,就像中国正在去产能的“老旧”行业,比如钢铁和煤炭行业。总部设在柏林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说,到2016年底,中国有将近40个地方政府已建立或计划建立机器人工业园。中央政府估计,中国未来几年将需要价值近1500亿元人民币的机器人。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计算,地方目标加起来大概是这一数额的5倍。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