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非遗进校园 | 寻根立源促传承,花棍打到校园里

中国青年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非遗进校园 | 寻根立源促传承,花棍打到校园里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张玘云)“旱地拔葱,鲤鱼摆尾,妙打莲花,张飞上马,苏秦背剑……”一到大课间活动时间,上海市朝阳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便操练起他们心爱的“打花棍”来了,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击打声、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他们手中的两根手棒在开合间把一根花棍打得上下翻飞、花样百出!

  “打花棍”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说可追溯至3100年前的商朝。2014年10月,在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支持下,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查天培老人带着他的花棍走进了上海市朝阳中学。6年来,上海市朝阳中学陆续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打花棍)”的市级、国家级基地校,并多次参加区、市,乃至国家级的对外展示活动,影响辐射范围广泛。2020年10月,在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中,该案例入围“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查天培长期指导朝阳中学的学生打花棍。上海市朝阳中学 供图

逐步传承:办社团、进课堂,在操场上开辟非遗传承新土壤

  “打花棍”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器具简单,但观赏性、趣味性都很强。所用器具由两根竹制手棒和一根约60厘米长的木制花棍组成。花棍或画或缠,五彩环绕,查天培老人还有“打灯棍”“打火棍”绝技。据说,过去民间艺人在表演开练前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必须先打花棍热身。杂耍者双手各拿一根一尺长小细棍,上打下击,左拉右拨,前挡后推,高抛低接,两端顶头系着响铃的花棍,左旋右转,上下翻飞,不时发出“哗啦、哗啦啦”的悦耳铃声,非常夺人眼球。

  由于项目本身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器材成本低廉,安全性强,且活动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年龄、性别的影响,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推广优势。

  打花棍技艺的学习和掌握对人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有一定要求,经常练习可提高人的“本体感知能力”,尤其是青少年通过长期的训练可提高感觉统合功能,使思维敏捷、头脑聪明,提高学习效率;中老年群体,通过双手的协同运动、全身上下肩、腰、腿、眼的共同参与,可以使左右脑同时得到锻炼,预防小脑萎缩,促进身体健康。

  在历史的长河中,“打花棍”既曾存身于宫廷,也曾流传于民间,曾在街头巷尾流行,也曾走上过大小舞台。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民间的传承却渐呈颓势。

  2014年,在社区、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苦于传承无路的打花棍代表性传承人查天培带着它走进了朝阳中学。“让孩子们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掌握技艺、传承非遗。”校长王隶对这项非遗进校园的工作非常支持和重视,亲自挂帅,积极推进“查氏海派花棍”进校园的有序开展。

  建立社团培养兴趣,引进课堂保证效率。入校伊始,为了在学生中培养这项技艺的传人,朝阳中学成立了“打花棍”兴趣社团,查天培老人每周三次到学校为社团的学生们上课,手把手地教学。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一经接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短短一年多时间,“打花棍”项目就顺利由区级非遗项目升级为市级非遗项目。朝阳中学趁热打铁,由点到面扩展教授范围,在兴趣社团的基础上,逐步将“打花棍”教学引入体育课堂,以保证学生学习、练习“打花棍”的时间。

  形成特色体育课程,编撰非遗教材。在加强体育锻炼和技艺传承的基础上,朝阳中学主动挖掘“花棍文化”,并将其渗透于本校已渐趋成熟的特色体育课程和特色活动项目之中,包括花样跳绳、健美操等体育项目,进一步开发了“花棍”操、“花棍”游戏、“花棍”与花样跳绳相结合的特色体育活动。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朝阳中学不断摸索,2015年制定了《打花棍等级标准》,2016年编订了《打花棍初级教材》,2018年,学校又完成了《打花棍初级视频教材》的编制。非遗进校园,让打花棍这一民间技艺在学校里找到了适应其生根开花、开枝散叶的土壤。

  培养师资力量,扩大传承队伍。为保证教学师资,朝阳中学安排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的“志愿者”老师们一起参与学习,以培养传承“打花棍”技艺的师资,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练习“打花棍”技艺的学园、乐园与家园。

  融入课间大活动,促进“人人打花棍”。“要学更要练,量变到质变!”朝阳中学专门开辟了课间大活动时间,用来保证“打花棍”的练习时间。每天音乐一响,同学们便欢乐地奔向操场:新生埋头苦练,为了早日申报“入门级”;“达人级”在向“高手级”挑战;“大师级”在和“至尊级”切磋。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同学们自由放飞、大胆创新,有的两人配合,各持一根手棒共同控制同一根花棍,此之谓:“二人同心”;有的则两两对立或者三四人成圈,让花棍在彼此之间飞来飞去,此之谓“你来我往”;孩子们创意无限,每天都在演绎着一场花开遍地、争奇斗艳的壮观场面。

创新传承:渗透多元文化课程,打造谱系化传承

  为深入传承“打花棍”这项非遗技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朝阳中学还制定了《非遗项目‘查氏海派花棍’传习工作规划》,旨在推进对“打花棍”技艺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健身功效、育德价值的研究以及如何把技艺的教、学、练普及到学生的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让这棵老树在学校这片土壤上开出新花。

朝阳中学的“查氏海派花棍历史文化陈列室”。上海市朝阳中学 供图

  “打花棍文化”课程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学习打花棍,就应该要了解“打花棍”的悠久历史,挖掘“打花棍”这一民俗文化风情。学校专门设立了“打花棍历史陈列室”,目的是以其为有效载体,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打花棍文化”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用以“手绘花棍”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指导学生创意设计“花棍”的图样,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打花棍文化”课程在德育中的渗透。利用“打花棍”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学校育德八字“礼、爱、美、诚、责、韧、谋、搏”,提取打花棍文化中与八字的理念和内涵相关的知识点和元素,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

  “打花棍文化”课程在劳技中的渗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打花棍文化与劳技活动相结合,在查天培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用竹子、木棍制作各具特色的“花棍”,锻炼动手能力,学生们还会在“花棍”的制作过程中开展研究与记录,培养勇于探究与创新的科学素养。

  要想让非遗更好地走到学生中去,就要调动学生们的热情,注重激励评价便成为关键。朝阳中学采用“成长记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记录”中可以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教师评价以鼓励、肯定学生为主,同时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成长记录”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过程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性。朝阳中学尝试以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内容,评价方式主要采取汇报演出、活动竞赛等形式,结合书面汇报,既可以用小论文的形式交流,也可以用图片、表格、照片来展示,以此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持久性。

  此外,朝阳中学还陆续制定了《查氏海派花棍等级评价标准》1.0版和2.0版,根据操练者不同的技艺水平划分“入谱级、达人级、高手级、大成级、大师级、至尊级”,定期组织达标通级比赛,大大激励学生们参与练习、参与通级、你追我赶、再接再厉的热情。

  为“打花棍”寻根立源,守初心,促传承。

  为激励学生积极学习非遗,寻找传承归属感,2018年6月,学校通过梳理“打花棍”的传承史,编制完成了《查氏海派花棍传承谱系》,查天培举行了第一次“开门收徒”仪式。查氏海派花棍以“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传承非遗,光大国粹”这十六字划分辈分,每个字就是一个辈分。2018年6月1日,收“中”字辈徒弟共125人,其中既有学生,也有在校老师。

《查氏海派花棍家谱》。上海市朝阳中学 供图

活态传承:多方合作促融合,花棍打到校园外

  上海市朝阳中学校长王隶表示:“很高兴,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查氏海派花棍’这个非遗项目已经在我们校园中生根开花,下一步我们的愿望和努力方向是让墙内开花墙外香!”

  文旅局也积极推进宣传工作,为其提供资金,并帮助拍摄宣传片,以推动非遗与校园结合,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

  上海市静安区文旅局调研员张众表示:“未来,文旅局希望与教育局、学校合作,加大非遗宣传和推广力度,推动这项非遗走进更多的校园。”

  接下来,朝阳中学还将不断在深入促进“打花棍”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实践推进这一项目往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新策略,实现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更深层次的结合。

  花棍在孩子们手中翻转不息,花棍技艺的传承也因此永不停步。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上,非遗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颗非遗的种子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必将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