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建设高标准 绿色空港逐梦起

新华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建设高标准 绿色空港逐梦起 来源:贵州日报

  早春时节,贵阳城东,惠风和畅,绿意盎然。

  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奔高标、开新局、谱新篇。

绿色为底 高点定位

  贵州门户,绿色为底。在成立之初,经济区便将优良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高点定位,着力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空间。

  “经济区坚持规划引领,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中明确提出打造‘一核四区、内外双环、绿网融城’的发展格局。”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建设管理局生态文明处处长李晓飞表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经济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统筹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积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规定》《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方案》等工作机制,首创“政府河长+民间河长”的“双河长制”,与黔南州龙里县政府建立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构建起“排查—溯源—移交—整治”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多措并举 重拳治污

  2020年12月31日,经济区PPP协议水环境治理工程全部完工,这标志着水污染防治工作更上新台阶,基本上实现了有排水需要的区域污水应收应收。

  “截污治污等不得,也等不起。早在2015年,经济区把保障环境质量底线的首要工作定为‘治水’,先后投入42.6亿元开展污水处理厂修建、截污管网建设、河道清淤、河道景观提升等系列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力做好至关重要的‘水文章’。”李晓飞说。

  经过多年建设,经济区通过实施河道景观生态工程,形成小碧河、猫洞河、鱼梁河共15公里河道生态景观带,已建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龙洞堡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大坡污水处理厂,配套建成污水收集管网50.65公里,实现了核心区域污水收集100%。

  不仅如此,经济区统筹推进“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系列工作,全力打好各项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绿色双龙”的生态底色。

  在净气上,积极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在添绿上,大力践行“两山论”,积极推动荒山绿化、营林提升、百山治理等工作,先后建成双龙生态公园等市县级示范公园20个,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在增靓上,精心设计机场路、汤巴关路提升改造方案,充分融入生态理念,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把进出机场的两条主要通道打造成经济区名副其实的靓丽名片。

  早春时节,得益于环境保护的扎实行动,经济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生机勃勃。

绿色动力 赋能产业

  凡是开工建设项目,渣土运输车辆出入口、土石方开挖作业面旁、主体工程操作面,必设置PM2.5、PM10和噪音自动监测仪器;凡是建设工地,必做到工地周边封闭围挡、土石方开挖湿作业、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六个100%”,确保工程施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经济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

  2016年6月,经济区被环保部列为全国19个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地区。随后,经济区管委会印发了区域《控规环评》,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结合实际制定“双龙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构建起生态环保绿色屏障。

  为有效运用政策杠杆激发绿色产业发展动力,2017年起,经济区创新引入第三方环境管理机构,参与经济区巡河、企业环保知识培训等环境管理工作,指导企业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为绿色产业“亮绿灯”。

  生态兴,发展兴。以绿色发展为关键词,经济区明确了“一个主导、两大支撑”的产业发展“路线图”,不断释放绿色发展活力,区域经济昂首迈入了跨域发展的崭新征程。(记者 董佳星)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