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侨赖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理论上煤改气的好处多多,极大的减少劳动强度和成本。然而,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我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贫乏的国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2500亿立方米以上,而国内天然气供应量只有不足1500亿立方米,需要进口1000亿立方米,缺口很大。而且燃气机叶片制造和修理技术被国外控制,燃料价格我们也没有话语权。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煤改气”要花大钱,增加后处理设施也要大花钱。如今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花这么多钱安置设备,加上因为煤改气的天然气需求剧增,供不应求,不出问题才怪了。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还有,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体目标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等。今年是这个计划的最后一年,能否完成这个计划是对各地政绩的考核项目之一。在压力下,地方“大干快上”,各种突击措施铺天盖地,我所在的省份除了煤改气,还有突击限车等措施。出现这种局面,跟有些政府平时的投入和规划也有关系。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煤改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实际效果才是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就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主城区的燃煤锅炉绝大多数已经改为燃气锅炉,但是,PM2.5雾霾严重污染不仅没有消除,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原因就在于,“煤改气”大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加之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北京PM2.5雾霾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而且有资料表明,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已是二氧化硫的3倍。雾霾天数不降反升的尴尬表明,北京的“煤改气”并不成功,并没有改善大气环境,所以煤改气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是不是合理值得思考。

今年北方地区要加快“煤改气”, 供暖却紧张了!

总之,无论怎么改,让老百姓受冻就是最大的不合理,应该有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这是长期的工作,绝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倒霉的是老百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