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本文介绍的车型

从2016年的某事件的发生到2018年结束,韩系车的销量一直持续低糜,但今年一月的销量,北京现代却一反常态的高调提前公布。

据数据显示,2019年1月,北京现代实现终端销售110,316辆,环比增长25.6%,同比增长47.1%。其同、环比均大幅领先行业水平,是2017年以来最好的单月销量成绩。

产品力始终不弱的韩系车 销量回暖在情理之中

近两年以来,韩系车在国内屡屡受挫,不仅销量大幅下滑,品牌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挽回颓势,现代和起亚都在产品、定价以及销售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以此来摆脱阴霾。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除了策略等宏观上的因素提振了韩系车的整体销量,其实单就产品来看,韩系各个车型都表现出了相当“能打”的实力。

例如北京现代领动,在智能安全配置以及智能网联配置方面已经完全不输日系和欧美车型,并且在丰富的配置方面,也能与以高配置著称的自主品牌一较高下。此外,领动目前入门价格不超过10万元,并且还是自动挡车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所以到了2019年1月,领动销量突破2.4万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而北京现代在SUV市场也不断发力,销量不断走高的ix35继去年全年累计销售13.3万台,月销站稳万辆级别后,今年1月更是以22,050辆的销量突破2万大关。得益于11.99-16.19万元的售价,现款在售的ix35相较于老款ix35甚至同级竞品,在终端售价上和整车性价比上,都体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同样度过“水逆”的东风悦达起亚,在新智跑(配置|询价)上市后,明显有了触底反弹的态势。新智跑用近似于中型SUV的尺寸和低于市面上合资紧凑SUV的售价,打得同级车型措手不及。并且只推出手动和自动两款车型的策略,也成为治愈“选择困难症”的偏方,用户无需比较配置,毕竟已经足够丰富。1月完成16336台的终端销量,也是智跑逐渐赢得市场认可的最好佐证。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其实要问过去以北京现代为首的韩系车为什么销量低迷,撇开民族情结之外,不重视中国市场或者说轻视中国市场带来的产品力滞后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今产品力得到提升,立竿见影的在市场上得到积极反馈,这说明我们或多或少的低估了韩系品牌的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韩系回暖 给自主品牌提了个醒

近两年,由于销量的反超,不少中国品牌都已经摆出了“碾压”韩系车的态势。虽然从性价比角度看,中国汽车确实超越了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那一批韩系车。但在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大件”层面,中国车超越韩国车了吗?其实差距还很大。

笔者经常说,国际大厂(车企)之所以成为国际大厂,拥有一套完成的动力技术和装配体系必不可少。

从技术上来讲,韩系车发动机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已经连续四年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现代旗下的小排量、混动、大排量均榜上有名。韩系车的变速箱同样优秀,出口量大,从性能、可靠性、排放控制上都实力不俗。反观国产车,近几年自主研发投入也不小,发动机技术不断突破,但至今没有一款国际公认的优秀变速箱。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即便是中国品牌中成就最高的盛瑞8AT变速箱为例,曾一度号称是“全球第四个可以生产8AT变速箱的国家”。但是早在盛瑞投产很多年前,现代旗下的派沃泰就开始生产8AT变速箱。并且颇具戏剧性的是,盛瑞8AT的变速箱技术来源之一也是韩国,其组装线由韩国韩华公司制造,测试线则委托韩国ADT公司调试。所以不管是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核心技术,还是在重要的零部件方面,自主品牌和韩系车企之间真还有一段差距。

在可靠性方面,我们为什么对日系车的耐用和皮实信心十足,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日系车企有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小到装饰板、大到发动机、变速箱,都可以靠自己研发并生产,当然韩国现代起亚集团也是同样如此。在美国标准的J.D. Power可靠性排行榜上,这几年的韩系车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投诉率在年年降低,这也就是完整的体系带来质的改变。

而目前在我们的自主品牌中,还没有一家车企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即便是大红大紫的吉利汽车,也仅仅是有希望而已。

汽车的生产制造底蕴,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技术的沉淀,并且积累到一定量级之后,国际大厂往往是向性能品牌方向努力,日韩系、欧美系车型在各项汽车赛事中的投入和获得的成绩,也往往与民用车销量形成了正比。

为什么说韩系车集体回暖 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如果把汽车工业形容为一个“金字塔”,那么自主品牌目前在基础建设上与韩系及其他合资品牌尚有很大差距,更别提位于塔尖的“性能”和“绝对技术”层面的差距了。不过前几天领克03(配置|询价)发布了能够达到528匹马力的2.0T发动机,倒是让业内人士虎躯一震,自主品牌终于在性能领域有所触及。

写在最后:笔者当然不是在“唱衰”中国汽车工业,而是由于汽车工业确实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淀,不能操之过急营造“虚假繁荣”的景象。我们也当然不能否认自主品牌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但差距既然存在,就应该正视和追赶,这才应该是自主车企发展的正确轨道。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