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近日,庞大集团将要退市、破产重组的消息,也将斯巴鲁推上了风口浪尖。作为斯巴鲁国内最大代理商,斯巴鲁中国合资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庞大集团的命运与斯巴鲁休戚相关。有不少车友表示,斯巴鲁的销量就是被庞大集团给拖垮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2017年,斯巴鲁累计销售3万辆;2018年,斯巴鲁累计销售2.5万辆。但时间倒流至2013年,斯巴鲁彼时年销量就已达到了5.7万辆。因此,斯巴鲁一度将年销量目标定在10万辆。只可惜,节节败退的斯巴鲁,再也回不到那个巅峰时期。也就是在最巅峰的2013年,庞大集团与斯巴鲁的母公司日本富士重工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华成立斯巴鲁中国合资公司,其中庞大占比40%,富士重工占比60%。

迟迟没有国产,斯巴鲁性价比被诟病

除了雷克萨斯这样的另类,大部分打算在国内立足的汽车品牌,都迫不及待地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利用国产化战略,进一步降低造车成本,同时更好的扎根于中国市场。

而斯巴鲁也尝试过与东风集团、贵航集团、奇瑞汽车等进行合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斯巴鲁就与贵航集团进行过短暂合作,斯巴鲁REX车型正式引入国内组装生产,并命名为贵州云雀。不过,当时国内合资方为了压缩造车成本,牺牲了质量,导致斯巴鲁的口碑越来越差,也进一步拖累了销量。后来双方的合作难以继续下去,斯巴鲁继续寻求国内合资方,包括曾与奇瑞等车企进行合作。

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但是,没等到斯巴鲁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丰田就强势收购了斯巴鲁的母公司富士重工的16%的股权,并跃升为斯巴鲁的第一大股东。这样一来,已经在国内拥有两家乘用车合资公司的丰田汽车,就不能再获得合资建厂的名额,作为丰田子公司的斯巴鲁也无缘国产。

没有国产的斯巴鲁,车辆售价居高不下,性价比相对同级车型来说毫无竞争力。即便有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等产品优势,也无法令消费者买帐。在高昂的售价和维修保养成本面前,中国消费者选择放弃斯巴鲁。

负面消息不断,斯巴鲁逐渐边缘化

观众缘这回事,除了明星演员需要外,汽车品牌也十分看重。没有好的口碑传播,就无法在消费者面前怒刷存在感。消费者不了解一个汽车品牌,也就无谈选择与否。斯巴鲁遭遇的局面,与自主品牌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

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比如在SUV领域,哈弗H6、吉利博越(配置|询价)传祺GS4(配置|询价)等车型迎来销量大爆发,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事情。而在这段时间,斯巴鲁的销量一退再退,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除了新车性价比低、维修保养费用过高之外,斯巴鲁的负面消息也不断传出。

2017年,斯巴鲁承认因违反规定让不具备资格的员工进行了出货前新车的最终检查,导致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大规模召回大约40万辆汽车,其中包括Forester(配置|询价) SUV和Impreza轿车,以修复发动机阀门弹簧的设计缺陷。

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日本国土交通省允许“通过了新产品型式试验的制造商”自行对每辆新车进行出厂检验,条件是必须由持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检验员进行,以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可信。如今斯巴鲁用了不合资格的员工来对车辆做最后的检查放行,不仅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也无法保证消费者所购买的新车是没有质量问题的。

此消息一出,斯巴鲁“造假30年”的传言甚嚣尘上。因为斯巴鲁承认已这样违规操作超过30年。

2018年,斯巴鲁又被日本媒体爆出排放数据造假的消息,产品形象进一步“插水”。即便不受高田气囊事件影响,斯巴鲁近年来多次大规模召回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品牌价值。

年销量不足3万辆,节节败退的斯巴鲁是如何走上绝路?

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车企,以进口品质闻名的斯巴鲁汽车,在遭遇一连串的负面消息后,品牌形象直插谷底。加上一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国产问题,高售价高维修费的产品劣势,在华合作伙伴“翻车”等事件,不禁令人怀疑,斯巴鲁在中国还有未来吗?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