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据统计,自今年2月份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发布,截止6月11日过渡期结束,4个月之内共有近30款纯电动新车上市。这些车型绝大多数都是由燃油车“油改电”而来,但是,它们的售价却让人一头雾水。

3月26日,腾势500正式上市,NEDC工况续航451公里,补贴后售价29.88-32.88万元;当天上市的北汽新能源EX360在NEDC工况下续航318公里,补贴后7.99-9.89万元,售价不到腾势500的三分之一。

3月31日,宋EV450上市,NEDC综合续航350km,补贴后售价18.99-19.99万元;6月9日帝豪GSe上市,NEDC综合续航353km,补贴后售价11.98-14.58万元。要知道,燃油版宋和帝豪GS是直接竞品,售价相差不超过1万元。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4月20日,威马旗下首款纯电动SUV-EX5正式上市,该车定位紧凑型SUV,NEDC综合续航300km、400km、460km,补贴后售价只有11.23-21.63万元。

5月9日,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宝沃首款纯电动SUV BXi7正式上市,NEDC综合续航308km,补贴后售价28.5-30.5万。

6月11日,传祺GE3最新入门版车型-乐享版上市,补贴后售价11.99万元,而去年7月份上市的传祺GE3补贴后的售价高达15.02-17.32万。不到一年时间,新车便官降3万?

以上车型,除腾势500有戴姆勒背景外,其它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车企,虽然在品牌、定位、续航、配置等方面略有差异,但车型售价却能相差数倍。原本售价相差无几的燃油车,“油改电”后价格却差出好几万?

那么,车企定价的依据是什么?

作为消费品的汽车,定价自然要看成本。电动汽车的最大成本来源于动力电池,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动力电池能占到整车成本的一半左右。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动力电池成本有多高?从这张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单价及毛利率表格中可以看出,动力电池销售的单价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的2.89元/wh,降到了2017年的1.52元/wh,三年时间降低了近50%。

以瑞虎3xe 400、北汽EU5、风神E70、帝豪EV450、荣威Ei5、荣威ERX5等6款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为例,6款车型入门版售价分别15.78万、22.065万、21.28万、21.83万、21.38万、27.18万;其电池容量分别为49kWh、53.6kWh、49kWh、52kWh、35kWh、48.3kWh,按照其2017年的电池售价来估算,其电池成本大致为7.45万、8.15万、7.45万、7.9万、5.3万、7.34万。

通过补贴前售价与电池成本对比,发现各家电池成本占售价的比例并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

奇瑞瑞虎3xe所占比例最高,接近50%,北汽EU5、风神E70、帝豪EV450电池成本大约占售价的1/3,而荣威Ei5和荣威ERX5电池成本占比最低,大约是1/4。

所以,电动汽车的利润到底有多高?

除动力电池成本外,电动汽车的成本还包括车身成本(与燃油车相差不大)、电机成本(与发动机成本相差不大)、车载充电机、高压线束等成本。但是,总体而言,除去动力电池成本外,电动汽车成本与燃油版成本相差不会太大。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天风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组首席分析师杨藻,曾经以奇瑞eQ1和吉利帝豪(配置|询价)EV300为例做过分析,在不考虑研发、开模等成本前提下,这两台车总成本(包含车身、电池、电机、高压线束、车载充电机等)分别为6.03万和12.95万。而其官方指导价却高达10.38万和19.58万元(补贴前)。

作为参考,相对应的燃油版奇瑞QQ和帝豪,总成本分别为3.12万和5.87万元,官方指导价只有4.29万和8.58万。粗略对比发现,电动汽车奇瑞eQ1和帝豪EV300的毛利非常高,要比燃油版高很多。

再以刚刚上市的帝豪GSe为例: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6月9日,吉利帝豪GSe正式上市,官方并未公布其指导价,而是直接公布了补贴后的全国统一售价,即11.98-14.58万元。有人说,帝豪GSe上市,意味着荣威ERX5、比亚迪宋EV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因为帝豪GSe确实比对手便宜了一大截。

帝豪GSe同样采用由宁德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为52kWh。假如仍然按照1.52元/wh(2017年宁德时代电池售价)来计算,那么,该车的电池成本为7.9万元,再加上车身成本、电机、高压线束等成本约6.8万元(参考帝豪EV300成本),帝豪GSe总成本大约14.7万。

帝豪GSe综合续航353km,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35.4Wh/kg,按照新补贴政策,至少能获取6万元的补贴,并且,帝豪GSe实际电池成本肯定会低于7.9万元,所以,哪怕帝豪GSe被认为是低价上市,仍然有着可观的利润。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赔本的我们不做”,帝豪GSe这个定价仍然能赚钱,甚至由于“跨界SUV市场比较空白,定价(可以)比较高,多赚五千一万”。

所以,考虑到“搅局者”帝豪GSe仍然能赚钱,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市面上多数电动汽车有着非常丰厚的利润。

聊到这里,我觉得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下:

第一,奇瑞eQ1、帝豪EV以及上述提到的绝大多数纯电动汽车,都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油改电”而来,车企在研发、开模等方面能省去很多成本。

第二,车企都讲究规模效应,量产交付能力是最考验包括特斯拉、蔚来、威马等在内的所有造车新势力的一环,这里的“量产交付”远远不限于蔚来或威马现有订单的1万台,从规模效应的角度讲,10万台和100万台的成本分摊完全是两回事儿。

第三,尽管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逐年提升,但是,电动汽车的销量仍然非常有限,就算是北汽新能源、比亚迪这两家以销量取胜的佼佼者,也没有哪款车型能够达到理想中的规模效应。

在谈不上规模效应的背景下,还是财政补贴更诱人

6月12日,新的补贴政策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与2017年补贴政策相比,续航里程小于150km车型,直接取消了财政补贴;续航300km以下的车型,补贴金额均大幅下降,而续航位于300km和400km之间的车型,补贴则由4.4万上升到4.5万,续航大于400km以上,补贴由4.4万上升为5万。可见政府对长续航里程车型扶持加大。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但也并不是电池越多越好,因为新政对电池能量密度增加了补贴系数这一项,直白将就是车辆百公里耗电量比标准越低,所对应的系数就越高,补贴也就越多。

所以你会发现,尽管在售价上参差不齐,但是今年上市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都提升非常明显,帝豪EV300升级为EV350和EV450,北汽EX260升级为EX360,比亚迪e5/秦EV/宋EV续航也都大幅升级。

但是,大家都知道财政补贴并非长久之计,补贴逐渐退坡是不争的事实。“新能源汽车补贴预计到2020年将全部退出,由双积分政策全面接管”,类似预言,就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车企的头顶之上。

2019-2020年补贴退坡 还会有更严格的KPI

怎么感觉突然就变天了呢,没错,接下来可能不但没有补贴拿,还要应对政策的考核,如果达不到“双积分”这项KPI的考核,甚至会面临罚款、停产的处罚。如何保证拿不到补贴后,新能源汽车不会变“凉凉”呢?“双积分”政策便是这份保障。

电动汽车定价乱象: 11.98万的帝豪GSe仍有钱可赚其它车型已赚翻?

补贴新政要求车企生产续航更高、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百公里能耗更少的电动汽车,而“双积分”,不但要求车企将平均燃料消耗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有义务生产相应数量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只有把这些车子卖出去,才能得到相应的新能源积分。

2017年9月,工信部正式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

根据2017年工信部公示的双积分情况,比亚迪和北京新能源两家公司新能源积分最多,分别高达22.3万和21.8万,排在三、四、五位的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和浙江豪情,新能源积分分别为14.4万、12.5万和10.8万,前5名都提前达到了比例要求。

但是,2017年全年新能源积分占比只有6.8%,这意味着大多数车企,都得投入更大精力去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以应对KPI考核。

说了这么多,电动汽车会越来越便宜吗?

我认为会。首先,电池成本在不断下降,宁德时代的电池售价由2014年2.89元/wh降到了2017年的1.52元/wh,三年时间降低了近50%。有分析师认为,到2025年,动力电池的价格有望下探到每千瓦时662元,这意味着,动力电池的售价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再降低一半以上。

其次,财政补贴会退坡,但不会在短期内完全退去,并且补贴政策会对高续航、高技术含量车型会越来越友好。即使财政补贴完全退去,“双积分”也会倒逼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普及。今年主流电动车综合续航已达到400公里,未来3-5年,综合续航达到600-800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三,轩逸·纯电、思皓E20X、纯电版奥迪Q2L等合资车型入局,竞争加剧有利于电动汽车定价趋于合理化。轩逸·纯电给出的预售价为16.6万,未来3-5年,以燃油车的售价买电动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写在最后:

除了帝豪GSe不打价格战,仍然有钱可赚以外,林杰还谈到,“一切成本跟规模息息相关,没有规模,供应商不会给你零件,必须靠规模量。我们会推出我们认为在细分市场可以做到第一的车型,以这样的目标做纯电。”林杰表示。

林杰提到的规模在哪里?可能并不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限购城市里。

全球领先的绩效管理公司尼尔森连续6年对新能源市场进行追踪研究,其报告显示,A00级别仍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从结构上来看,2014-2017年限购城市的销量增加了近12倍,而非限购城市的销量增长比例高达30倍。

可见,电动汽车的突破口可能在三四线非限购城市,其城市用户已婚有小孩比例更高(80%),主要更看重乘坐舒适性(27%)、车辆价格(27%)、维修保养成本(27%),53%的车主采用飞线充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推广,其市场也在逐渐从一线二线城市开始渗透到三线城市,三线城市居民对充电便利性和充电时间要求更低,他们更在乎电动汽车的售价、后期使用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三线城市纯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在200km以内,但他们期望续航能达到一线城市的实际水平。

我认为尼尔森带来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它不仅论证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帮助车企找到了“规模量”的突破口。这对车企降低成本,降低售价,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都至关重要。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热门评论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