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比亚迪高调宣布秦100、唐100上市。其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关键词,一个是续航里程100公里,一个是价格提高,另有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关键词——反“萨德”。随着躁动的尘埃落去,似乎感觉谁的脸被打了。
乍看真不明白,比亚迪电池技术怎么能一下提高那么多?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遇到了玻璃顶,难道被比亚迪突破了?从比亚迪发布的新闻资料中还是找到了答案,新上市的秦100和唐100摒弃了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转而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调整,清楚地解释了比亚迪秦100、唐100,为什么纯电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公里。
当然,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比亚迪秦100、唐100比之前秦、唐插混汽车的价格有所提升。不少“迪粉”攒钱等着秦100、唐100,根据坊间传出的消息揣测着,期待着秦100、唐100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但秦100、唐100上市后发现,他们似乎感觉自己的脸被打了,但这对比亚迪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问题。
而当我们把一些看似互不相关的新闻连起来之后,我们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重大的新闻。
一则新闻是,2016年韩国政府一意孤行,决定在韩部署美国的“萨德”系统,此事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极大的愤慨。过了一段时间,在中国政府公布的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中,共入围57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但三星电子、LG化学等外资巨头并未进入目录。原本在华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如三星和LG,突然因为中国政府的一纸文件被打入冷宫。这两则看上去并不相关的新闻出现之后,很快出现了另一则让人始料未及的新闻:“2016年7月21日晚,比亚迪发布公告,确认注册地在上海的三星半导体将斥资约30亿元认购5226.48万股比亚迪股份,成为比亚迪第九大股东。”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本就是两条技术路线之争,或者说,三星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具有竞争关系,怎么在中国政府公布的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之后,三星就主动屈尊入股比亚迪了?有财经媒体评论称,这是三星希望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绕过政府对包括三星在内的韩系电池企业设置的“壁垒”,曲线救国,顺利获得市场的成功案例。
我们不敢说这三则消息存在内在联系,真正了解实情的只有当事人。但是,有一种弯道超车的方法,就是通过设定某种规则,让更多的人按照规则去走弯路。而自己却违规抄近路,从而实现弯道超车。请问王先生,这是一种玩法吗?有一点我们知道,那就是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个汽车厂家敢耍中国政府呢!
众所周知,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坚持磷酸铁锂路线,与三星的三元锂电的路线全然不同,怎么三星入股比亚迪,比亚迪就有了三元锂电池技术了?其实,电池的原理很简单,但难就难在材料技术,以及在生产中材料的配比、精度的控制,以及一致性控制。这点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相当大,而三星也正是以此为看家本领。秦100和唐100突然就用上了量产的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技术突破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是“技术狂人”王传福脑洞大开,一夜之间悟出了三元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还是直接采用了三星技术和材料?亦或是直接使用三星的电池?不会是比亚迪帮助韩国三星绕过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实现进入了中国市场、击败中国竞争对手的目的吧?若真是如此,在此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弱弱地向王传福先生问一句,是谁的脸被打了?也许工信部和科技部的有关领导更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纯资本运营的角度审视,三星入股比亚迪无可厚非,不就是逐利嘛。从技术合作的角度讲,即便比亚迪采用三星的技术也无可厚非,双方都是股东关系了嘛。但是,如果站在当前因为“萨德”导致中韩关系高度紧张的大背景下、站在国家战略产业博弈的背景下审视,我们又当如何理解此事呢?至少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个企业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跟政府站在同一战壕中的,更不用说在背后放黑枪了。
在韩国三星电池的问题上、在秦100和唐100如何获得技术突破的问题上,我们有太多的疑问,这也成了我们选择王传福为本期一周新闻人物的理由。
2029093831湖南长沙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小人一个。 比亚迪做手机电池的时候,用的就是三元锂电池了。 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没有谁好谁坏,管学军文章全程就说谁好谁坏。 循环次数、能量密度、价格,都各有优势。 私家车用的时间次数少,解决了安全问题,就可以用三元锂。 而大巴出租车、循环次数占优的磷酸铁锂就很好。 一把年纪了,还在哪里收了外资黑钱,还在这里骂国产卖国。。。
hyg988广西
管学军你是不是傻?如果三星的技术真帮助了比亚迪电池技术的突破,难道不是好事?
2262473590上海
管学军看你貌似在谈论技术,其实就是小人不得志的嘴脸,你现在干嘛不是去喷中韩合资的现代,起亚,等这个更适合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