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前,不少朋友都会详细对比竞争车型之间的参数表,其中悬挂结构这栏相信也是我们一定会关注的。但实际上一辆车好不好开,真的通过规格表就能分辨出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像大家都嗤之以鼻的后轮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感觉就像是廉价入门家轿的代名词,但本田思域Type R却带着它刷新了纽北赛道的前躯车记录。
影响汽车操控的因素很多,如车重、前后重量比、驱动形式等,而我们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关于底盘调教对于操控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调校就是悬架部分了,悬架的形式是最能决定车辆特性的因素,正如大家知道的一样,双叉臂悬架肯定是比简单的麦费逊悬架支撑性好更为运动。但普通的宝马3系与M3相比,它们的悬挂形式相同,为何操控的差异又会那么大呢?
因为除了轮胎抓地力及扁平率的差异外,悬挂弹簧的强弱、避震器的阻尼高低及行程长短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特性。悬挂的支撑力更强,车辆在弯道时的侧倾也会更小,这无疑对提升操控有着正面的意义。
然而悬挂的支撑力并非越高越好,过硬的悬挂会让车辆在起伏的道路上出现过度的弹跳,这不仅无助于提升操控,也会让车辆变得不安全,而且前、后悬挂的硬度差异也会改变车辆在弯道上的动态。此外,防倾杆的粗细也是会改变车辆的操控,甚至像扭力梁的前后位置和硬度也能关系到这辆车是否能成为弯道上的健将。此外,使用铝合金摆臂等一系列手段降低簧下质量,以及选择刚性更强的悬挂连接胶,这都能让操控变得更敏锐,也是很多性能车追求运动风格的做法。
如果你认为这些就是调教悬挂的全部,那可就错了,真正复杂的还在后面呢。即使以上所有硬件都完全相同的两辆车,只要它们的四轮定位数据有异,那操控的感受也会千差万别。像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这些数据都会相互影响到车辆行驶的特性。而且在悬挂拉伸时,四轮数据同时变化后,车辆是否又能保持优秀的操控特性,这些往往与车架设计以及悬挂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我们以上说的这些因素,虽然只是关系操控好坏的表象,但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如何拿捏好每一项数据,这就需要设计师拥有大量的经验和实验为基础。所以底盘的研发对于车厂来说是非常复杂和耗费金钱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自主品牌会原封不动的抄袭外资车型的底盘,因为即使是很小的调整,在没有足够设计能力的前提下,也会直接影响到操控以至行车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