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雨天的时候,我们行车就应该特别注意,尤其是现在很多市政路上都是豆腐渣排水工程,雨势一大,基本就有“水浸街”现象出现。这个时候,脑洞大开的市民又开始搞笑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积水路往往是很多车主朋友们都不喜欢的,因为经过积水地方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谨慎,不然可能就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那就苦逼了。
在城市路段,隧道淹水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常常因为一条隧道被水淹没而导致一整段路交通瘫痪。而我们要穿过的隧道有些施划了积水警戒线,两条白线分别代表着积水30厘米、40厘米的深度。水位接近或超过警戒线,交警会采取相应的分流或强制交管措施。
那么这条积水警戒线可靠吗?当然可靠。不过,可能有很多人看不懂这条线,加上有的隧道会设置摄像头,某些车主就可能误以为是哪类车禁止通行的标识。其实这不是交管部门施划的标准停止标线,车辆沿线行驶,不会有任何交通违法的处罚。如果隧道中的水已经淹过了这条积水警戒线,那么行车的时候就应该谨慎了。
以一辆排量为2.0的中型小轿车为例,车尾的排气管高度约为28厘米。根据车型的大小,小车排气管最低约为26厘米,越野车、轻型货车等车型的排气管,高度为30厘米。一般的小汽车要经过积水,排气管应保持在水面以上。而警戒线接近30cm时,只有部分车辆可以顺利通过,一旦接近40cm,就最好别通过了。
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为了安全地航行,远洋轮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车子也有吗?当然有了,对应到汽车上,其实也有不同的“吃水线”。
怎么样判断自己爱车的安全涉水位置呢?尽量通过车轮的涉水深度来进行判断,由车轮中心位置往下二分之一部位为基准点, 如果积水超过基准点则请勿冒险涉水;积水低于基准点的话有如下建议:
要是无法判断水深的话,建议先停一旁,看看其他车通过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判断能通行以后,参考前车的行进路线,换至低挡位,轻踩油门,油门一定要踩着,不松开脚,不然可能会造成排气管回压将水倒吸入发动机,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高速通过,因为重踩油门时节气门在大开情况下会大量吸气,此情况下很容易将水吸入发动机内,同样损伤发动机。
写在最后,要是大雨滂沱,路面积水严重,怎样做是不会让汽车发动机因涉水问题而受到损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