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起源于宋朝皇妃的“富贵病”

美食玉馔
记得小时候,每次上街,总会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串冰糖葫芦。作为外地人,我们看到和吃到的冰糖葫芦其实并不正宗。但小时候总是吃的满嘴的开心和满足,我想,那个年纪的孩子,都是爱吃糖葫芦的吧!
后来有次到北京旅游,看到冰糖葫芦竟然可以做成那么多形状,那么多颜色,整个橱窗里五颜六色的,很吸引小孩子。但我知道,那不是最终的冰糖葫芦。最早的时候,冰糖葫芦就是直接把山楂果用竹签串成一串,由小贩拿着走街串巷的去卖,一串上有很多个,竹签被压得弯弯的,走起来路来会一颠一颠的,特别有意思。
我们现在吃到的外面裹了糖的冰糖葫芦,最早是出现在宋朝,还跟宋朝的一个皇帝有关。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名叫赵停,很受宋孝宗的宠爱,因此在公元1187年,赵停,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通过宋孝宗的内禅而继位,第二年便改年号为绍熙。
这位宋光宗在位时间并不长,政绩也一般,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但他同大多数皇帝一样,都有一位非常宠爱的美人。这位美人叫黄贵妃,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独得宋光宗宠爱。然而有一天,这位贵妃病了,脸色面黄肌瘦,整日不思饮食,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了,宫里的御医对她的病也都束手无策,于是宋光宗不惜花重金张贴皇榜求医。
后来有一位江湖上的郎中揭榜进宫,为这位贵妃治病。他命人将红果,也就是现在的山楂,与冰糖煎熬,在每顿饭前时让贵妃服下五到十粒。没想到没过几日,这位贵妃竟然慢慢好起来了。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新奇,于是这个药方便被流传了下来。后来民间的百姓纷纷将这种果子串起来拿到街上去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吃到的冰糖葫芦了。
其实这种方法之所以能治好那位贵妃的病,完全就是因为里面的山楂。山楂有活血、助消化、消积食等作用,这位贵妃定是因为每日山珍海味吃积食了,导致胃口不好,才会食不下咽,因此吃了山楂之后胃口大开,病自然也就慢慢的好了起来。
冰糖葫芦或许是每个小孩子童年印象最深的回忆,好吃不贵,任何一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而且重要的是小孩子吃了还能帮助消化,增长胃口,何乐而不吃呢?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