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三问上海杀妻藏尸案:还能不能相信爱情?

晓看君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作者:李勤余】

法庭外,受害者杨俪萍父母悲痛欲绝的深情,让人不忍直视。凶手朱晓东被宣判死刑,或许能让二老松一口气,但未来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早已没有快乐二字。

一切都源于杨俪萍和朱晓东的这场致命婚姻。如果世界上真有时光机器,相信所有人都会竭力制止他们的结合。可或许,即使能够成功穿越,我们也根本无力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呢?

“门当户对”到底重要吗?

三问上海杀妻藏尸案:还能不能相信爱情?

这桩骇人听闻的案件之所以引人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婚姻双方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公开信息显示,10岁那年,朱晓东的父母离异。自小,他的成绩平平。成年后,他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前同事对他的最深刻印象是,朱晓东对酒吧的情况“门清”。

而那边厢,杨俪萍从小成绩优异,文静听话。长大后,她成为上海一所重点学校的编制内教师,收入情况远好于朱晓东。用阶层差异来形容或许稍显夸张,但乖乖女与社会青年的人生,本不应有交叉点。

如今,悲惨的结局摆在眼前,公众不禁为女方感到惋惜。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如果双方“门当户对”,这场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不知是否是为了印证这种说法,媒体在报道此事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比如,杨俪萍热爱小动物,常常为流浪动物而伤心。而朱晓东也饲养动物,但都是些冷血动物。看上去,上述描写是为了说明,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格。

其实,近年来“门当户对”的提法悄然间重新流行了起来。这一从前被认定为传统封建思想的“落后”观念,如今已成登堂入室的“主流”概念。

平心而论,追求“门当户对”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毕竟,较为接近的家庭条件、社会阶层,容易产生比较相似的三观和共同话题。另一方面,在商品社会,“门当户对”也能使一桩婚姻实现利益最大化,避免阶层滑落。

可是,婚姻的基础毕竟是爱情。虽然听上去过于理想化,但缺少感情的润滑,很难想象夫妻双方能够共度漫长而琐碎的人生。机械地套用“门当户对”,恐怕不会比ayawawa的pua理论高明多少。爱情无法用公式来计算,婚姻更不能。退一万步来说,乖乖女嫁给一位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一定能收获幸福吗?恐怕谁也无法给出保证。

当然,这并不是说,婚姻双方的物质条件是否匹配完全不值得考虑,只是这从来不该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家境不好给朱晓东的人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他的残忍和冷血,恐怕更大程度上源于其先天人格的缺陷。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是任何一个正常人类都很难想象的。

致命婚姻里到底有没有“真爱”?

三问上海杀妻藏尸案:还能不能相信爱情?

由于夫妻双方的家庭条件、生活状况存在着不小的落差,让这桩婚姻成立的原因看上去更接近“真爱”。确实,杨俪萍和朱晓东在颜值上都没话说。女方乖巧温柔,自然不必多言。男方生活随性,又“很酷”,时常做些“离经叛道”的事,对不谙世事的乖乖女构成了致命的吸引力。理论上说,夫妻双方在性格上形成互补,倒也不是坏事。

可所谓的“真爱”,或许只是一种假象。婚后,杨俪萍曾经尝试接近朱晓东的内心。与朱晓东在一起后,杨俪萍开始喜欢日本摇滚乐手、造型另类的MIYAVI,甚至和丈夫一样,开始在手臂纹身。她也逐渐不再穿“仙仙”的衣服,更多以运动装示人。

可是,朱晓东有没有为杨俪萍改变过什么呢?婚后,他的不靠谱生活从未结束,让两人的感情看上去更像是单向发展。如果婚姻双方不能平等付出,而任由感情的天平随意倾斜,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朱晓东曾在庭审中透露,事发两天前,两人曾共同前往杭州旅游,因为没有购买到高铁票和预定到酒店,两人发生了矛盾。朱晓东说,直到事发前,杨俪萍依然抱怨个不停,自己随后扼住妻子的脖子,目的是“让她不要再唠唠叨叨”。

假如朱晓东所言属实,那么至少可以证明一点,他对妻子的爱实在微乎其微。没有爱,琐碎的生活就会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一个残忍的凶手可能会动手,而更普遍的现象是,婚姻因为一桩小事走向破裂、终结。

朱晓东的“爱”是虚假的,杨俪萍的“爱”更像是一种错觉。如今,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在杨俪萍眼中的朱晓东到底哪里好。媒体的描述中,不乏猜测的成分。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男人靠不靠得住,逃不过生活的审判。朱晓东对婚姻的不忠诚,杨俪萍在去世前早已发现。在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纸条上,朱晓东写道:“保证只有你一个,保证再也不和别人发消息,不会和别人联系,手机每天都可以给你看,手机记录随时可以去查,每月一号。”

尽管如此,杨俪萍仍然对朱晓东不离不弃,让我们徒呼奈何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乖乖女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有一些偏差。

说一千道一万,这场致命婚姻的症结不在于双方家境的差距,而是这对俊男靓女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爱,是相互关心、平等交流、不计付出、忠贞不二,缺乏上述基础,强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婚姻,迟早会崩溃。只是对杨俪萍和她的父母而言,结果实在太过惨烈。

我们到底还能不能相信爱情?

撇开案情不谈,其实杨俪萍的父母让我颇为感动。这桩致命的婚姻起初并不被杨家人看好。朱晓东给杨俪萍父母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油头粉面,说话很圆滑,“感觉靠不住”。不过,按照杨俪萍父亲的说法,既然女儿已经看上,自己便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为难两人。

在杨俪萍与朱晓东的婚礼上,为了照顾朱晓东的家庭条件,婚礼只有6桌,没有司仪,杨俪萍也没有穿婚纱,仅套了一件白色蕾丝上衣,加上一条牛仔裤。

近两年,“丧”文化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主流,许多人将单身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穷。上海丈母娘要房、要车的妖魔化形象,不仅出现在影视剧中,更有日渐成为刻板印象的趋势。

但杨俪萍父母已经用行动证明,真实的生活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大多数中国父母,或许没有多么高深的文化修养和先进的思想意识,但对子女的爱,却是实实在在的。想要收获一份完美的爱情,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而不是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与其考虑丈母娘的脸色,不如多扪心自问,在爱情里,自己做得够不够好?

也正因此,杨俪萍父母悲伤的表情,更让人感到心疼。这样一对善良、开明的老夫妻,已经为乖巧的女儿创造了最好的婚姻条件。可惜,也只剩下了可惜。另一边,在法庭宣判后,朱晓东的母亲还在“执着”地为自己的儿子喊冤。朱家人的表现不由让人感叹,我们仍然应该相信爱情,但千万要擦亮眼睛,可别爱错了人。

发布于: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