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味食尚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段时间一部《百鸟朝凤》的电影,

讲述在新中国的发展浪潮下,

民间艺术唢呐文化的消亡,

传承,成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片中的男主角继承了师父的手艺,

即使面临手艺发展空间不断消亡,

也不忘师父遗训,把唢呐手艺坚持下去,

奏出一首《百鸟朝凤》。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影终是电影,

生活里没有陈述、没有表演与戏剧,

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执念。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朗霞豆浆

朗霞豆浆作为中国百年老字号,

这制作豆浆的手艺已经流传了上百年,

有人说,到余姚没尝过朗霞豆浆,

等于没有到过余姚。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徐国香老师傅作为创始人,

他那一脉被余姚人公认为豆浆制作第一,

国香师傅一生授徒26名,

遍布慈溪 、镇海、上虞、广东等地,

但他的关门大弟子却在余姚这个老地方,

把师傅的绝技三十年不变地流传下去。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难觅影踪的豆浆香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原本就是社会进步的不可抗力因素,

满大街排着长队的奶茶手调饮料店,

谁还记得那些年一路上的豆浆香?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能让人排队的豆浆店屈指可数,

干大林豆浆店算一家,

事实上,这家豆浆店不仅门前每日排队,

更有人驱车100公里只为尝一口,

被各大电视台采访,登上央视,

更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这对干大林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碗咸豆浆依然每碗2元。

干大林是徐国香的大弟子,

跟随师傅学习手艺十八年。

学艺的第一天,师傅把狠话搁下:

“学会做豆浆不难,难的是要做好。”

何止单单指学做豆浆,

任何难事不在懂,在精,不是吗?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习老手艺,得守老规矩。

每天凌晨起床,准备柴火,

劈柴,磨豆,一点都不能马虎。

出师后的甘大林,每天挑着担子,

一头放着煤球、缸灶、锅,

另一头放着调料、瓦碗,

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叫卖。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艺好的人做着实在的生意,

有了稳定的食客后,

干大林在朗霞街道上盘下一家小店,

继续卖他的咸豆浆。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会一件事很简单,

不简单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干大林已经半百有余,

这豆浆的制作手艺,

他已经做了30年了。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鬓角花白的他看上去寡言老实,

可一说起豆浆却有种淡淡的自信:

“你就是把这豆浆碗倒过来,

中间的豆浆都不会掉。”

也许是深知道豆浆制作的每一步诀窍,

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润、滑、嫩、厚。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天凌晨四点,干大林和妻子就起床了,

在老旧的石磨上磨扎昨天泡好的黄豆。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干大林的眼里,

黄豆不仅是食材,更是珍品。

一颗颗圆润光滑,

每天少则浸泡12小时,多则24小时,

这其中的变化得视天气气温不同而变。

偷懒不计时?这类事情从不可能发生,

这是老一代手艺人定下的规矩,

也是每一个手艺人执着的坚持。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磨豆早已用上电动机,

而干大林的黄豆还在用着古旧的石磨,

每次黄豆都得磨上个两三遍,

这样的黄豆末儿才细,

放下磨好的黄豆,他就开始生火。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已被煤气炉覆盖的城市里,

居然还有用着木柴生火。

据说,这是豆浆飘香的原因,

选碳性十足的白柴才能没有浓烟,

泡腾的豆浆散发自然的柴香,沁人脾胃。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洗干净那个烧豆浆用的缸灶,

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的木质膛锅,

这种膛锅在市面上难寻,

得找老木匠特别定制。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准备功夫都做好了,

熬制豆浆这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干大林必须寸步不离地看着火候,

火猛了有焦味,火小了豆生味涩,

他坐在炉边一小时认真守着,

时不时搅拌一下,

一炉好的豆浆才能烧成。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掀开木盖子的那一瞬间,

满屋的热气腾腾,如入仙境,

豆浆清香氤氲,让人心向往之。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准备两小时就过去了,

早上六点,干大林和妻子打开店门,

一天的生意又开始了,三十年如一日。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碗里放进青葱与各类调料,

从锅里勺起一勺豆浆对着碗里飞流直下,

豆白色的浆液冲进瓷碗里,

旋起小漩涡,片刻成型凝固,

喝豆浆?吃豆浆?谁管!反正美味...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天下来不停歇,已买上千碗。

下午还有更多从外地慕名而至的食客,

耗费几百元的油费只为一碗两元的豆浆,

吃货的世界似是不可理解。

可用大半辈子的光阴

守住日渐消亡的手艺的干大林,

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也许只有那些对美味执着的人,

才能懂那颗对手艺执守的心。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干大林豆浆的名气越来越大,

自然就有人给干大林提了些建议:

“兑点水怎么了,又没有人喝的出来。”

“用煤气煮多快,快别用柴火了”

……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干大林不肯,他做的豆浆,

这些年,每一斤豆只做20碗,

多做一碗,少做一碗,

都会失了它的原本的味道。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傅教我的,

就是“朗霞豆浆”这块牌子不能倒。

不能生意好时,

不熟的也舀了,薄的也卖了,

这样的话,生意是要做塌的。”

这个与豆浆打交道半辈子的老实人,

已是豆浆制作的佼佼者的干大林,

却时时事事谨记师傅的训言。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生意人来说,成本是一切之本。

可对手艺人而言,每道工序都同样重要,

多一步,少一步都失去它的意义。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年过半百的干大林,

开始担心起手艺的传承。

不少人曾来到他的店里,

希望能学会他的手艺,

可大多都只能半途而废,

只因他“死板”地守着那些老规矩,

要走的,留也留不住,干大林也不强求。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想要把手艺完完整整地传授下去,

而不是找个人,随随便便挂个招牌,

施展着半桶水的技艺。

如今,那个因豆浆而与女儿结缘的女婿,

成了干大林的入室弟子,

就像十七岁的干大林那样,

把这门豆浆手艺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一碗咸豆浆,由于他的坚持,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谁说世易时移,

非人力可为?

那些关于消亡的故事在生活中,

每天都频繁的上演,而我们能做的,

不过是当发展的浪潮席卷而至,

珍而重之,不灭几点灯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味食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