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寒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三重门》?

生活游戏
恰逢《乘风破浪》与知乎搞了一个圆桌活动,为了配合参与这个圆桌活动我第一次开通了知乎帐号,恰逢我参加活动时发现知乎有这么多和《乘风破浪》有关的话题,又恰逢我点进来了看到很多四六不靠的猜测。作为非常清楚整个事情经过的当事人之一,我就来讲讲这个问题吧。
▲摄影指导:程马志远1.大家拍电影,老板都希望“多快好省”,但这其实是矛盾的,你必须有所侧重有所牺牲。那侧重哪个?牺牲哪个?“多”,你必须保证足够的片长,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素材来剪出足够的片长,没法牺牲。“快”,我们就是想要春节档上映,不快不行啊。“好”,这还用说吗?不好还要做出来,是爱好打自己的脸吗?那最后我们只有把“省”牺牲掉了。我们真的好不省啊,大家看看最后的演职员表就知道我们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图片摄影:刘虹妤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拍戏最多的时候我们用了九台摄影机,戏用的赛车,就是韩寒在斯巴鲁拉力车队使用的冠军赛车,这种顶级大车队一线服役的赛车,每辆车造价在都在一百万美金以上,路跑每公里的损耗成本平均是400美金/公里。这样的赛车我们用了不是一辆也不是两辆,是四辆,而且还是拍撞毁的戏。我们不但有A组B组,还有一个拍狗的C组,每天跟着狗出差各种外景拍,虽然最后成片里只用了C组拍的一点点镜头,但喝一碗倒一碗这种事,本来就是大组常干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至于平时那种用好几台日租金以万计的Phantom Flex高速摄影机来多机拍,用俄罗斯臂跟拍车给特效组拍合成用的素材这些小事就不多说了。
韩塞导演是干什么的?赛车手啊,他们赛车手,不就是喜欢比别人快吗……终于把要说的说完了,居然说了这么多,不过,虽然如期上映都在意料之中,计划之中,但我还是觉得我们刷新了这个规模的电影制作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效率,从这点上讲,还是挺骄傲的,哈哈。
因为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浩大的场面,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繁杂的人物线,所以不需要后期太多功夫剪辑,说白了,能有这么高的票房是对周星驰,和成龙,还有徐克,王宝强的侮辱,观众观影要求低
为什么不能?为什么韩寒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三重门》?为什么韩寒半路出家玩赛车能拿全国冠军?
他不是说了,开拍之前所有的音乐都准备好了,前期做足了准备,他是边拍边剪的。所以就快了!有幸看了唯一的一场点映,出乎意料,有可能是贺岁档最好笑的电影,但不只是喜剧!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