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我们的帝国:偶像是帝国核心,引导潮水方向

摩登中产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我们的帝国:偶像是帝国核心,引导潮水方向

我们的帝国:偶像是帝国核心,引导潮水方向

无论习不习惯,潮流总将我们裹挟其中。

2014年,15岁的王俊凯庆祝生日时翻唱了刘若英老歌,歌声带点超越年龄的沧桑。

“有一天我将会老去,希望你会觉得满意,我没有对不起那个十五岁的自己。”

4年后,这条微博转发量定格为3.5亿,这其中有粉丝夜以继日地转发打卡,亦有路人转发以示归顺潮流

一个人人造星的时代在混沌中开启。

过去的明星文化和现在的偶像文化,分割了两个时代,而少年王俊凯成为新时代的一个入口。

他微博目前有5230万粉丝,除同龄人,粉丝中还包含大量教师、白领和科研人员。

他们在疫苗阴云下,股市震荡中躲避于此,一个阳光向上的偶像,暂可成心灵寄托。

他们关注王俊凯的理由大致相同:干净、柔和、有少年感。

梁文道说,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

更进一步而言,一群人关注一个偶像,往往是在寻找这个时代缺失的东西。

王俊凯和他所属的TFBOYS成名于2012,走红于2013,正是时代交错之际。

人们需要极简的快乐填充生活,年轻偶像几乎不用做什么,就被推到舞台中央。

王俊凯1999年生于重庆,少年时加入了一家模仿日韩明星养成模式的演艺公司,成为练习生。

他每周坐两小时公交车穿过长江,去公司培训声乐和舞蹈,动力最初是“不收任何费用,每月还能赚500元”。

2012年,他的翻唱在网上流行,一年后,少年偶像组合TFBOYS成立。

后来,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成为年度旋律。王俊凯发现他的微博留言一路上升,最开始是回不过来,后来是看不过来。

他开始每周都有飞行,飞行读物一度是《5年高考3年模拟》辅导书。

做题累了舷窗远望,窗外常是无尽的云层。

云层之下,一个庞大的粉丝帝国正在成型。

每晚八九点,学生下课,老师下班,帝国进入最忙碌时刻。

除了打开网页搜索新闻,转发、评论、点赞王俊凯微博,国民还有其他重要工作:

去贴吧签到,去B站顶偶像视频,去应用商店下载偶像代言的APP。

她们在搜索引擎上反复搜索“王俊凯公益”等10多个关键词,以追求最优的联想结果。

25岁以上的粉丝,正成为粉丝团队的主导者。

粉丝团队多设有策划、财务、后勤、美工、数据等小组,招聘时优先招募有专业背景的粉丝。

他们精准计算每次宣传活动,覆盖人流和覆盖面积,推算实际宣发效果,并做大数据报告。其专业程度不亚于商业标书。

几年前,他们的活动还不成体系,近乎半地下。而今,嘲讽声渐消,多元文化下,人们已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

今年年初,有在线阅读签约王俊凯作为代言人,在知乎引发讨论。

一位前员工回答说,只有流量号召力如王俊凯,才能吸引“17岁”们和女白领们。

而她们,恰恰才是中国最愿意为正版阅读付费的人。

王俊凯和年轻偶像们,正在建造一个个粉丝帝国。

帝国边境此消彼长,帝国臣民更迭往来,人们在帝国中栖身,并渐成主人。

时代缺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偶像填充空白。

爱情是禁忌话题时自然会有邓丽君,成长需循规蹈矩时自然会有崔健和窦唯。

生活不可能一直蒙着一块红布,时代总会推出偶像,将其扯落。

在四大天王统治的九十年代,男孩梳起郭富城发型,女孩收集刘德华贴纸,多数追星族藏有日记,贴满昏黄剪报。

可以独自偷欢,可以长街吻别,可以赤裸着古铜色肌肤纵情舞蹈,也可以骑单车穿小城温柔哼唱《甜蜜蜜

人们爱四大天王,爱的其实是那个时代缺失的个性解放。

2005年,超级女声成功点燃了选票热情。

有人找遍湖南广电人脉,只为搜罗入场券;有人买下12部小灵通,只为午夜投票;有人挥金50万买下1万张神州行,只为用来发短信。

人们第一次享受,偶像由自己决定的自由。

决赛阶段10进8时,李宇春粉丝包了辆崭新金龙客车,披挂横幅,高举画板,在长沙穿街过巷,一路开进湖南台。

没有粉丝觉得土,每个人脸上都写满骄傲。

帝国露出最初轮廓,偶像是号召力核心,但帝国的模样,终究要靠粉丝建设。

在遥远的2005年,玉米们从天涯社区涌向百度贴吧,为偶像顶起数万回复的高楼。

她们设立大量职能不同QQ群,如蚁巢般运转得有条不紊。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调侃,她们约定不打口水仗,将“最低调的高调,最冷静的狂热”作为铁律。

后来,这甚至成了一些公司培训员工的警句。

帝国的影响力,已不再满足于次元世界,开始向现实世界辐射。

许多年轻人对国文的好感,不再来自唐诗宋词,而是起源于周杰伦的《兰亭序》和《青花瓷》。

2013年,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进入小学三年级阅读教材。

明星的一言一行,正左右影响年轻人的喜好,并继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那些风行于九十年代的座右铭和朦胧诗早已消失,新一代的日志中,偶像即榜样。

去年,有杂志请明星阅读名著,竟意外带动一波阅读热潮。许多人因偶像推荐,才读了《平凡的世界》、《小王子》和《天使在人间》。

高考结束后,受访时,王俊凯说他枕边书从《5年高考3年模拟》换做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这本并不算大众读物的著作迅速脱销。

有文化学者说,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流行。

2013年8月,TFBOYS以《十年》MV出道。

MV中有一句话:如果睁眼便是十年前,你希望自己会去做什么?

有年过30岁的女白领感慨,当年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梦想,却屈服于家长威压。

看到为梦想坚持的王俊凯,仿佛找回当年冲动。

“他是我无法到达的梦想的化身”。

这是帝国建立的基石,人们因梦想聚拢,并将梦想放大。

从柏拉图式精神互动,到为明星拉票刷榜,如今偶像文化,更像是一种生活信仰。

有粉丝拿着偶像照片进考场,当护身符;有被清华提前录取的女生说,考到北京其实是为了离偶像更近。

还有白领调侃,深夜加班一半,老板发来爱豆的表情包,立即满血复活,“不努力是配不上爱豆的”。

这种情感,已从崇拜爱慕,上升为一种“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

偶像是帝国的核心,可以引导潮水的方向。

他们可以让粉丝,倒向唯颜值消费、反智主义,也可以让年轻人更加理性自信。

那些数量庞大的年轻粉丝,是帝国真正的主人,他们所经受的潜移默化,正生成着他们的价值观。

无论是否习惯,偶像文化已成为年轻人中的主流文化。

庞大的流量导向何处,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模样。

去年9月,以王俊凯为封面的《时尚芭莎》,1秒钟卖出6.4万本,9秒售罄12万本。同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他认捐两个车队、20辆救护车,价值140万。

当月,十八岁成人礼上,王俊凯成立了焕蓝梦想专项基金,首个项目是王俊凯启智图书馆,为贫困地区儿童带去平等获取知识的门票。

以王俊凯的名义,粉丝领养了18头孤象,助养了18只海洋濒危野生动物、五只濒危野生保护动物、一只西伯利亚虎。

他们捐赠了3333份早餐,资助困难家庭儿童8岁至18岁学业。

在广西乡村,粉丝公益组为第18省、第18间“王俊凯悦读室”揭牌。

2018年8月8日,王俊凯参加百度App和百度公益发起的“公益星计划”,捐出120万,全部用于王俊凯启智图书馆的建造。

而参与这次“追星”的粉丝超过521万,公益视频播放超29万次,官方话题阅读量接近5000万。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有更多年轻偶像,通过活动,号召粉丝行公益之举。

年轻粉丝是流量的成员,亦是流量的主人,他们组建粉丝帝国,并将其视为“我们的帝国”。

“我们的帝国”将行何方,未来便所至何处。

2014年的夏天,冰桶挑战活动。

王俊凯和同伴们,盛满冰水,当头倒下。

寒冷的冰水洗刷着眼前的世界。

世界最终露出清晰的模样,少年回给世界一个年轻的笑容。

我们的帝国:偶像是帝国核心,引导潮水方向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