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713铀矿,为第一颗原子弹消费“黄饼”,如今成为摄影天堂

微弱轻盈思齐遥
位于江西上饶市枫岭头镇境内的铀矿,始建于年,从属于后来的核工业部,是我国核工业最早的“三矿五厂”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复员转业军人、技术工人、高校毕业生会战于此。
当时,铀矿有矿区、生活区、电厂三大区域,通讯代号“上饶市六十四号信箱”。矿区有着独立完备的工业设备和党工团、消费、捍卫、财务、行政、后勤等办公场所;消费区建有医院、款待所、粮站、浴室、理发室、大礼堂、学校等生活设备。
矿电厂与矿区之间有厂车,还在矿区建了一条米长的坑口矿专用线。铀矿是苏联援建项目,苏联撤走专家后,不再为该矿的铀水冶提供配套的自动控制系统。尔后,工人们不克制艰难、土法炼铀,消费出了珍贵的“黄饼”。
由于当时条件粗陋,用土法将矿石粉碎后,装入水缸木桶中用稀硫酸浸泡,用纱布做豆腐般重复过滤矿石,接着沉淀、烘干,提炼出一种俗称“黄饼”的重铀酸铵原料。一些工人因受核辐射、吸入过量矿尘而致残,以至死亡。
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原料铀,也为祖国核工业建立提供了一批过硬的技术人才。
年,矿实行关闭停产,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矿的职工曾经陆续搬离矿区和生活区,来到上饶市区的重生活区寓居,但仍有局部老职工还寓居在原生活区。
目前的矿生活区破败不堪,局部建筑也被撤除,大礼堂、职工医院、宿舍、水塔、职工食堂等建筑尚存。
如今,矿区沧桑落寞,不时有摄影喜好者和毕业的学生来这里拍摄、感念。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