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有多迷信?不见儿子怕被克死,修道比朝政还重要

小记者园地
明朝出现了很多奇葩皇帝,明朝十六位皇帝中,大部分都有奇葩的爱好。比如说有喜欢玩蟋蟀的,还有喜欢研究木匠的。总之在历史上,明朝的皇帝出现了很多奇葩。嘉靖皇帝就属于其中一位,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明朝的奇葩皇帝之一。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寻找过张三丰,这让明朝走上了道教。大部分明朝皇帝都是信奉道教的。只不过朱元璋一直没有找到张三丰,可是到了之后的明成祖时期,仍然是派出了大批人马寻找张三丰。在明史中,甚至给张三丰单独立传。
总之明朝的皇帝非常重视道教,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炼丹的事情。那么明朝哪一位皇帝是最迷信的呢?此人肯定是嘉靖皇帝,作为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走向了衰落。那么在明朝就要衰落的时候,嘉靖皇帝竟然还在迷信。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将爱好弄得生活错乱,就是不对的了。嘉靖皇帝的爱好就迷信和爱猫。现如今看来,嘉靖皇帝的一生都是充满了迷信的,他的一生中,以迷信为主,甚至可以说迷信才是他的人生。
当皇帝只属于附属品。嘉靖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还是非常不错的,效仿了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同时嘉靖皇帝宽以治民,减轻赋役,对外也抗击倭寇。这时候的嘉靖皇帝可以说是明君。嘉靖刚刚继位的时候,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可是嘉靖皇帝在位的后期,问题就出现了。嘉靖帝开始沉迷炼丹等迷信的活动。当时的明朝就是皇帝日夜忙修道,宰相争相填青词。朝廷的大臣想要升迁,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理由嘉靖帝的“神秘学”的心理特点,书写一手好青词,实现官场的升职加薪。
明武宗驾崩后,仅仅15岁的嘉靖继位了。通过三年的“大礼仪之争”,嘉靖帝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之后通过“整理”内阁,嘉靖又轻松地洗掉了朝堂的反对势力。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中兴的格局,同时也代表了嘉靖帝属于明君。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通过自己的权谋将皇权夺了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嘉靖帝的头脑肯定是够用的,也被称为明朝的“第一权谋皇帝”。古代的皇帝都想要长生不老,秦始皇就曾经派出很多人寻找过长生不老药,结果一无所获。现代医学证明,想要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嘉靖帝在位的后期,同样开始沉迷长生不老。嘉靖帝在位后期,开始沉迷修仙问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嘉靖的名片上,第一职业是道士,第二职业是大明皇帝。这时候嘉靖帝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修仙学道长生不老。
嘉靖帝将自己的皇宫修成了道观一样,成天披头散发,完全是道士的摸样。沉迷修仙学道之后,嘉靖帝也不上朝了,开始专心修道。这时候明朝的大臣想要升官,需要将青词写好。青词,就是道教祭祀时献给上天的献词。写好青词就可以升官。
每一个大臣都要写青词,写得好可以升官,写不好就可能受到惩罚。一来二去,谁青词写得好,嘉靖就会各外重视。青词写得好还能够成为宰相,比如说夏言。嘉靖二十五年,明军打败了蒙古军,这时候有机会收复河套地区。于是夏言告诉了嘉靖帝。
可是嘉靖帝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收复核桃会不会打扰我修仙学道?嘉靖帝在位的后期,无论是什么样的朝政,都没有他学习修道重要。嘉靖帝当了四十五年的皇帝之后,终于驾崩了,可是在驾崩之前,他没有留下遗诏让谁继位。这就出现了问题。
明朝不可能没有皇帝,于是一帮内阁大臣山寨了一个遗诏,遗诏的内容是让裕王朱载垕继位。当时嘉靖帝立了两位太子,可是这两位太子命不好,都早早夭折了。于是嘉靖帝觉得是得罪了神灵,找到一位道士。其实这时候的卫生条件落后,无论是什么人,早夭太正常不过了。
可是嘉靖帝听了道士的话之后,觉得道士所说的“二龙不能相见”对的。“二龙不能相见”就是说嘉靖帝是真龙天子,那么太子是未来的真龙天子,一山不容二虎,两条龙也不能碰在一起,于是嘉靖帝以“二龙不能相见”为由,基本不见自己的儿子。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