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和预防

护士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医疗工作中,针头和尖锐物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临床上处处要懂得保护自己哦!

如何避免锐器伤?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锐器盒四分之三满及时收集。

5、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锐器伤包括针刺伤、玻璃割伤以及刀割伤等,是引起临床护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报道,美国每年大约发生 60 万例锐器伤,欧洲每年约发生 100 万例针刺伤。研究发现通过锐器伤暴露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分别为 40%、3-10 % 、0.2-0.5 %。

而且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医院锐器伤发生最多的人群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种类最多的是注射器和手术器械。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其危害性强,后果严重,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针刺伤的危害性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针刺伤的预防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2.规范操作行为。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分保障。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挤冲消包”这个小口诀有听说过吗?

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吧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

1、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书写事件发生经过,由科主任、护士长签名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 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相应处置。

针刺伤易发生环节: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我国调研结果显示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发布于:河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外媒问哪来的自信幻想中国人会跪497万
弟弟找开锁上门后发现姐姐已去世432万
尹锡悦内乱案今日开庭382万
美国折腾一周不如周末的风动静大350万
商务部回应美豁免部分产品关税335万
公司约9827万应收账款拍卖2.85万成交325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