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的童年回忆
《我的回忆》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本片获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本文作者:傅雨箫
回忆对于费里尼来说既是曾经的自己,又是现在的负担。就像费里尼在步入中年后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的回忆》(Amarcord)多少具有自传的色彩。费里尼也承认这一点,他是要用这部影片告别自己的青少年时代。[i]
这些回忆的碎片被演化成一部滑稽的喜剧。费里尼用他惯有的漫画手法将本来平淡琐碎的生活尽量表现得幽默有趣。[ii]我们可以把影片中的小镇看作费里尼的故乡里米尼(Rimini),或是任何一个法西斯政权下的乡间小镇。
影片的开始,柳絮在空中飞舞,小镇上的人们像孩子一样跳起来抓这些白色的毛绒。一位面貌干瘪、衣着破烂乞丐模样的人突然对着镜头,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飞絮点缀的小镇。我们都知道,这样文绉绉的诗情画意本属于衣着优雅的上流社会。乞丐显然是被人授意,努力让自己的腔调带有阴阳顿挫的激情,反让人哑然失笑。这是费里尼献上的第一个幽默。它告诉我们决不能一本正经地把这部影片的故事当真。
篝火晚会是影片的第一个高潮。镇上的居民纷纷登场。镜头掠过他们,只用三言两语和几个动作就勾画出了一幅小人物群像:卖瓜子的小贩骑着左右摇晃的三轮车高声宣告自己的光临;淘气的少年们用鞭炮增加晚会混乱吵闹的程度;主人公提塔(Titta)则因为把家里的椅子拿来烧被暴躁的父亲臭骂。刚才那位邋遢乞丐大叔站在燃料堆的上方,引用凯撒那句名言:我到过、我看见、我征服……只是用不是拉丁语,而是经过他改编的意大利语,他继而为自己高呼万岁,就像古罗马时代人们为凯撒欢呼一样。
在费里尼的《八部半》的结尾(见本书),所有人围成圆圈,拉起手来跳舞。那是主人公逃避现实的幻觉。而在他十年后拍摄的《我的回忆》中,篝火晚会让镇上所有人都很快进入兴奋状态,人们开始拉手起舞。回忆不再灼灼逼人,而是变成一幅漫画式图景。
狂欢结束,众人散去,推着自行车的律师在灰烬瀰漫的烟雾中登场,开始用正规的学术语言对着镜头前的我们介绍小镇的历史。他的官方腔调与几分钟前的粗俗的狂欢显得格格不入。当观众正要被他索然无趣的讲解弄得昏昏欲睡时,律师的滔滔不绝终于被放屁声打断。知识分子派头的文质彬彬被粗鲁的玩笑反衬出的是他的虚弱无力。
接下来,学校的段落,再次强化了这种感觉。与讲台上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老师们相反,学生们只想逃离和搞怪。这群处于青春期骚动中的半大孩子,不在乎课堂教授的所谓学问,因为他们真正关心的自我与此完全不相干。费里尼同样用极为夸张的调侃方式,表现老师和学生之间每日被迫面对,又互不相容的无奈。
同费里尼后期的大部分作品一样,欲望是一个贯穿了全片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该片唯一的主题。十几年前费里尼曾在《甜蜜的生活》中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呈现,遭到教会和保守人士的猛烈攻击,现在他干脆换成玩笑,以半真半假的方式来表现。和《甜蜜的生活》放映之后剧组遭到谩骂的痛苦经历相反,这一次,《我的回忆》大获全胜,不仅业内人士叫好,在全球的票房也是大满贯。是人们的观念在此间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开放了,还是人们依然只愿意把这个主题游戏化。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在费里尼时代的意大利人们依然普遍看重婚姻和贞洁观念,但私下里却从来没有因此停止以性话题为乐。
在教堂忏悔一段中,男孩们面对代表信仰的牧师,满脑子想的反而是因禁锢而更为膨胀的生理需求。牧师严肃地宣告,圣路易会因为他们的罪孽哭泣,提塔心里回答:让他哭去吧。
提塔暗恋成熟丰韵的格拉迪斯卡(Gradisca),而同时青春期萌动的欲望又让他对周围的各种女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幻想:烟草店丰满的老板娘,学校里高冷的数学老师,圣安东尼日来赶集的农妇们。这些骚动期的少年们甚至在雨天跑到英雄纪念碑前,因为天使雕像的臀部能让他们感受到女性的肉体。他们幻想着生活中的女人们,幻想着在墨索里尼头像的认可下与渴望的女孩结婚。不管圣路易是不是在哭泣,他们总需要发泄自己腾升的欲望。
不只是这些少年。欲望永远是男人之间说不完的主题,费里尼用一种喧嚣、迷幻的方式将它毫不避讳地表达出来。提塔所暗恋的格拉迪斯卡本身就是欲望的化身。她是所有男人调侃的对象,就连“格拉迪斯卡”这个称呼的意味都是“请君自便”,更不用提这个称呼来自那样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不管真实与否,这个女人的形象已经在镇上男人们的脑海中同欲望画等号。
比起格拉迪斯卡和王子的粉红夜晚,影片中另一个超现实的幻想则更加喜剧性。根据瓜子小贩比辛(Biscein)的描述,他受到穆斯林贵族二十几个妻妾的热情邀请,与她们翻云覆雨一整晚。导演非常巧妙地处理了这一段的时空关系,让律师的叙述变成了身临其境的回放。当穆斯林贵族和他的三十个妻妾到来时,律师因为称自己亲眼所见这一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他的回忆。当他们消失在律师的视野中时,他却对着观众继续刚才的陈述。混乱热闹的画面替代了他平淡呆板的词汇。
律师用一句话过渡后,长着丑陋的大鼻头和一脸红包的瓜子小贩踏着三轮车登场。如同一座舞台,伴随着渐强的背景音乐,这个“重要人物”从阴影中逐渐显露身影,出现在灯光之下。阳台上,只露出眼睛的后宫女人们扔下布条系成的绳子。她们两三个一组,同时用夸张的偏头动作示意他到她们的房中去。特写中是瓜子小贩春风得意的笑容。他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给自己打气,一边往上爬。进入闺房,他就像舞蛇的艺人那样掏出笛子,让一屋子的异域美女扭动曼妙的水蛇腰翩翩起舞。满嘴大话的小贩随后声称自己凶猛地一夜驭二十八女。虽然谁都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只是在想象中自我满足,但镇上哪个男人不是这样呢?连住在精神病院里的叔叔都要爬到树上大声宣布自己的欲望。
和欲望纠缠在一起的,则是对真情实意的浪漫幻想。本性天真的格拉迪斯卡期待能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说到痛处不禁落泪。而少年们则是闭着眼睛,在灰蒙蒙的大雾中想象自己和命中真爱跳舞。此时的他们一点也不像平日的捣蛋鬼,而只是稚嫩、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年轻人。可惜背景中狂风呼啸,灰土和枯叶漫天飞舞。即便是描绘稚情,费里尼也禁不住要用调侃的方式。
除了镇上的各类人等,剧情主要围绕着提塔和他的家人朋友。家庭戏一节,让费里尼把意大利式喧闹的幽默发挥到极致。镜头不停地在饭厅的六个人之间转变角度,让我们看到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安排,包括他们的头顶上方晾着几只袜子。提塔和他的几个伙伴都是典型的唯恐天下不乱的调皮鬼,回到家里后,总被父亲到处追着打。提塔的父亲每次气得发狂时只能掰自己的嘴巴或咬帽子发泄;他的母亲也有一个不相上下的暴脾气,和丈夫吵架时被气到对眼,威胁着要下毒杀了全家并自杀;他弟弟和他一样调皮捣蛋、幸灾乐祸;舅舅则是一个长不大的纨绔子弟,在法西斯军官和女人们之间都混得很吃香;而他的祖父整天胡说八道满嘴歪理,还自认“宝刀未老”对保姆动手动脚。这样的一家人,一顿饭吃下来简直鸡飞狗跳、热闹非凡。但每个人似乎又对这样的家庭闹剧习以为常,在父亲摔倒后,提塔的舅舅甚至还优哉游哉地端着盘子继续吃。
有人说,费里尼对法西斯时期表现的很真实,费里尼为这个说法感到高兴。[iii]在他眼中,法西斯也不过是漫画素材。小镇张灯结彩,人们在车站列队迎接。画面中开始弥漫着烟雾,而且越来越浓,看上去不像是祥云或伴随圣人出现的神晕,而是蒸汽火车排出的废气。一群穿制服的大人物从烟雾中钻出来。因为是强壮的古罗马人的后裔,所以一行人一路小跑登上主席台。因为是费里尼拍的影片,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些人绝不是高大魁梧、整齐划一的,而是高低不齐、气喘吁吁。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做体操,法西斯官员夸张地宣称:这些年轻人坚如磐石,意即:希望学生会成为随时帝国捐躯的战士。但此刻盘桓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依然只是骚动的欲望和滑稽的想象。墨索里尼漫画人物一样的大脑袋被人们从地上拽起,瓮声瓮气的声音从天而降。法西斯的严酷威压在影片中只是场喧哗的游戏。
当然,影片也不单单是由这些吵闹滑稽的场面构成的。提塔的母亲重病继而去世了。这一段在影片中只占据了很小的篇幅,但因为处理得当又放在结尾处,既不显得无足轻重又不会滥情。在探望完母亲后,提塔在外面和伙伴们打雪仗。在看到孔雀后,所有人的情绪都处于平和但兴奋的状态。下一个镜头,提塔从床上醒来。孔雀真的在大雪天出现了么?还是只是提塔的梦境?就如同提塔一样,我们还未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就被接下来发生的事猝不及防地带入沉重的气氛中。导演没有过于注重气氛的渲染,这一情节哀伤却平淡,正如同真实生活中一样突然又平淡。在前往坟地的路上,坐在提塔旁边的亲戚的小孩子还在做鬼脸,似乎任何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都不能打乱生活本来的样子和前进的步伐。
母亲去世后,在码头散心的提塔发现柳絮再次飘扬在空中。
当一如既往热闹的婚宴结束,象征着镇上所有男人欲望的格拉迪斯卡被丈夫拖拽着离开。在盲人的手风琴伴奏中,讨人嫌的少年们依旧活泼调皮,仿佛什么也没有改变。
小镇上的一年过去了,热闹中的平淡,平淡中的热闹,看上去就像回忆本身。
但这是费里尼的回忆吗?哪一段代表了当年的他?在看完影片后,我们依然茫然不知。我怀疑这是他精心布置的一个谎言,让我们以为可以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而其实,他已经变得聪明,不会像十年前拍摄《八部半》那样轻易暴露自己。《八部半》虽然没有像《甜蜜的生活》一样受到猛烈炮击,但绝大多数观众对那部影片的反应比较冷淡,因为手法太具实验性,让人“看不懂”。不过《八部半》给影评人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样本,如此复杂的迷宫,正可以让专业词汇和精深理论大显神通。在心里,费里尼会不会像对待《我的回忆》中的律师一样,对他们的滔滔不绝不以为然呢?
就像影片中出现的“国王号”巨型游轮,费里尼用他的想象填充了回忆,也开了一个玩笑。这艘船原本是从热那亚出发驶往纽约,根本不会经过亚得里亚海边的里米尼小镇。它在二战中被击沉,因此,镇上的居民是无缘相见的。但影片中的人们却因为见到巨轮二兴奋异常。他们那么渴望被新奇的事物感动,就像现实中的观众希望看到与生活的平淡截然相反的影片。将《我的回忆》拍成欢乐的喜剧大杂烩,费里尼是不是也躲在幕后窃笑:让回忆变成幽默漫画逗人开心,总比呈现苦涩的真实让人品头论足要好。
别忘了,费里尼的自传名为《我是说谎者》。我们怎么能把一个说谎者的回忆当真。
[i]《我是说谎者》【意】费里尼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10月第一版P201-204
[ii]费里尼在进入电影业之前曾为杂志绘制漫画插图为生
[iii]《我是说谎者》P205
发布于:浙江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