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关于目标的三个小故事

秋叶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关于目标的三个小故事

我做日常管理感觉就是三件事:

【1】协调有限的资源,我本身就是资源瓶颈,我的时间恨不得分八瓣用。

【2】培训人的基础技能,我们的业务最大的挑战就是培养出足够多的合格员工。

【3】敲打目标:我得天天提醒大家别掉到事情里面就忘了工作目标。

·  正  ·  文  ·  来  ·  啦  ·

先分享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某天,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

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

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

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

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

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

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有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便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

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团队不知道目标,也没能就目标达成一致,就很难形成一致的向心力,最终四分五裂。

所以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必须经常提醒团队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这些要在团队内部达成一致,并不容易。

如果团队管理者自己忙于事务,都忘记了强调目标,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家都很忙,业务越来越胖,但总是长不高。

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

即便团队有目标,但如果没有人能提醒大家我们走到哪里,大家会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行动离目标的距离而灰心,放弃在半路上。

所以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时刻思考我们离目标的进度,和预期有多少差距,如何反馈给团队,激发团队的追赶动力。

第三个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了阶段性进展,就有对应的激励,那么大家完成目标的动力会大大增加。

所以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时刻思考我们完成目标给予团队何种激励,效果更好,让团队越努力越开心。

◆ ◆ ◆  ◆ ◆

对照这三个故事,我自己思考了一下,我发现我们自己的管理也经常出现问题。

我们往往不是没有目标,而是在实行过程中目标随着具体任务不断移动变形,最后我们似乎还是在谈最开始的目标,但实际上我们做的事情南辕北辙。

再或者,我们经常把传达目标当做“发一次通知”,“开一次会”,却忘记了目标要经常内部交流沟通,确保在不同层面理解一致。(战略目标理解不一致是常态,一致是很少见的。)

其次,我们往往忽略大的目标必须分解成一系列到各个业务口的工作任务,任务要具体落地,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到位,才能设计大家完成阶段性目标或任务的激励。

只重视目标的提出,不策略目标的分解和执行,跟进目标的完成情况,或者因为精力有限,没有办法推进目标完成,都是让目标管理失效的原因。

作为管理者,为什么压力比普通员工大?

——因为普通员工承担的只是工作职责,而你承担的是工作结果。

完成职责比完成结果可容易多了。

好吧,比如我每天写一篇日更,有时候担心没有时间写,就提前囤稿;

有时候写不出来内容,就逼自己输出。

作为员工,如果发现这个工作很难坚持,直接放弃就好;

但作为管理者,我的工作不是放弃,也不是敷衍,而是在压力下,必须做好这个输出。

正是这种必须完成,且必须达到某种质量的压力,构成了我们这些创业者的底色。你们觉得呢?

发布于:湖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警方通报无名尸体确认为命案逃犯505万
《哪吒2》票房不降反升415万
胖东来奖励顾客500再追责不低于100万334万
睡眠不好的人建议晚餐补点钾329万
辛纳被禁赛三个月316万
男子复合后借200万准丈人报警312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