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赵刚Andrew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拔尖计划”不成功、没能培养出一流科学家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杨振宁之问”早有答案。红头文件即使能制造科学家,恐怕也是偶然的。培养人才的土壤是什么样的呢?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2018年7月14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振宁教授提到:

“对于创建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这件事,是值得讨论的。是不是有这个现象?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这三个题目相关的是值得大家讨论的。”

无独有偶,2005年轰动中国社会的“钱学森之问”曾引发多方面的反思: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相比之下,“杨振宁之问”点到为止,不过异曲同工。

所不同的是,杨老的评述是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出10年后提出的,而这个“拔尖计划”(又称“珠峰计划”)正是为了回应“钱学森之问”。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以清华大学为例。2009年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不同实验班选拔模式不同。比如,“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形式,而计算机班则是“奥赛+校内二次测试”。

高材生进校后配备一流师资“开小灶”,毕业后推向国外名校继续读硕、读博,学成归来后再为国效力。

看来看去,这不就相当于体制内官办的奥数班吗?只不过开在国内名牌大学里了!

不由得想起,1990年我进入高一(6)班时才发现,这是个地地道道的“特招班”,除了中考总成绩,还特意参考了数学单项成绩,以及“德智体”方面的评语。

而我能“混入”六班总有些奇怪,当年我的数学一般,也没什么特殊兴趣,总成绩倒还好,也算“拔尖”吧。

就在这一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中国举行,当时中国教育界也积极行动起来,这个班实际上就是中国早期的体制内奥数班。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特招班”的师资大部分是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每周会有几次课余数学“加餐”。区里和市里的数学竞赛基本上被六班“承包”了,不过竞赛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

三年后,六班里有一半同学考入了清华、北大,“奥数”不能说没用,但效果其实并不大。而且这些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无论在哪儿,考进清北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本人连同其他一些六班同学,在高二结束后转入了文科班。

说实在的,上“奥数”对我而言,除了少数几次蒙对、意外惊喜的场景外,总体上无异于折磨。我在高中做噩梦最多的情景就是数学卷子没做完就被老师拿走了。到现在,我这个文科脑袋仅仅记得有个什么“抽屉原理”!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奥数”生,我可以想象,如今的“拔尖计划”无异于把学生的专业取向强制纳入集训的体系内,而学生的兴趣要服从于大学、政府的安排,还是换汤不换药的“举国体制”!

这不是人才培养,而仍然是服从国家意志的、机器化的“科学家”生产线。

“杨振宁之问”的答案其实是公开的秘密。

红头文件即使能制造科学家,恐怕也是偶然的。

我还是欣赏西湖大学校董会主席钱颖一教授的观点:

以制度为基础按规则办事,给校长最大的治校空间,给教师最大的治学自由。

依法治校、去行政化、学术自由才是中国高等学府培养人才、输送一流科学家的土壤。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杨振宁之问”还需要问吗: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像办奥数班!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一点号“2017年度耕耘奖”、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