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远程火箭炮也能上刺刀,慑敌斩首利器!揭秘奇妙的“马蓝德林环”

科罗廖夫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据中新网报道,日前,西藏军区某合成旅联合远火、地导、陆航、特战、电抗、工化等兵种力量在海拔4700米的地区,展开了一场立体拨点实兵实弹演习,有多款新型装备亮相,包括15式轻型坦克、红箭10反坦克导弹,以及11式箱式火箭炮。在官方发布的演习照片中,11式箱式火箭炮发射的带有一个特殊头部装置的火箭弹,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很多人都说这个是最新型的122毫米制导火箭弹,真的吗?

其实并不是,我们在这里用一篇短文科普一下。这个火箭弹头部安装的环状装置,并不是新型制导火箭弹的气动舵片,而是一个阻力环,用来降低火箭弹射程的,是一种很古老的设备。

众所周知,我军是“火力缺乏症”的深度患者,对火力强劲的多管火箭炮情有独衷。近些年发展了多款威力强大的火箭炮,例如81式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03式300毫米远火、11式122毫米箱式火箭炮(履带和轮式)等等。外贸的火箭炮更多了,有WS(卫士)系列、AR系列、SR系列,出口到多个国家,成为中国军工的亮丽名片。

中国火箭炮的优势之一就是射程远,很多远火都能打到三四百公里,就是122毫米的多管火箭炮,也能使用远程弹打击40公里外的目标。不过,火箭炮的一个弱点是打击近距离目标的能力不足。火箭炮如果想打击近距离目标,就需要安装“阻力环”。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联的122毫米40管”冰雹”火箭炮刚装备的时候,苏军发现122毫米火箭弹的射程近界太大了。当时“冰雹”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为20公里,但最小射程也高达6公里。这意味着6公里以内的目标是打不到的。另外,还是因为弹道低,“冰雹”火箭炮在遇到敌人纵深山头比较高的地形,火箭弹就飞不过去,也就是遮蔽角过小。

而122毫米40管”冰雹”火箭炮通常要装备到摩步师,因此”冰雹”火箭炮有打击6公里以内目标的战术需求。然而”冰雹”火箭炮发射的122毫米火箭弹设计的太优秀了,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很大,飞行速度快,弹体细长,阻力小,弹道非常平直,不能覆盖到整个射程上的所有区域,因此无法打击近距离目标。

于是苏军就设计了一个能够减少射程、增大弹着角的阻力环。成为苏联122毫米“冰雹”火箭炮的一种标准技术。

阻力环的用途,就是让炮弹或火箭弹射的更近一些。阻力环也叫“马蓝德林”圆盘,是1897年髪囯人首先在“七五小姐”加农炮上首先应用的。

阻力环能增大空气阻力,使得炮弹火箭弹的弹道更加弯曲,可用于射击比较近的目标。122毫米40管”冰雹”火箭炮安装了阻力环以后,就可以将最小射程从6公里拉近到1.6公里,这样一来火箭炮的火力灵活性就增加了。相当于为大炮上刺刀,可以近战。

此外,阻力环能增大炮弹或火箭弹的着地角度,增加杀伤面积。火箭弹未安装阻力环时,落地的着角很小,杀伤范围是一个椭圆形,两端长而前后窄。安装阻力环以后,火箭弹的弹道末端可以达到很大的着角,弹片均匀地向四周散布,从而使杀伤范围近似一个圆形。

阻力环还能改善炮弹火箭弹的外弹道性能,提高命中精度,例如国产107毫米火箭炮的最大的缺点是精度问题,早期的107火箭的密集度为射程的1/140,方向偏差为1/85,也就是说,在8公里最大射程上,火箭可能会偏离目标50至100米,而同口径的100毫米或120毫米的迫击炮,密集度要比107火箭好一倍。

在70年代末期,中国兵器科技技术人员对该炮进行了提高精度,减少射击偏差的改进,为火箭弹头部安装了一个阻力环,使107毫米火箭在中等射程上的精度提高了近一倍,在5公里射程以内,距离公算偏差大于1/258,这差不多接近了同口径的长身管迫击炮的精度水平。随着我军合成化机械化的进步,107毫米火箭炮早已退出野战部队的建制,但这种火箭炮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国际军火竞争中大放光彩。

有人说为何在300毫米远火和美军M270等大口径火箭炮上见不到阻力环呢?其实,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射击近界更大,最小射程有的高达十几公里。例如美国陆军主力火箭炮 M270 MLRS 以及 M142 HIMARS,增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70公里,但最小射程也有15公里。我军装备的300毫米远火,配备最大射程高达150公里的远程火箭弹,但最小射程也高达19公里,相当于无法打击20公里以内的目标。

远火通常的配备级别很高,集团军一级的,打击近距离目标不是主要任务。在战时,远程火箭炮的部署位置,距离前沿通常有十几公里以上,因此射击近界的矛盾并不突出。

此外,远火可以采用变通的方式缩短最小射程,例如子母弹提前开舱,在火箭弹刚发射的上升段就将子母弹释放出去。靠设定引信的时间,在7公里的上空,火箭弹还在上升弹道就抛出子弹药,也可以打击几公里的近距离目标。

另外,有了制导型远火以后,火箭弹的弹道变得很灵活,通过制导系统也能强迫火箭弹打击近距离目标。制导火箭弹通常可以偏离正确弹道3~5度发射,可避免敌方的反炮兵雷达倒推出发射位置。而且可以在低伸射角的基础上,在飞行中途拐弯,缩短最小射程。这样看来,制导火箭炮才是王道,是最佳解决方案。

发布于:黑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王楚钦北大拟录取515万
王楚钦不占普通学生名额472万
网约车车祸致女子流产平台被判全责403万
东部战区锁控392万
缅甸强震后16天大婴儿奇迹生还379万
有车企智驾培训仅仅是走流程319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