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这套剧除了见证美,也让人无尽伤感。

桃桃淘电影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进入九月,疫情略缓解了一些,随着更多电影院被允许开放,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也相继恢复营业。

此时再逛英国的几家博物馆,相比相比盛况之际略有萧瑟,但比之前疫情期间,还是多了一些人气。

而回忆疫情期间,诸多艺术家在闭关的情况下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但这对于被关在博物馆门外的观众来说,并不是什么安慰。

为此,英国广播公司艺术频道(BBC Arts)为英国广播公司四频道(BBC Four)制作了一个极为应景的纪录片,讲的就是隔离下的博物馆。

这个纪录片一共四集,挑选了四个最为代表性的博物馆,在它们被强制关闭的时候。

《隔离下的博物馆》让一群艺术历史学家,代表大众在原始空间漫游,带领无法进入博物馆的全球游客,走进黑暗的博物馆,一睹关闭的主题展览和封存的国家藏品。

可以说,这是一场无出其右的“云上看展”。

一、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安迪•沃霍尔展

在第一期节目中,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带领大家去了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与策展人一起在博物馆被迫关闭前最后看了看与毕加索齐名的伟大现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展览,一探其独树一帜的创作灵感,也深入了解了这种风格的由来。

沃霍尔的展览在宣传的时候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宗教”、“移民”、“低收入家庭”,“害羞的同性恋男人”。

苏克在介绍的时候也在试图证明沃霍尔与当代的相关性,介绍沃霍尔对名人、窥阴癖、大众媒体、复制和消费的看法逐年增长,解读出“对消费主义的痴迷和猖獗的名人崇拜”等标签使他成为“一个和他自己的时代怪异,与我们的时代步调一致的艺术家”。

随着苏克的视角落在沃霍尔的“死亡与灾难”系列,哪怕隔着屏幕,画面上飞机的失事和自杀的静止以一种诡异地重复也让人感觉这一切似乎“就在当下”。

但随着苏克的解读,我们也进一步明白,沃霍尔用自己的艺术表达展示了大众媒体是如何麻醉同理心的,而那沃霍尔风格面无表情的形象则是为了体现出对这种意义的淡化。

二、阿什莫林美术馆(Ashmolean)-年轻的伦勃朗作品展

随后的剧集中,西蒙·沙玛(Simon Schama)为大家介绍了位于牛津的阿什莫林美术馆(Ashmolean)里一个广受好评的“年轻的伦勃朗(Young Rembrandt)”作品展。

这个展览涵盖了这位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头10年,描述了一个步履蹒跚的后来者如何成为天才的艰苦努力,让大家了解了这位艺术家的同情心。

由于沙玛彼时人在纽约,无法亲身前往,因此这一集取而代之的是一部摄像机。

它间接地记录下了一段温暖,充满了人性、爱、怜悯和笑声的人生经历,而我们也跟着镜头进入了艺术家早期杰作的画面空间之中,感受如《犹大归还三十块白银》和《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毁灭》的时代演变。

沙玛说:“没有哪位艺术家能比他更好地理解人类幸福的脆弱本质。”

伦勃朗在瘟疫中失去了他的同居妻子亨德里克杰·斯托菲尔斯(Hendrickje Stoffels),以及他的儿子提图斯(Titus)。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惊人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在这段苦难之后被突然激发。

这一集的作品选择都很深刻又长远,也让我们感怀万千。当然,无可厚非的是,在我们目前的困境中,大家可能会更喜欢令人宽慰的熟悉作品,而不是批评性的作品。

如此,人们的感受与镜头下的画作在情绪上不谋而合,实现了一种形而上的共鸣。

三、泰特英国美术馆(Tate Britain)

艺术的慰藉也是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参观泰特英国美术馆(Tate Britain)的主题之一。

开篇,詹姆斯·福克斯就引用了奥登(W.H. Auden)的话:“关于苦难,他们从不犯错。”然后,他挑选了诸多现代和当代的独立作品,给大家讲述这些代表着我们当下时代的艺术。

首先是弗朗西斯·培根在1944年的《十字架底部的三合一人物》,它“提醒我们,我们都有一种潜在的状态,一种人类状态——我们都居住在脆弱的身体里,我们都会腐烂并最终死去”。

福克斯将这些作品与保罗·纳什(Paul Nash)和约翰·派珀(John Piper)的战时作品进行了比较,揭开了这些同是在“上一次让这个国家彻底崩溃的危机”期间完成的作品所背负的历史命运。

随着他随意穿梭于各个画廊之间,带大家观赏了理查德·威尔逊的挽歌作品《罗马:从雅尼库洛开始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乔治·斯塔布斯的田园诗感的作品《收割者》、苏珊·希勒的装置艺术《伯沙撒的盛宴:墙上的文字》等。

福克斯说,所有这些作品“都是英国艺术更大故事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这些故事可以追溯到一个人。”

就比如威廉·贺加斯的自画像《画家和他的哈巴狗》,普通的东西和普通的人可以随时变成艺术品的主题。

这样的解读也在间接表明,艺术是一种平等的东西,就像流行病一样,没有等级的差别对待。

四、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最后一集,是雅尼娜·拉米雷斯博士深入最知名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把其中她个人和公众最喜爱的作品带入生活。

《隔离下的博物馆》每一集很短,只有30分钟,却在听完了别人口中的见地,对所谓艺术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后,似乎逛完了整个博物馆。

但这一切又在眨眼之间,往往还未满足便已到了尾声,如此让人每每看完只觉得时间流逝,怅然若失。

所有关于艺术展的电视节目想要出圈都需要一个特别的角度,这个视角可能与展览策展人的意图不同,但多于墙上的文字介绍和艺术作品说明提供了基础的科普之外,纪录片还给了大家一个解说者提供的单点视角,以及较为专业化的文化与历史解读。

《隔离下的博物馆》在表达上普通平常,拍摄手法没啥特别,题材内容也无多新颖,但独特的或许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时刻下的市场大环境中,被前囹圄后桎梏的艺术探索者敢于直面壁垒的全新玩法。

它用镜头记录了空荡荡的博物馆,寂静的展览,黑暗的角落和关闭的礼品店,带着我们走过了一个时代,走进了一个个故事,也慢慢地理解了作品里的“美丽”、“死亡”、“生活”“爱情”和“虚无”。

但戳破屏幕,最终直指人心的,其实是它在镜头之外的意义。

《隔离下的博物馆》用一种淡然的记录和云端观影的游览感性地提醒着我们究竟我们失去了什么,也在揭示着一个鲜血淋漓的事实:这些博物馆如果继续关闭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毕加索说:“没有孤独,什么事也做不成。”可当时这份孤独,变成了全民孤独。无处可去的人们焦躁不安,幸有这部纪录片为那些爱博物馆爱画廊的人提供一方消解孤独的净土。

但当然,这种旁观视角的纪录片不能代替那种亲身进入其中可以随意漫游观赏画作的自由,也一定程度无法让观众对博物馆和某部作品形成自己的固有解读与深刻印象。

博物馆里的画作,陈列着艺术家看世界的视角,每一部作品的背后,还存藏着形成这些价值观的往事。

博物馆之外,如同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千种解读,每个人诳博物馆也有归宿于自己的艺术理解。殊途同归的,在于艺术的永恒。

人类前路漫漫,过程闻所未知,境遇难以预测,结果无法可控,但因为有艺术同行,哪怕黑暗笼罩大地,前方总有那束曙光。

或许,这是每一个喜欢艺术的人心底最为渺小的希望。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