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植系掌门人解植坤逝世

反做空研究中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2月18日晚间,据中植企业集团微信公号消息,中共党员、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解直锟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2021年12月18日9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解直锟先生生前非常喜欢诗人朗费罗的《生命礼赞》:“在世界辽阔的疆场上,在生命露宿的营地上,别作默默无声,任人驱使的羔羊,要在战斗中当一名英勇无畏的闯将!”解直锟先生倾尽毕生心血创建了中植企业集团,一生爱国爱党、勤勉敬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他是一名真正的英勇无畏的英雄!解直锟先生离开了我们,但他秉持的“天道酬勤、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激励全体中植人勇往直前!

据腾讯新闻《一线》,一位消息人士表示,16日还在处理日常工作,但近期解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

图片来源:崂山频道

在中植官方网站上,解植坤最后一次露面是8月26日,参加中植企业集团与中国政法大学捐赠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除解植坤外,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允贵、首席运营官牛占斌、首席风控官颜茂昆、首席财富管理官武建华、首席资源官罗音宇、首席人力官王钰、首席财务官马红英等悉数出席。

四年,从印刷工人到中植掌门人

解植坤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人,1961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官方说法只有大学学历,但不保证这是在成名之后“荣誉学位”。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新京报报道,1991年的解直锟还只是一家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印刷厂的印刷工人,此时的解直锟已经30岁了,既然是印刷工人,学历不会高,但也不一定,毕竟解直锟的哥哥解植春可是硬打硬的经济学博士,但是彼时的解直锟究竟有多少积蓄可以攒家底呢?

具体的数字我们不知道,但解直锟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1995年,34岁的解直锟斥资5000万,成立了中植集团。从30岁到34岁,一个印刷工人到底是有怎样的际遇,才能在4年的时间里攒够五千万、一跃成为中植集团的掌门人的啊?

要知道在交通和信息相对闭塞的当时,伊春市距哈尔滨坐至少要20个小时的车程。解直锟和解植春两兄弟,从五营走出去已经不容易了,更别说两位还都打出了名堂,声名大振:一个是资本大鳄,一个曾任职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

当时在五营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人并不多。解植春从黑龙江省机关秘书开始做起,做到了光大银行(601818)大连分行的行长。同期,解直锟也从工人变成了名声显赫的“中植集团”董事长。

在当时,解家所在的整个伊春都是林区,五营又是山上木头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全国唯一的1亿年前的红松原始森林。刚成立的中植集团就地取材,做的是木头生意,靠着木材和木制半成品,解直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为中植集团转型做好了准备。靠木头发家,真是对得起爸妈取的“解植坤”一名。

不过很快,“解直锟”就取代了“解植坤”,据说是迷信五行“木克金”之言才改的名字,也有的说是为了和从事“银行业”的哥哥划清舆论界限,不管怎么说,总归是这位57岁的一代掌舵进军金融之后的动作之一了。

1995年4月至2000年6月,解直锟任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与歌手毛阿敏低调结婚。两人的女儿解佳桐年方17岁,今年参演了著名电影《中国医生》。

2000年以后,解植坤逐渐把企业拓展出伊春市,开始经营木材以外的生意。但截至目前,中植集团资产达191.6亿元,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矿业能源三大产业。同时立足于金融信托业务的发展,协同资源产业、科技产业的投资,资本大鳄渐渐出名,这一切的核心是什么呢?什么使得一个木材企业成为今天的多领域的中植系呢?

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解直锟任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解直锟所创立的中植系是中国最大的金融财团之一,资产规模达上万亿。

目前,中植系已有信托、财富公司、并购基金、新金融、新能源及矿业板块等。总部位于北京,拥有3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目前拥有近万名员工。

中植系分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贵州和云南等多个省市。在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构。

中植系近年热心公益捐赠,2014年以来,累计出资超10亿元,赞助了北京大学等8所知名院校,先后成立了北京大学国家金融中心、北京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南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解植坤本人担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校董。

在明天系、海航系等资本巨舰折戟后,中植系成为近年最高调的黑马,频繁接手一系列低市值民营上市公司。仅在浙江,其就接手了遂昌的凯恩股份、淳安的康盛股份。

企查查APP显示,“中植系”实控人解直锟关联公司共8家,其中对中海晟丰(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该公司持有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植集团”)76%的股权。另外6家分别是准油股份、美吉姆、美尔雅、宇顺电子、融钰集团、ST天山。

企查查显示,中植集团间接持股超999家,对外投资29家,涉及教育,能源,保险,房地产开发等。

八层,才摸到中融信托脉搏

如果说,将中植系的成长与人的成长类比来看,前期做木材累计的资金和经验只能是他婴儿时期的母乳,“三岁定八十”,2001年,中植集团控股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一事,才算得上是那个“定性之举”。这也就是后来中植系的“钱袋子”: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一些简称“中融信托”)的前身。

到目前,“中植系”业务板块已经包含信托、投资、矿业、并购、财富管理、新金融等。据公开数据显示,中植系在A股和港股市场控股上市公司4家:三垒股份(002621.SZ)、美尔雅(600107.SH)、*ST宇顺(002289.SZ)、中植资本国际(8295.HK)。另外,持股超过5%、有披露义务的上市公司也已经达到19家。

中融信托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线,串起了“中植系”旗下的各个上市公司及各类资产。究竟“中植系”近年来的资本运作是怎样的呢?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后,又是如何将旗下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呢?中融信托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这就涉及到具有“中植特色”的、或者说中植系做得最好的:“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 金字塔式运作模式。模式中的“X”指的是未知数,可以代表任何“中植系”的标的资产,可以是矿产、艺术品、拟上市企业股权等。这些原始资产,通过滚雪球般的金融化过程,达到了增加杠杆、提升评估、放大资产规模的显著效果,并转化为变现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股权及现金。(如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一模式中,“中植系”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随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股权或现金,进而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合作,再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继续并购资产,如此循环往复,自成一体。中融信托是起点、亦是枢纽,它既承担原始资金融化的中介职责,又是未来与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筹码。

中融信托于中植系而言,可是“中植系”旗下公司的输血利器。因中融信托而形成的交叉合作、风险分散的混业金融业态是中植系不可、也不能缺少的部分。“中植系”体系内各个公司间还会互相协同合作,接续资金、放大杠杆、分散风险,种种操作之下,中植系版图迎风而涨。

除了拓张新版图之外,中植系也没有放弃从那些“大拿”们手中分一杯羹。据《投资时报》报道,中国恒大(3333.HK)以及三六零(601360.SH)这两家“独角兽”级别的公司身后都有中植系的身影。从中植系无声无息插手三六零私有化进程,就可一窥解直锟这些年是如何一步步壮大版图。

据三六零公告显示,出面参与三六零私有化进程的是芒果文创,而在芒果文创之后就是中南文化(002445.SZ)。中南文化通过参股芒果文创,并间接持有后者股份约458万股参与到三六零私有化进程中去,到这个时候,还是看不到中植系,别急,在后面。

原来,早在2011年至2013年间,中植系就先以旗下嘉诚资本和中植资本定增认购大唐辉煌股份,再命常州京控同样以定增方式潜入中南文化,一番操作之下,中植系就以通过旗下北京中融鼎新和常州京控合计持有中南文化股份比例为16.29%,系后者第二大股东。也就是说,“中融鼎新(中融信托100%)、常州京控(中植资本100%)——中南文化(16.29%,如今已变更为:中植资本70%)——芒果文创——三六零”,中植系通过三层操作实现参股三六零的最终目的。

中植系入主中南文化,被业内人士定义为“中植模式”一个经典的资本运作样本。然而,据《投资时报》报道,从解直锟到控股企业,最多需穿透8层持股关系方实现控股。所以说,在中植系上千家公司中,类似中南文化类的复杂结构早就成为常态,啧啧,真是可怕。

三步,打造黑纱中植

对于资本界来说,中植系以金字塔结构的方式扩充版图并不是他一家这样做,但确实不得不说,能做到这样规模和效率的,国内没有几个。但是,就是这样实打实的中植系,在外界看来确实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谁也不知道他的重量。这层面纱究竟是谁盖在中植系头上的呢?这纱又有什么用呢?

《上海证券报》2014年的一篇报道《解直锟领衔A股中植系曝光 操作手法远胜德隆系》显示,中融信托推出的、用于受让国内典当公司持有的债权资产收益权的“汇信”系列信托计划。汇信4号的融资主体“辽宁太平洋典当行”以及其他,早已被中植集团通过中泰创展纳入麾下,而另一边,为该信托计划提供担保的北京中融汇则同样隶属中植集团,这个怎么说?这样自产自销,自设资金池的手段在信托行业实在算不得新鲜事,但也确实算不上“纯白领域”,看看今年的P2P资金池怎么爆掉的就知道了。这样的操作云里雾里,像不像“纱”瘴?

有这样游走于边缘的的操作,中植系自然不会太光明正大。这样我们就能试着去理解中植系“神秘面纱”被打造出来的三个步骤:

1、不谋求控股

在商言商,商业的本质就是创造利润。但是不论是在中植系幼儿时期还是现在,中植系“不谋求控股”,只做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的癖好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呢?控股难道不是谋求最大利益的最好途径吗,为什么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故意放弃控股呢?是因为控股之后承担的压力更大,还是因为有披露义务和公关压力啊?

2、退居二线

除了不谋求控股之外,解直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自己不持股,而是依仗自己的女儿解茹桐(曾用名:解蕙淯)以及侄子刘洋等亲属、部下等间接控股。不少人认为此举甚是高明:由“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其本人与旗下各类金融平台完全熔断。于是,在资本运作中,“中植系”密集设立空壳公司,尽力淡化成员之间的控制关系,以规避信息披露义务,绕开监管规则限制。

不仅如此,解直锟对于自己核心的中融信托平台也很舍得。2010年,中植集团将中融信托的控股权出让给经纬纺机,自己退居二股东位置。经纬纺机大家都知道,国字辈企业。虽然在明面上看来,解直锟此举是扯漏了自己的“钱袋子”,但实际上,从后面发展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经纬纺机的资源和背景是中融信托发展的一大助力,再说,中融信托的管理团队一直未撤换,董事长刘洋为解直锟的侄子,而且,随着《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颁布,如果“中植系”还把着中融信托的实际控制权不放,那中融信托发行的多款产品都有可能存在违反监管规则之嫌,谁让刘洋是你亲戚呢。

3、不宣传

这个就很直接:解直锟本人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其女解茹桐、侄子刘洋同样低调。我们目前知晓的他个人经历皆为坊间流传,最详细的也就是以爆料娱乐圈内幕闻名的博主长春国贸的叙述了,但是很多东西无可查证。

并且,中植系的核心公司,如中植集团、中融信托、中海晟丰等公司内部都未设立宣传或公关部门,这一点在很多投资者眼里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换个角度讲,我们又不是解直锟,焉知这不是最明智之举?

身价达260亿

解直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最“高调”的一次,是在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解直锟家族以35亿元财富位列财富榜第308位。

此外,资料显示,2017年3月,解直锟在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位列第834名。

2019年8月,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511名。

2019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69位,财富值205亿元人民币。

2020年2月26日,解直锟家族以25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729位。

2020年5月12日,解直锟/毛阿敏以180.0亿元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60位。

2020年7月,入选福布斯2020中国慈善榜,排名第30,现金捐赠总额12,408万元。

2020年11月3日,以7.6亿元人民币捐赠总额位列《2020胡润慈善榜》第6位。

2021年,解直锟以260亿身价,登上胡润百富榜第241名。

发布于:贵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