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德艺双馨的国家一级演员陈宝国,让多少争名逐利的老戏骨脸红?

好歌献给你bot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娱乐圈明星人设崩塌屡见不鲜,大家早就x以为常了。老戏骨,应该算是娱乐圈里的“清流”群体,但他们的人设要是崩起来,那真是拦都拦不住。

人们常说,反派死于话多。岂止是反派“死于话多”,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群体,生活在聚光灯下、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地放大,所以老戏骨的形象崩塌,往往也是太过招摇导致的。

演员和偶像不同,演员和演员也不同。

优秀的演员总会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文艺工作者,从定义上来说,流量也好、演员也罢,他们都是文艺工作者。

但是,大众眼中的文艺工作者,往往都带着德艺双馨的滤镜,光有作品不行,人品也得顶呱呱。

大浪淘沙、熬过长夜与风霜,等到有实力的演员和文艺工作者变老了,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老戏骨、老艺术家。

受人尊崇、名头响亮又好听,但对于那些争名逐利蠢蠢欲动的人来说,这也像是一套枷锁,锁住了他们的步伐。

以前,对于年少成名又斩下几部经典作品的艺人来说,成为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往往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通向老艺术家的道路上,又多了两个拦路虎,一个是综艺,一个是直播。

说得直白一些,其实就是钱。

尽管老艺术家们大多已经过上了大众向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谁又会嫌钱多呢?

大众娱乐时代,能够抵御这些诱惑的人少之又少,陈宝国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荧幕中的熟面孔,陈宝国缔造了诸多的经典形象。

《北洋水师》中的邓世昌,《大宅门》中的白景琦,《茶馆》中的王利发,《大明王朝》中的嘉靖帝,《老酒馆》中的陈怀海等等,至今都让观众津津乐道。

在角色里,陈宝国演谁像谁,到了戏外,他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除了作品播出的宣传,或者重大的颁奖仪式能看到他的身影,除此之外的采访、综艺、庆典,都甚少出现他的身影。

梨园行有句老话:“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这正契合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

事实上,无论何种行当,品行端正都是极为重要的。

身处娱乐圈的大染缸,每日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陈宝国却像是生出了“免疫”,将那些乌黑腌臜的事物排除在外。

18岁那年,陈宝国放弃了在工厂的工作,决心换一种生活。

带着对戏剧的热爱,他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五官立体、上镜好看的陈宝国顺顺利利地拿到了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

入校不久,还没演上戏,陈宝国先谈起了恋爱。

他爱上了同班同学赵奎娥,大胆地追求她,还警告班里其他男同学,“谁也不许跟我抢”。

到了毕业季,陈宝国分配到儿童艺术团当演员,赵奎娥留在中戏做了老师,那时候电话并不普及,两人总是要靠书信联络。

到了1982年,陈宝国出演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里面他演了一个叛逆男孩刘思佳。

这个初试啼声的角色,为陈宝国拿下了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最佳男主角,一炮而红的陈宝国,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青春偶像。

单论外形条件,年轻时浓眉大眼、英武非凡的陈宝国,既儒雅又阳刚,颜值较之如今流行的鲜肉偶像,也不遑多让。

在事业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陈宝国向赵奎娥求婚,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如今看来,陈宝国的举动不可不说大胆又真诚。当时或许还没有“女友粉”这个概念,但是偶像结婚,对于观众特别是年轻的女观众来说,多少都是件让人心碎的事情。

古人说,恩爱夫妻不到头,其实并不尽然,陈宝国和赵奎娥就是最好的反驳。

四十余年的演艺生涯里,陈宝国合作过的女演员数不胜数,但是传出绯闻却是少之又少,偶尔出现一些风言风语,陈宝国也是赶紧大秀恩爱、替夫人宣誓主权。

成名后的陈宝国,时常收到众多女粉丝的来信,其中不乏有人大胆表露爱意,陈宝国的回信则是千篇一律:“感谢!好好学习。”

凭借《老农民》第5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之后,在颁奖典礼上,59岁的陈宝国对坐在台下的夫人赵奎娥大声表白:“奎娥,我爱你!”

在后台采访中,陈宝国大d方方地说:“作为丈夫,要让妻子踏实。作为父亲,要让孩子佩服。作为男人,对于外界那点诱惑还不至于把控不住。”

烈士暮年仍壮怀激烈,青梅竹马的伴侣在身边,年轻时候的爱意丝毫没有退却,恍惚间还是当年那个勇敢的少年。

入行四十余年,“戏比天大”牢牢地刻在了陈宝国心里。

街边的小混混、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疲于奔命的平头百姓、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子,各行各业的人生百态中,都有陈宝国留下的经典角色。

陈宝国,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国宝级演员。

他的成绩等身,不仅是包揽了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三大奖项的顶级国剧男演员,还两度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更是凭借三座最佳男主角、一座最佳男配角和一座终生艺术成就奖,成为获得飞天奖次数最多的演员。

尽管荣誉加身、大众对陈宝国也是一贯的好口碑。陈宝国依然觉得在表演上自己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他经常重复观看自己的演出片段,不断从中挑刺儿,“一定得挑刺啊,不这样,你就在退步。”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同一个陈宝国身上,看到千人千面的精彩。

反观有些所谓的老戏骨,表演风格几十年如一日,不管他们演谁,看起来都像是他们自己本人,时不时又要端起老艺术家的架子指点江山。

陈宝国像是表演的信徒,永远在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的好角色。没有好剧本宁愿不接,有了好剧本哪怕伤了自己的身体也要演好他。

早在他揽下第一个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殊荣、引领荧屏风潮的时候,就有两条路摆在了陈宝国面前。

一条是做一名合格的小生,接一些符合帅气面庞的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看,就是“这其实能给一个年轻人想要的一切,作品、知名度都能满足”。

但陈宝国却选择了最艰难的那一条——把自己打磨成真正的演员。“如果30岁之前,我能把打磨演技的观念定下来,我可能会受用终身。”

陈宝国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车不能老在一条路上跑,这样艺术生命是长久不了的。”

30岁的时候,陈宝国拒绝了《四世同堂》的邀请,选择出演电影《神鞭》。

影片中陈宝国扮演了一个斗鸡走狗、无所事事的街边混混,这个混混有个外号叫“玻璃花”——因为打架被打散了一只眼睛而得此外号。

当时还没有美瞳、隐形眼镜这些稀罕物,更没有精细的特效技术。为了还原角色,陈宝国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大胆之举。

他将一枚纽扣磨成类似于隐形眼镜的形状,放进了眼睛里。一放进去,就止不住地流眼泪,光眨巴眼睛。

效果确实非常逼真,但是眼睛如此脆弱的器官,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折腾。一部戏拍完,陈宝国的视力大da下降,医生诊断,是扣子磨坏了视神经,并且说万幸没有失明。

后来,很多采访中都把这事儿当成谈资,但是无论何时,陈宝国谈起年轻时候的做法,都没有后悔过,在他看来,“只要没有要了我的命,能成就一个角色就都是值得的”。

即便现在陈宝国已近古稀之年,但他对待演戏,还保留着刚入行时的真诚。

“很多人找我演戏,不是因为我演过类似角色,而是因为这类角色没人演过,而我最有可能把它‘弄’出来。这样的表演,才是我自己追求的那种,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

与编剧高满堂合作“老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老酒馆》时,陈宝国与导演刘江是第一次合作,看罢剧本后,陈宝国赞不绝口,与刘江约定好剧本一字不改,就照着剧本演。

特别是最后一场戏中,陈宝国饰演的陈怀海有一大段感情充沛的台词,画面也要拉一个长镜头,单剧本就长达一页半,陈宝国不用提词器、不带剧本,直接一气呵成现场还原了这场重头戏。

这部剧最终口碑收视双丰收,在编剧高满堂看来,这正是优秀的表演者与创作者互相支撑的结果。

在这个流量与八卦齐飞,什么人都能被尊称一声“老师”的时代,陈宝国的作品经常被各大院校的老师拿来当做教科书教授那些学表演的学生,但凡合作过的伙伴都对他赞不绝口。

胡玫导演曾说:“他的表演处在金字塔的顶峰,且是添最后一块砖的时候。”

编剧高满堂已经与他合作过六次,依然意犹未尽。

导演郭宝昌更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我不会忘记我们这个时代有个很伟大的演员,叫陈宝国。”

对此,陈宝国诚惶诚恐,丝毫不敢居功自傲,依然保持着谦虚的心态。

“就表演来说,我也有很多不入流的地方,这是一门艺术,挺深奥的,如果你潜心实践去琢磨揣摩,几十年也就这样,很快就过去了。”

有记者采访陈宝国,说:有人说你过气了,你怎么看?

陈宝国并不介怀,反而淡淡说道:演好戏给观众看,就永远不会过气。

发布于:山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