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老炮儿"传奇:英伦传奇神炮——L7线膛坦克炮的前世今生

当代打工人现状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众所周知,在我国当前的装备体系中,坦克炮主要有两种口径,分别是用于主战坦克的125毫米大炮和用于轻型作战车辆的105毫米小炮。125毫米口径主要衍生自苏系2A46系列坦克炮,这个很好理解,毕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105毫米口径则源自老牌坦克强国英国推出的传奇神炮--L7式线膛坦克炮,那么,为什么这门炮被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它都书写了哪些传奇?这还得从我们的老朋友--五对轮鼻祖T-54说起。

ZTL-11轮式坦克上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正是L7炮的经典传承

源起--为克制五对轮而生

上世纪50年代,苏联在经过了和德国的残酷对掐后,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制造出了一代经典T-54中型坦克。起初西方国家甚是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T-34坦克的升级版本罢了,用现有火炮对付绰绰有余。

然而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一辆被送入英国驻匈大使馆的T-54坦克彻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恐慌,英国大使拿着尺子手抖误测的结果表明,T-54的首上厚度竟然达到了"120毫米",加上其60度的垂直倾角,垂直等效将达到240毫米,西方现役的任何一种坦克炮在正常交战距离都无法击穿其正面。加上之前的IS-3重型坦克的厚重外形带给西方的严重心理阴影,研制新型坦克炮迫在眉睫。这个光荣的任务自然交给了西方国家中的造炮扛把子--英国。

后期型T-54的首上装甲其实只有100毫米,英国大使的手抖也算是抖出了一门好炮。不过这也只是一种流传比较广的传奇说法,其实在1956年,美国研究下一代坦克的T95计划中就有对英国的L7原型火炮进行过测试,说明英国早有研制105mm火炮的计划,匈牙利事件不过是一个催化剂而已。

为安装了英国L7原型炮的T95E5,后来成为了M60的发展基础

不管真相如何,英国人最终没有辜负弟兄们的期望,在三年后的1959年造出了这门炮,并在其后的50年时间里不断改进性能,被十余个国家的数十种装甲车辆所采用,成为了誉满全球的一代经典。

百夫长MK5是第一种装备L7的坦克

性能--小身材有大能耐

L7线膛炮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它的火力必有其过人之处。作为一门在50年代末期研究出来的坦克炮,其最早配用的脱壳穿甲弹(APDS)的穿深轻松突破300毫米,不仅能够轻松击穿五对轮,对付号称无敌铁乌龟的IS-3重型坦克也是不在话下。随着弹药技术的改进,L7还能够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穿深可以达到420以上,甚至不亚于早期的120毫米滑膛炮威力。而根据网上透露出来的数据,我国魔改的最长版L7--94式线膛炮发射的APFSDS甚至可以达到550以上的穿深,足以洞穿T-90MS以及豹2A4等三代主战坦克正面,对于一款主要装备轻型作战车辆的火炮,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装备L7A3的豹1坦克,以及其所配用的弹药,分别是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

网上传出的我国用于105mm火炮的外贸弹,其2000米穿深即可达到550mm,我军自用弹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值。当然,如果仅仅是威力大,还不足以成就其神炮威名,精湛的制造工艺带来的轻小体积和良好的适装性才是其誉满全球的主要原因。

L7作为一种高初速高膛压火炮,其管壁承受的压力巨大,如果单纯靠加厚管壁来增加强度的话,不仅效果一般,还将增加很多额外的重量。比如和L7同等级别的,T-54系列的主炮100毫米d10t火炮,其身管长度、膛压、炮弹初速等均不及L7炮,但重达1.95吨。而采用了新材料以及电渣重熔,身管自紧等新技术来克服高膛压的L7,却只有1.28吨重,足足比d10t轻了35%之多。

在寸土寸金的坦克里,节省出来的每立方厘米空间都是战斗力提升的重要保证。L7在体积控制上也很优秀,L7所配用的弹药弹壳长度为607mm,比D10T所配用的弹药要短了90mm,这就意味着L7的炮尾长度要小于D10T火炮,而高效的驻退/复进机则进一步缩小了炮尾体积,特别是L7的美国改进型M68,它非常讨巧的将复进机和驻退机整合成一个圆柱形的炮尾,使得整门炮的结构更加紧凑。大家都知道西方坦克的操作舒适度要优于苏系坦克,射速也相对更高一些,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L7炮功不可没。

左为T-54原版炮塔内部构造,右为改装美版L7--M68炮的以色列改装版T-54炮塔,因为火炮的缘故,改装版显得宽敞的多。

发展沿革--行遍全球,子孙满堂

当英国人在1959年把第一门L7装上百夫长MK5后不久,这门炮就在中东迎来了他的首秀。由于以色列面临着阿拉伯国家大量苏制坦克的巨大压力,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向以色列出售了380余辆装备了L7炮的百夫长坦克。此后,中东战场成了L7与苏制五对轮的恩怨之地。

擅长魔改的以色列人把手头的L7装到了所有能装它的坦克上,包括原装百夫长、美制M48、自制的梅卡瓦MK1/2,甚至把它和五对轮合体为蒂朗4/5型坦克。在1967年以后历次的中东战争中,这些坦克和埃及、叙利亚的苏式坦克大军在西奈半岛上互相撕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损比,一度打的阿拉伯国家联军丢盔弃甲,帮助以色列在阿拉伯国家的重围中站稳了脚跟。诚然,以色列素质出色的坦克兵是主要原因,而适装性强,威力强大的L7亦是功臣之一。

以色列换装L7的T-55坦克,而旁边的是同样换装了L7的M48坦克。L7在中东战场的优异表现无疑为自己打出了亮眼的招牌,美国人在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服役前的数十年时间里,就一直用的L7的自产型M68装备自己的主战坦克,包括M48A5,M60,M1一个不落,虽然有段时间想用大口径的152mm坦克炮进行替换,但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后,还是乖乖的用回了M68,足见其巨大的改进潜力。而另一个坦克强国德国在研制自身的第一种主战坦克豹1时,也不约而同的采用了L7A3型主炮。在东西冷战最紧张的那些岁月里,扛着L7的那些北约主战坦克们,成为了阻挡苏联钢铁洪流的中流砥柱。

强如M1,也是从105mm的M68练起的,也从侧面说明了L7巨大的改装潜力。时至今日,L7型火炮家族还在全球各地活跃着,这其中有几十年前生产的老型号,也有装在为快速反应而生的轻型车辆上的最新型号,如美国的M1128机动火炮系统,日本的16式突击战车以及我国的ZTD-05式两栖坦克,ZTL-11式轮式突击车,15式新轻坦等。他们依靠灵活的身板和用最新科技改进的火炮充当着轻骑兵的角色,同样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中国新轻坦——15式轻坦,依然采用了我国魔改的94式105mm坦克炮。可以想见,L7的后代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军队中还将充当重要角色,继续书写经典传奇。

全球装备L7及其变形型号的装甲车辆型号一览表,这款知名火炮继续传承着传奇故事。

发布于:河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老人被从养护院带走后以2万元卖了房437万
民房起火父亲跳窗逃生15岁男孩身亡400万
美国有人开始囤货了390万
全红婵正面回应体重变化影响动作389万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击389万
美股指数期货开盘暴跌388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