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八年了,TA在稳步成长

新浪娱乐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落下帷幕。从最初大家带着对“知名导演贾樟柯要在家乡创办一个电影节”的好奇开始了解平遥影展,到第四年的时候贾樟柯宣布退出、影展一度生死未卜,再到第五届起王俊凯等流量明星的到来,将影展从影迷小圈层活动带向大众视野,PYIFF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成长,也走出了变化。

今年娱理工作室也再度前去体验了平遥电影展的方方面面。八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懂事的年龄了,对于一个电影节来说,也是成熟稳重的开始。

改期

第八届平遥电影展的最大变化是举办时间,从往年的十一以后、十月中旬,提前到了九月底。而平遥电影展又是一个对首映率有着极高追求的电影节——今年展映影片的中国内地首映率再次达到100%,这意味着平遥不得不在国内外电影节体系里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改期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平遥的一个特点是昼夜温差很大,十月、十一月的晚上非常冷,露天放映的观众得裹紧羽绒服、军大衣,才能在严寒中坐到最后。而站台(露天放映场馆名)又是平遥电影宫容纳人数最多的放映地点,如果每天只能放一场有点可惜。改期到九月底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更加充分利用站台,每天可以增加露天放映场次,观众排队也不会太冷了,还可以“穿得美美的拍照”。

开幕片《怒江》剧组

但是阳光总是有价的,改期对于电影节的所有参与者来说,可能都意味着需要重新协调档期和关系。比如弗朗索瓦·欧容的新片《秋日何时来》只能在9月30日电影节最后一天(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做亚洲首映,因为它要先在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做全球首映,所以平遥无法安排更早的场次;而其他一些选择在平遥做首映的电影,不排除可能得放弃其他电影节;

平遥提期直接提到了釜山电影节(今年开幕时间是10月2日)前面,对同样关注亚洲电影、新导演作品的釜山电影节会有一定影响。贾樟柯没有把自己今年的新片、曾入围戛纳的《风流一代》放在平遥首映,而是送去了釜山电影节,虽然他自己在微博开玩笑说是因为平遥审片团队没邀请,更多可能是表达对釜山的“友情补偿”

电影人也需要在密集的档期中抽出时间来到平遥,像王俊凯一开始无法确定行程,大鹏只闭幕当天来了一会,来去匆匆,遗憾没能参与到更多环节中。

很多媒体记者对平遥今年的举办时间叫苦不迭,因为九月底这周刚好是国庆档电影的宣传期,影展跟国庆档所有活动、采访撞期,不少媒体因为这个只能放弃来平遥。去年媒体场经常有满场无法入场的情况,今年媒体证申请者很多,但每天实际到场的记者人数目测并不多,每一场都有空座。

影展闭幕恰逢十一黄金周前夕,买票困难也是今年所有来平遥的人的一大痛点,平遥返程票多为售罄状态,导致后续十一回家、出行的时间也难以确定,影展期间住宿资源也十分紧张。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导演的导演唐永康就是因为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票,只能提前离开了,结果作品拿了最佳导演奖,导演遗憾地错过了人生中的这个荣誉时刻。

前两天贾樟柯在微博#平遥影话直说#话题中与网友互动,回答了很多影迷最关心的问题。他表示今年平遥电影展的时间改动是一次尝试,以后是否会继续执行,还需要影展结束后团队再进行研判

声量

八年时间过去,平遥电影展已经从最初的深度影迷和文艺青年聚集地,变成了面向更大圈层的节展活动。众多明星的到来、山西文旅的爆火,让很多即便对电影兴趣一般的网友也觉得来平遥一趟不虚此行。

山西旅游因《黑神话:悟空》火热中

在早期的平遥电影展,贾樟柯导演是绝对的核心人物,你会在映前映后、大师班、主创见面会、电影人接待等各种场合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最近几年平遥影展的艺术总监变为林旭东,吴觉人等选片策展团队的骨干纷纷走到台前,贾导则退后一步,更多运筹宏观局面。

在今年的平遥红毯上停着一辆赞助商的汽车,就像国内很多时尚娱乐盛典一样。某社交软件一如既往是平遥的头号赞助商,汽车和饮用水品牌的赞助则能切实帮助影展解决人员接送、观众喝水的问题。

贾樟柯前不久亲自代言了家乡的知名白酒品牌,于是今年平遥影迷观众在每部电影开场前就会观看一遍由贾樟柯主演的某酒广告短片,闭幕的时候影迷已经可以熟练背诵全片广告词,并且灵活化用到其他场合,很魔性洗脑。

商业价值的提升,侧面反映的是平遥电影展的破圈。

王俊凯已经是连续第四年来到平遥,担任特约策展人。除王俊凯之外,开幕式还有来自TF家族的艺人张子墨表演节目,陈凯歌、关锦鹏、杨凡、秦海璐、祖峰、叶童、马苏、许魏洲、段奕宏、孔大山、王一通、李梦、邓恩熙、章宇等电影人也陆续抵达平遥。

开幕当天,从早上七八点起,红毯旁边就已经有很多粉丝带着小马扎和遮阳伞在占位了,影展工作人员担心中午太晒,给粉丝们送来了矿泉水解暑。开幕红毯临近结束时,部分王俊凯粉丝才得知王俊凯是影展后半段才来,发出略微失望的声音。总体来说,明星和粉丝的到来的确为平遥电影展增添了很多热闹人气。

在平遥,追星可以有不同的维度。比如还有一部分网友并不是为了看明星而来,而是看了他们喜欢的博主、up主往年的推荐后决定来看看的。在电影宫背后一条胡同的小角落里,你会看到总是围着几个人,他们在盖喜欢的up主的定制纪念章,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接头暗号”。

笔者第一年来平遥电影展打车的时候,司机还不知道贾樟柯是谁,而在今年的平遥古城里,人人都大致清楚了电影宫里在举办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如果将来电影展能和当地文旅、吃住行玩有一些小关联、互动的话,或许也会产生有趣的火花。

今年粉丝和影迷的“分隔”局面有所缓解——去年有电影人和影迷抱怨称,很多票被粉丝抢购去,但粉丝又不去看片(买电影票是为了进入电影宫看明星),造成观影名额浪费,电影展官方印刷的报纸也被当成了坐垫。而今年还没等粉丝抢票,影迷和黄牛就已经把购票系统冲击到瘫痪,说明电影展本身的吸引力已经足够大了。

一位cos成卓别林的影迷,他的造型引起了贾樟柯的注意

现在平遥电影展要面对的难题是,“太红了”。一方面它是一个小体量的影展,展映片数量一共只有五六十部,大多都是小厅放映,另一方面来的人又越来越多,很多观影需求得不到满足。

贾樟柯向娱理工作室表示,平遥电影展的规模坚决不扩张,未来会继续协调各方,努力增加银幕数量或放映场次。

电影

前几年,平遥电影展每年都会诞生一到两部“神片”(此处指风格抽象另类、被刷屏打一星两星的入围影片),这快成了平遥的一项独特传统的影迷乐趣所在,比如《伊比利亚的派对》《纸骑兵》《荒野咖啡馆》,去年的《浪漫的断章》由于发生被称为“史诗级灾难的映后交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不知道是不是选片团队更加严苛和保守了,再没出现一部公认的烂片神作,好像少了点“乐子”。

本届影展卧虎藏龙单元,影迷中口碑最好的影片分别是《圆满结局》和《前程似锦》,前者导演是坂本龙一之子空音央,作为影二代的他在美国长大,有着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观念,却同样充满高级审美和创作灵气;

后者导演是《平原上的夏洛克》导演徐磊,新片与前作气质一脉相承,讲述了一段令人大笑捧腹又有点忧伤的父子故事,饰演父亲的就是导演徐磊的父亲,这位朴实无华的素人演员最终摘得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击败了王传君、章宇、王砚辉等众多实力派职业演员。

当最终颁奖礼上揭晓两个单元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时候,台下很多影迷和记者发出了惊诧的声音。尤其是获得藏龙单元最佳影片的《喀斯特》、最佳导演的《星星与月亮》,这两部在评分网站、微博场刊上的评分都相对较低,都是乡土题材、素人演员主演,视听语言上似乎并无出挑之处,慢节奏叙事对观众来说也不是很容易代入。以米格尔·戈麦斯为首的评审团为何会把大奖给这两部电影令人好奇。

不过这种意外在小评审团制度的电影节上也很常见,几个评委,甚至一个强势的评委会主席的个人口味就可以定夺奖项的归属,这也无可厚非,只能说任何奖项都存在一定主观和运气成分。

其他不设竞赛的单元今年也有很多相当优质、前沿性的选片,比如伊藤诗织的《黑箱日记》,比日本院线公映更早一点在平遥进行了展映。伊藤诗织在平遥获得了极高人气,她每天都开心活泼、元气满满地出现在影迷中间,没有任何包袱和架子,满足大家的签名、合影、互动请求,让观众更加立体地感受到一名女性的勇敢和强大。

《还有明天》如同意大利版的《出走的决心》,年轻锐利的女性视角用精妙叙事完成了很有力量的表达,看到结尾处不少观众都泪流不止。

娱理工作室在平遥发现了越来越多青年导演的身影,并且平遥已经培养出了一些“嫡系”。孔大山和王一通这对才子cp最早就是在平遥相识的,魏书钧、刘江江等导演也跟平遥颇有渊源,他们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跃升为成熟院线片导演。

电影展的灵魂永远是电影本身,好电影、好导演是电影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希望未来平遥在保持小规模不变的基础上,看看是否能把这些好电影推广到更多地方,比如在其他城市进行巡回展映。

八岁的平遥电影展还在继续稳步成长中。希望未来能从这个小小的窗口看到中国电影的更多进步,“中国电影,Don’t worry. Be happy!”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